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4-11-29 09:51周保环邓小华
铜陵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劳动密集型

周保环 邓小华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1)

一、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及结构变化

(一)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取得飞跃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208亿美元,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671.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0487.1亿美元,出口总额占到贸易总额的53%,占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

中国的出口贸易不仅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国际贸易看,我国在世界经济中也越来越占居更大的份额,地位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1990年的620.9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8983.8亿美元,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增长了近31倍。除了在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亚洲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曾有下降外,我国出口总额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1.8%上升到2012年的11.1%,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15位上升至第1位,如表1所示,出口总额排名更是上升到世界第1位。我国当前仍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绩固然可喜,但背后隐含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反思。[1]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出口商品在整个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国际通行的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是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划分的,将进出口贸易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个大类。初级产品指没经过加工或者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原料等。工业制成品指由工业部门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或进行再加工所得到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工业制成品又可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2]

表1 部分年份中国出口贸易额概况(单位: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张,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代表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使我们的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也在不断枯竭的原因。虽然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这些年来一直在改善(如图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结构中的变化,二是工业制成品内部在出口贸易中的结构变化,三是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变化。

图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

1.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在出口结构中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长期实行“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原则,我国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土特类产品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货物贸易出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进口技术、商品等所需要的外汇。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与进出口贸易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改善。总体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1980年)这一阶段初级产品所占出口份额比较大,但在缓慢的下降,工业制成品出口份额比较小,但在缓慢的上升,总体上初级产品占出口产品比重大于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比重。根据表2,在1957年,初级产品占出口份额为79.35%,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份额为20.65%。到1980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下降为50.30%,工业制成品则下降为49.70%,两者所占份额相当接近。

第二阶段(1981-1985年),这一阶段初级产品占出口产品比重被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比重所超越,但两者相差不大。在1981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46.57%,首次被工业制成品所超过。此后,在1985年,初级产品占出口产品比重为50.56%,时隔四年再次超过工业制成品。

第三阶段(1986年-至今)这一阶段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份额迅速持续上涨,而初级产品占出口产品份额则一直迅速下跌。在1986年,初级产品占出口产品比重为36.43%,而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比重为63.57%,两者已远远的来开了差距。在2001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产品比重上升为90.1%,到2012年更是上升到95.1%。由此可见,工业制成品已经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如果仅以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的大类进行划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世界其他主要贸易国相比,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保持同步甚至领先。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完成了升级,达到了同发达国家一样的出口结构高度。进一步分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构成可以得知,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绝大多数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的产品。我国出口的高技术、高资本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有相当的比重是外国投资厂商利用我国人力资本低廉,在中国简单加工再出口,所以我国工业制成品结构升级的道路还很漫长,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

2.工业制成品内部在出口贸易中的结构变化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可知,5-9类为工业制成品,其中5类的化工产品和7类的机械与运输设备应划分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其他出口产品可化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从1986年起,工业制成品成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实现了我国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升级为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从此之后,我国出口产品的升级和优化就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分别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变化上来。

表2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结构变化 (单位: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我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份额一直呈上升的势头,而推动这一上涨势头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上涨,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快速上涨。以下从二个阶段来探讨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2002年),这个阶段出口工业制成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如表2所示。1970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87%,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仅为13%。而到2002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下降为52%,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上升为48%。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占主要地位,但两者已相差不大。

第二阶段(2003年-至今),这个阶段出口工业制成品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在2003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为49%,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仅为51%。这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已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份额中超越。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我国出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是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商品,我国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3.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变化

根据科技部和外经贸部确定的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包括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一国国际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国出口结构真正实现优化升级的实质性体现。20世纪末,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总量上基本上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由于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在2009年高技术进出口额有所下降,近几年上升势头依然明显。

图2 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

总体上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主导地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出口结构比重中仍然不高,其中出口的大多数高新技术产品也是低端产品,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水平都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导向”政策和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消耗了大量原材料和能源,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种输出了资源,留下来巨额二氧化碳排放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资源稀缺,人均资源量少,但我们的资源利用率却很低,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过度消耗了我国原本稀缺的资源,导致对外的依存度不断提高,而我国能源利用率又很低,更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制约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3]

二、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相关性检验

(一)相关性检验

表3 CO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出口贸易额相关性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CO2与GDP、EX相关度较高,其中,与 GDP相关度为 0.96,与EX相关度为 0.98,由此可以粗略初步判断,对上述经济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出口贸易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文章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一定实际意义。

(二)ADF单位根检验

表4 ADF单位根检验

以上时间序列原序列都不是平稳序列,但是CO2、GDP和EX同为二阶单整时间序列。

(三)协整检验

由于是多元回归,因此采取JJ检验。检验结果得知,模型在0.05的显著性下接受至多两个协整关系,但是在0.05显著性水平拒绝至多一个协整关系。所以模型应该存在两个协整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

方程在0.01显著性水平拒绝“CO2不是GPD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我们认为CO2排放可以解释GDP的增长,反之在0.1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GDP与碳排放互为因果关系;方程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EX不是CO2”的Granger原因”的假设,出口贸易扩大是碳排放增加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单向因果。这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说明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碳排放确实有所增加,可见我国的出口贸易方式不是低碳经济型的,我国确实是发达国家碳排放转移的对象。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能源供应短缺,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工业发展之路已经不能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国际贸易的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大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工业革命转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历史转型和机遇。[4]对外出口贸易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仅依靠出口规模数量和高碳出口模式已让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贸易才是解决当前环境能源问题的出路,也是促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与我国出口贸易关系的具体研究分析,从我国高碳排放引发的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解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贸易的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低碳经济对世界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使我们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摆在我国面前的巨大挑战,更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机遇,而从碳排放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实证分析则证实了我国出口贸易是碳排放量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现状使我们认识到我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与贸易就在高速增长,中国制造开始席卷全球,“世界工厂”的称号也由此产生,但随之而来却是碳排放量的猛增和环境污染的急剧恶化。

低碳经济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低碳经济和低碳贸易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决定着我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政策的宏观方面、出口产业的中观层面、还是出口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微观层面,都积极应对,加大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究开发,不断地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进而增强我国出口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低碳环保和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贸易之路。争取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韩文科,刘强,姜克隽,等.中国进出口贸易产品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75.

[2]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1).

[3]205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段红霞.国际低碳发展的趋势和中国气候政策的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10,(1):62-68.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劳动密集型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