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汀 黄永兴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32)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引起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过程和现象。对承接方来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0年1月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省九市的承接产业转移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的六大城市群增长极,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发展转移示范区是这六大城市群增长极中朝气蓬勃的一支。所以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区域。
研究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发展转移能力,这是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是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方法、新措施,发挥地区优势,规避短板的客观需要。
国内外学者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在定量和定性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李绍光(2011)以合肥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合肥地区投资比例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进行科研和创新的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1]闫安、赵淑琪、裴凤(2012)分析了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并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有基础承接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机构和发展水平、开放合作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吸引能力6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组成指标评价体系对皖北地区的综合承接能力进行评价。[2]金海军(2011)运用主成分分析实证研究了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依据综合得分大小将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划分为三类,合肥能力最强,马鞍山、芜湖、安庆较强,其他城市承接转移能力较差或一般。[3]罗哲、邓生菊、关兵(2012)利用2010年的横截面数据对西部省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规模、区位优势、路径效应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吸引产业转移承接规模有正向影响效应。[4]张庆亮(2012)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目前国内外承接转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进行SWOT分析,阐述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面临的现状、问题、产业选择和总体战略。[5]王泽强(2012)通过对安徽省在2007-2011年间利用省外资金项目产业行业分布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讨论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6]
综上所述,研究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于提升地区综合承接能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SA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皖江城市带各个地区的自身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研究选择了14项具体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及衡量指标
这14个具体指标可归为六大类: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准,其对该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
2.生产要素成本
企业生产成本要素一般分为原材料、燃料、工资及附加费和折旧费。企业性质不同、产品不同,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中各项费用也存在天壤之别。本研究选取职工平均工资这个较为稳定和统一的指标作为生产成本要素的代表。
3.区位与交通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既然有区位,必然离不开交通。这两个因素是各地区间经济活动交流是否频繁、货物运输是否便捷、信息交流是否便利与通畅等的评判依据。本研究选取水陆货运量、邮电业务量和公路总里程作为区位与交通的衡量指标。
4.市场吸引力
所谓市场吸引力,是指市场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体系对经济资源的吸引与聚集力量。市场吸引能力大,表明市场需求的规模大、质量高且潜力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也大。本研究选取城市化率来考察市场的完善性,选取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性支出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市场现有和潜在的购买力。
5.人力资源
承接产业转移须有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指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资源的质量最直观的表现是指人力资源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心理素质。本研究选取高等教育毕业人数、中等职业教育毕业人数作为地区人力资源的衡量指标。
6.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表现为政府对转入产业发展的态度与行为,包括政府在征地、税收、信贷、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政策优惠程度和稳定状况。该因素主观性比较强,较为难以量化,变动也缺乏规律性。另外,政府的支持程度不同,产生的效果差别也很大。为此,本研究选取非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作为政府政策的一个替代指标。
本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来简化数据结构的方法,即将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而这几个综合指标可反映原来多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n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Fi(i=1,2,3,…,n)为主成分;A1i,A2i,Ani(i=1,2,3,…,m)为X的协方差阵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ZX1,ZX2,…,ZXn,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A=(aij)n*m=(a1,a2,…,am),Rai=λia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n≥0。
主成分的选取做法是: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第一主成分F1应是方差最大的;如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n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第二个线性组合F2;为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 F2中,即要求 Cov(F1,F2)=0;依此类推,可构造出第三、第四,…,第n个主成分。主成分个数的确定通常遵循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等原则。本研究就按照这两个原则来提取主成分因子。
在数据分析前,通常需先将数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两个方面。数据同趋化处理主要解决不同性质数据问题,使所有指标对测评方案的作用力同趋化;数据无量纲化处理主要解决数据的可比性。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有多种,本研究采用Z-score标准化法。
分析用的相关原始数据资料来源于《2013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各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化和无量纲化两个方面的处理,然后利用SAS软件中的PRINCOMP过程进行运算,可得相应输出结果,具体见表2至表4。为简便计,表2至表4均只给出前4个主成分的相应数值。
表2 相关矩阵特征值
表3 特征向量矩阵
表4 皖江城市带各地区的主成分得分值
由表2可知,前三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23%,大于85%,且特征值都大于1。因此只要选取前三个主成分,就可包含原数据的主要信息。根据表3,可得三个主成分的具体表达式为:
然后,以表3中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以前3个主成分为变量组成一个综合评价函数。具体表达式为:
再将输出结果表4中前三个主成分得分代入上式就可得出皖江城市带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具体见表5。
表5 皖江城市带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
从表5可看出: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发展转移能力以合肥市的综合评价能力为最优,其次为芜湖市和马鞍山市,下一层次有铜陵和安庆,最后为滁州、宣城、池州和六安。
