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看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2014-11-29 15:45陈艳平
人民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立国韩国政府实力

陈艳平 盛 辉

“软实力”的概念诞生于国际关系领域,原来指的是某个国家依靠文化和理念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它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由文化、价值观、对外政策等组成的软实力和由军事、经济实力组成的硬实力两个部分组成。他宣称,在当今世界,软实力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国家实力将依赖于有形的硬实力和无形的软实力这两种力量的结合。

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软实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立国已然成为了世界各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美国就已经利用文化和价值方面的软实力成功获得了很多的国际影响力,霸主地位日趋巩固。在亚洲,作为我们邻国的韩国,虽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起步比较晚,但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韩流”风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惊叹的传奇。

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

早在1993年韩国就制定了“文化商品”政策,决定将旅游、传统文化和艺术等进行商品化,这是韩国政府首次提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而其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则是在1998年金大中总统上任后,他正式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为此,韩国政府在政策、资金、机构、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与了大力的支持。

政策方面的支持。自“文化立国”战略提出以来,韩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国民政府的新文化政策》等一系列条文法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法律上提供了绝对的保障。而且韩国的历届总统上台时,都会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持对象。朴槿惠在总统宣誓就职前参拜韩国国立显忠院时,在花名册上写下了其执政期间的可信理念和目标,即“开创经济复兴、国民幸福、文化兴盛的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朴槿惠表示,要促进“韩流”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促进文化产业出口和发展,对各个领域的创造活动提供政府支援。这也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资金方面的支持。2001年,韩国在原有文化产业局基础上增设的文化产业振兴院每年都会得到5000万美元的政府资助。而且韩国政府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等形式每年投向文化建设的资金都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此来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设立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多种专项基金来运作“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并对韩文翻译为外语和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韩国的文化产业如鱼得水,很快走出了困境,并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机构方面的支持。1994年,文化观光部首次设立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并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1998年,“文化立国”战略提出后,韩国政府便成立了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影音公司;1999年,成立了游戏综合支援中心、游戏技术开发中心;2000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专门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作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相关调查研究;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专门负责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策划产业内容、阻止专门人才培养、开拓海外市场及开展国际交流等。可以说韩国文化产业能够风生水起与文化产业振兴院的成立有着很大的关系。与此同时,韩国还建立了“活力韩国”、“国家品牌委员会”等多个对外宣传平台,以促进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不断增长。随着“韩国文化世界化”口号的提出,“韩流”迅猛袭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以及美国和欧洲各国,并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使韩国一跃成为文化强国。

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韩国政府是不遗余力的。不仅在高等院校设立了相关影视、游戏专业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而且在民间也广泛开办各类型的正规的培训机构。韩国各大电视台也都拥有自己的制作团队与造星工厂。韩国国内文化市场的竞争大大提升了文化人才的质量。同时,他们不仅仅培养本国人才,还敢于引进外来人员参与他们的文化活动。现在越多越多的外国人加入了韩国的组合,成为了他们在国外进行宣传的有力帮手。

韩国大力扶植文化产业的原因

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对韩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韩国的主要文化产业包括: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广告、广播、动漫、出版、游戏、音乐、动画片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与大力扶植下,经过多年的努力,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音乐、游戏等产业的发展为韩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了与金融业、房地产业并列的拉动韩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与此同时,文化产品出口配额的加大也为韩国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利润。这种可观的出口顺差促使韩国政府希望通过更加深入具体的政策推动这一产业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为此,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联手发布了《韩国文化产业对外输出促进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韩国文化产业对外出口额将在2017年达到100亿美元。

第二,以影视娱乐等文化产品为先锋,带动了国内电子产品、汽车、服饰、餐饮、旅游、整形等行业的发展。亚洲金融风暴使韩国的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和服务业受到了重创,多个知名财团都因那场风暴而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如曾一度号称“韩国第二”的企业“大宇集团”。随着1998年“文化立国”战略的提出,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先行扶植产业,使之迅猛发展,在拉动国内经济的同时,还将影视行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影视产品输出向世人展示了国家风貌、社会生活、饮食文化等方面内容。世人在欣赏影视作品所带来的美感与震撼的同时,也为韩国时尚的电子产品、汽车、服饰,美丽的景观,极具特色的美食,令人叹为观止的整容技术所折服,从而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似的商业链条。

第三,提升了韩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韩国过去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岛国,世界各国对韩国的了解是有限的,尤其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但随着韩国文化产品在各国的宣传与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曾经神秘的岛国充满了兴趣。大家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和娱乐节目了解到了韩国所具有的独特的东方文化、美丽的风光、独具一格的传统美食与服装,以及韩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哈韩,韩版服装、头型、饰品、化妆品、电子产品一应俱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韩国语,甚至掀起了韩国留学热;越来越多的韩国明星走进了年轻人的世界,用他们的歌声、演技与敬业精神为年轻人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此外,韩国文化产品中所体现出的忠孝礼义思想也被国际社会所认同,满足了大众对韩国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对理想家庭的向往以及对情感的需求,这大大提升了韩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四,提高了韩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学者亨廷顿在二战结束后曾指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或政治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而当今社会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文化竞争。韩国政府一直把文化创意视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一直以来都在人力和物力上保证文化产业的独创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动漫产业,它是韩国文化产业的支柱,现在韩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网游产业大国,每年的出口额是相当可观的。虽然“韩流”也曾变为过“寒流”,但这并没有使其一蹶不振,反而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几年,经过一番反思之后的韩国又相继推出了一大批独具创新的优秀的文化产品,“韩流”再次以强劲之势袭来,让世界人民再次认可了这个充满韧劲的民族,国际竞争力不断攀升。

第五,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出口推动了韩国的文化外交。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础,而文化外交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逐渐与政治、经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加强了韩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交流促外交,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使韩国越来越受国际社会的青睐。

韩国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果与它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首先,它注重文化产品出口,高度重视海外市场,通过各种途径推动韩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其次,它重视科技含量,积极支持培养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以占领相关市场。最后,它注重创新,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好的文化产业生产技术,是文化产品的灵魂所在。

韩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文化产品的创意和设计,通过设立各种人才培养项目或中心来发掘、培养和支持具有潜力的优秀创作人才。可以说,对于一个面积只有100.21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韩国来说,“文化立国”战略是相当成功的,它的实施不仅改变了韩国国内的经济状况,而且还实现了国际社会对韩国从陌生到了解,从怀疑到认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软实力,进而提高了本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也不断攀升,使之成为国际社会上不可小觑的力量,真正实现了“文化立国”的目标。

当然,韩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韩国文化界也存在这妄自尊大、不尊重历史事实的情况,这使得相关国家对其文化产品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出现了“反韩流”、“抗韩流”情况。面对这些问题,韩国政府应该深入反思,设立更为长远的目标,适时调整政策和策略,加强资金、人才投入力度,将强公关,及时改善文化产品的形象以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政治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在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上还远没达到与之相匹配的地位。虽然也一直在强调文化战略,但却还没有上升到“文化立国”的高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重视不够,实施力弱。韩国“文化立国”之所以成功适合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植与支持是分不开的。中国政府虽然也已经意识到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一些口号和相关政策措施,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立法内容滞后,立法层次低,缺乏严密性,这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人才的流失。而且,在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与其他先投行业相比,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略显单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创意和想法但却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搁浅,这是相当遗憾的。

第二,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限制过多。无论是在内容、形式,甚至是时间长短等方面都给与了一定的干预,致使各部门不能放开手脚。文化产品质量不高,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导致很大一部分国人开始接触他国的文化产品,希望能通过他国的文化产品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的文化产业日显低迷,出现“只进不出”的恶性循环。

第三,缺乏创新意识。韩国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连年创新高与他们能够不断更新换代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而纵观国内的文化产品,大家把越来越多的精力都放到了商业广告方面,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新意。能够存活多年的产品少之又少。此外,虽然中国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力度,但却始终脱离不了政治大环境,所有的文化创作都需要符合政治大环境的要求,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就会被毙掉。很多充满创意的想法无从实现,这是国内文化产品令人乏味,无法走出国门的直接导火索。缺少了文化创新,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无论你如何搅动,都不会掀起多大的风浪。

第四,海外市场匮乏。文化产品不只为了满足本国国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它还肩负着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们的重任。那么产品输出,勇于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是最好的途径与方法。而令人惋惜的是,我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与我们这具有五千历史、拥有15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身份极其不符。如果得不到国际社会的了解与认可,让我们如何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实力其实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究其根本就是文化实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地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此外,它还可以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将文化优势转化成精神能源、经济优势、区域优势,引领国家不断前行,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峰。

目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期,正努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被淘汰。这些被淘汰的产业将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这将会导致就业压力。文化产业的兴起将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人民的收入、减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财富再分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和政府也认识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的十大经济战略思想之九就是文化产业事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他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十七大报告和习近平的讲话已经给中国指明了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方向和道路。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给中国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通过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可以使中国少走弯路。中国需要充分发掘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生活和国家行为相联系,不断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

猜你喜欢
立国韩国政府实力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实力抢镜
亲密
天上来了小客人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小猴逛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