1.合肥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乃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交通中心,且位于安徽正中部,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合肥在经济发展、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城市化水平、市场购买力等各方面与其他地市相比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桂生曾指出,其公司之所以选择合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合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有大小“三线企业”,工业、教育、科研基础较好,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比较明显。
优良的基础使得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综合能力在省内雄距第一。事实上,近几年,合肥市吸引长三角等产业转移重点地区资金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不论是引进的资金还是企业数量都稳居全省第一。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大企业,如熔安动力、熔盛重工、钱潮万向、杰事杰、捷敏电子等先进制造业企业,绿城、宝业、浦发银行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先后进入合肥。特别是2003年从上海迁移来的联合利华被商务部确立为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我国内陆地区转移的典型范例。据统计,2012年度苏浙沪两省一市在安徽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达3154个,其中50%以上的项目就落户在合肥。
2.芜湖和马鞍山
芜湖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南邻著名风景区黄山和佛教圣地九华山,北接富饶的江淮平原,居华东中心位置。而在中国经济版图划分上,则正好“承东接西”。
改革开放后,安徽省将芜湖列为皖江的龙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最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经济实力雄厚。2012年12月,安徽省政府批复设立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另外,芜湖地跨长江,位于交通要道,毗邻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尤为明显。
马鞍山紧邻南京,位于长三角经济圈顶端,地处泛长三角核心区域。和芜湖一样,依托长江的水运使得马鞍山有突出的交通条件,同时水陆空交通便捷。马鞍山工业主导,拥有多门类工业体系,产业配套齐全,职业教育发达,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资源丰富。另外,马鞍山的经济实力也较为强劲,人均GDP水平在全省位居首位。
但在经济结构方面、城市建设方面、政策支持等方面,这两个城市相对逊色于合肥。
实际上,按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芜湖是紧接合肥后对长三角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芜湖和合肥同是该规划中“一轴双核两翼”中的“双核”。而马鞍山则是“一轴”中的“龙头”。据统计,近年来,芜湖招商引资的内资项目中,长三角投资占70%以上,芜湖先后引进了锦江集团、富春印染、万向集团、新潮实业、杭萧钢构、李尔汽车、杉杉集团等企业;而2012年马鞍山1亿元以上利用省外资金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78.8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占78%。
3.铜陵和安庆
铜陵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水运交通便捷。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桥。铜陵位居长三角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的交汇中心,是沪蓉、京台交通大动脉交汇点。
安庆区位条件优秀,区位优势明显,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沟通皖鄂赣省并连接上海、武汉两大经济区的纽带,是5000吨级海轮入江的终点港口。并且是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基础强。
铜陵和安庆都有着相对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地区特色优势,但经济基础、配套设施、科技实力等方面相对合肥、芜湖和马鞍山有较为明显差距,所以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相对落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发展不均,以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为强劲,而其他地区承接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因而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整体承接能力还比较有限。
事实上,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地区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所要承接的产业,必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
要切实提高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最根本的是要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地区经济规模,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公共教育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为农村和城镇低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二,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和完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皖江城市带各市应该提高城市化进程,并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航运、河运、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物质、人员的流动提供方便的渠道,实现产业和人口的双聚集。
第三,加强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要大力支持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并协助企业积极招聘技术创新型人才、企业管理创新型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引导和鼓励发达地区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转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第四,完善投资体制,创新招商机制
完善的投资体制与创新的招商机制有利于推动招商引资的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从而形成招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皖江城市带各市应加强投资环境的推介,要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来,切实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要依靠职能部门、协会、商会和省市驻外机构,实行产业招商,实现信息全覆盖;要解决招商项目落地平台问题,研究用好、用足、用活各种政策,整合资源,用市场手段集聚资源。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第五,创造条件培养和引进对口人才
政府应主导加快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现有教育资源,政府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高校特别是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安徽省人口整体素质较高,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得高素质人力资源大量外流。所以政府应该主导高级人才的回笼和引进,大范围内吸纳高层次金融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和专项技术人才。
第六,加强地区经济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强化地区间合作
安徽省内各市地区差异明显,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针对性有所不同,应统筹各地区承接产业发转移政策,合理配置与整合资源,避免在承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冲突与问题,导致产业转移企业未能在本省选取最优良的承接地。
第七,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
产业转移中,各市要立足本地区现有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立足现有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发挥交通区位、人力资源充足、能矿丰富、市场广阔、旅游业发达等比较优势,找准产业承接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各地区的承接转移能力。
[1]李绍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闫安,赵淑琪,裴凤.皖北地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金海军.皖江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1,(8).
[4]罗哲,邓生菊,关兵.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与规模测度[J].甘肃社会科学,2012,(6).
[5]张庆亮.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6]王泽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