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城市群经济效应研究是城市群研究重要视角,本文研究表明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各种产业在城市群内及城市群周边的集聚,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存在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对象,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城市群发展和规划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城市群经济性 产业集聚效应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城市群效应的分析,观点众多,结论不一,主要结论有如下方面:
首先,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产生溢出效应。例如,王永刚(2008)研究认为: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诸如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产业集聚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等多种“正溢出”,溢出值愈明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强。毕秀晶、宁越敏(2013)研究指出:大都市区是城市群的增长极核与辐射源,城市群又是其所在区域的增长中心,大都市区的溢出效应对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起着重要作用。Wei Y H D,Danlin Yu,X J Chen(2010)指出城市群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显著。
其次,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要素的集聚效应。例如,Virkanen(1998)研究结果证明芬兰南部地区工业集聚是造成波及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随后,Frank(2001)等研究表明欧盟200 多个城市密集区空气质量的变化与该地区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苏雪串(2004)认为要素集聚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群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必须充分发挥要素集聚和城市群效应。谭啸(2012)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入,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日益明显,经济集聚范围越来越广,所有这些使得城市群作为集群化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要素集聚效应日显突出。
再次,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自然、生态环境效应。蔺雪芹、方创琳(2008;2010)研究了武汉城市群发展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伴随着工业化崛起的城市群对生态环境影响显著。
最后,城市群带来明显的集聚效应。马延吉(2010)指出: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由此推断,城市群内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郝俊卿(2013)通过对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特征、机理及集聚效应的分析,得出制造业集聚对关中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城市形态和结构演变三个方面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
总之,综合国内外有关城市群效应的研究成果,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城市群的溢出效应、生产要素集聚效应、生态环境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纵观国内外对城市群效应的研究,也多是集中于某个或某几个城市群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针对中原城市群效应的分析并不多见,针对城市群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研究也较少,成熟的成果更少。
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群效应,结合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关系,本文绘制出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城市化推动城市群逐渐形成,而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各种产业在城市群内及城市群周边的集聚,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全面发展,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对象,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产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高度积聚,而企业大规模积聚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城市基础建设资金支出。由此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有效优化投资硬件和软件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此聚集。实现外部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聚集经济,带来技术扩散效应、积聚体内学习效应、资源整合效应、产业创新效应及成本节约效应等。
产业积聚的成本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产业积聚可以有效降低产业集聚区内公共设施建设成本,提高设施利用率。即大量企业积聚,可大幅减少分摊到单位产值的公共设施成本,而且在地理范围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多,这一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其次,产业集聚的形成可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一方面,对于集聚内企业而言,大量企业的积聚可吸引并维持相当规模的劳动力积聚,形成对劳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磁场效应”,充足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存在使得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招聘和搜索、雇佣、培训人才的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大量类似企业的积聚,既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丰富的劳动技能培训机会,也为劳动者在聚群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自我能力提供了方便,可有效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最后,产业集聚区内部企业的大量积聚,也带来了多变的行业信息,使得企业可以较低的价格或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先进企业的入驻,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带来前沿的生产技术、国内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借助“学习效应”,可有效降低相对落后企业的“搜寻成本”,增强其后发优势。
对于产业集聚的效应研究,关注核心是产业集聚内外部效应,具体如何量化这一效应,这些理论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而分析产业集聚效应,离不开量化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实用性,本文拟引入经济学的弹性分析理论,依照弹性计算公式对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
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已成为一种世界经济潮流,对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中原城市群经济与社会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产业集聚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内部性影响因素,又有外部性动因。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积聚效应分析是一个永恒话题,是新古典经济学外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经济外部性问题引起的对产业积聚效应的分析正不断引发经济学领域的创新。通过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积聚效应,明晰产业积聚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意义重大。endprint
当前,衡量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模型很多。何景师、陈晓忠(2013)通过构建协同增长、竞争和共生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做了分析。该模型着重研究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但没有说明是技术溢出或者是其他,对溢出效应的解释不明确,也未能对模型做具体的案例验证。范潇允(2013)利用Hamel(2000)所提出的经营模式理论,借助实地调研,以辽宁纺织行业产业集聚为基础,对产业集聚与企业经营模式的关联性进行了具体探讨,发现二者间关联性极强,即产业集聚可有效提升集聚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不足之处在于,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纺织行业,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尚需进一步探讨。苗丽静、王雅莉(2007)通过构建具体的模型,对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做了具体分析,并指出:产业集聚只有扎根于城市化肥沃土壤,才能得到更深、更广泛的发展。总之,纵观国内外产业集聚效应分析成果可以发现,专门研究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苗丽静、王雅莉所构建的模型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城市群的发展对产业集聚效应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以推动中原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指导城市群产业更快、更好地积聚。
(一)模型及变量说明
西方经济学所讲的弹性理论主要指一个(因)变量变动百分比对另一个(自)变量变动百分比的比值,即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认为当弹性值大于1时为富有弹性,弹性值大于0小于1时为缺乏弹性。衡量城市群内部产业集聚效应的一个方法就是估算出产业集聚区内各行业总产值(产量)或集聚规模的变化对该产业集聚区所在地区(城市)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或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一般可以借助弹性指数近似替代产业集聚效应指数。本文用ECit代表产业集聚效应指数,qit分别代表产业积聚城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等指标,TVit分别代表某产业集聚区城市一定时期内的从业人员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个量性指标,i、t分别代产业积聚城市和年份。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分别考察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变化,消除短期波动对计算结果的不利影响,缩小误差,提高准确性,可以采用固定基期的方法对数据加以处理。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一些产业集聚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现实,本文以2006为基期,2012年为报告期,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和漯河市等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为计算对象,分别计算各个城市及对应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qit 和△TVit 。之所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因之一是高新区是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也是产业积聚的核心地带,产业较为集中,性质比较接近,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原因之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角色特殊,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产业积聚的支柱。具体公式如下:
为进一步考查产业集聚区其他指标对中原城市群的积聚效应,本文同时选取了各产业集聚区及所在城市的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规模、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做参照,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产业集聚区指标对城市总量指标的影响,即城市总量指标变动百分比对产业集聚区个量指标变动百分比的反映程度,以此考查产业集聚效应的量化值。指标选取范围、来源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说明及计算结果
根据数据的时效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2006年为基期,2012年为报告期。以2007年和2013年河南省及各地市统计年鉴为依据,各地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为补充性参考,选取中原城市群中实力比较靠前的9个重要城市及各城市所拥有的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数据。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各产业集聚区所在城市总量指标对积聚体个量指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弹性值。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产业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是郑州市,企业单位数弹性值为1.18,工业总产值弹性为1.11,工业增加值弹性为2.93,全员劳动生产率弹性值为1.02。弹性值全部大于1,可认为郑州市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且富有弹性,即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产业集聚区企业数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郑州市企业总数变动1.18个百分点;两大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将会引起整个郑州市工业总产值变动1.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引起整个郑州市工业增加值变动2.93个百分点;两大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人数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引起郑州市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1.02个百分点。充分说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大产业集聚区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集聚效应十分显著。表中结果同时显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的还有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弹性值均在1左右,比较有弹性。进一步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原城市群最为重要的产业积聚地带,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开封、许昌、濮阳等城市各个弹性值相对较小,说明这些地区在中原城市群建设过程中,所处地位略逊于前面几个城市,产业集聚效应也不如其显著。开封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工业落后,旅游业规模较小,交通也不如其他城市发达,工业、科技实力、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都落后于其他城市,上述原因导致开封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指数较小。
结论与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具有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然而由于城市群内部城市地位与产业定位不同,城市群内部产业集聚效应存在不均衡性,核心城市或经济地位显著的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说明产业集聚本身具有规模效应和自我累积的动力,这种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城市群进一步发展。endprint
虽然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产生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但更多的是增加了空间聚集和产业规模,未能深化产业分工尤其是垂直分工,产业集聚层次不高。比如能源、矿产、食品、化工等产业,中原城市群的许多城市都作为重要产业甚至主导产业定位,各个城市之间在产业内部缺乏深入分工和错位发展。导致各城市间从要素市场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抑制了区域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必须在整个中原城市群区域范围内,考虑中原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合理化。
对于处于不同工业化层次的地区,可以通过配套性垂直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而对于处于同一层次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地区之间的互补性水平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逐步建立和谐融洽的区域竞合关系,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由于中原各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的垂直和水平分工等条件各不相同,建立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必须考虑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差别竞争和错位发展这些基本产业原则,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升级和进一步整合,提升城市群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和增强城市群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最终建立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产业群落。
参考文献:
1.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2.毕秀晶,宁越敏.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
3.Wei Y H D,Danlin Yu,X J Chen. Scale,agglomeration,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Provincial China[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en Sociale Geografie,2011,102(4)
4.Virkanen J.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Metal Deposition in the Bay of Southern Finland.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98,36(9)
5.Frank A.A.M. de Leeuw, Moussiopoulos N, Sahm P,Bartonova A. Urban Air Quality in Larger Conurb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2001,16
6.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7.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2
8.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
9.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武汉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0 (12)
10.马延吉.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J].经济地理,2010,30(8)
11.郝俊卿.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3
12.何景师,陈晓忠.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溢出效应分析[J].物流技术, 2013,32(5)
13.范潇允.产业集群效应与企业经营模式关联性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5)
14.苗丽静,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经济,2007,14(4)endprint
虽然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产生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但更多的是增加了空间聚集和产业规模,未能深化产业分工尤其是垂直分工,产业集聚层次不高。比如能源、矿产、食品、化工等产业,中原城市群的许多城市都作为重要产业甚至主导产业定位,各个城市之间在产业内部缺乏深入分工和错位发展。导致各城市间从要素市场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抑制了区域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必须在整个中原城市群区域范围内,考虑中原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合理化。
对于处于不同工业化层次的地区,可以通过配套性垂直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而对于处于同一层次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地区之间的互补性水平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逐步建立和谐融洽的区域竞合关系,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由于中原各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的垂直和水平分工等条件各不相同,建立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必须考虑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差别竞争和错位发展这些基本产业原则,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升级和进一步整合,提升城市群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和增强城市群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最终建立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产业群落。
参考文献:
1.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2.毕秀晶,宁越敏.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
3.Wei Y H D,Danlin Yu,X J Chen. Scale,agglomeration,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Provincial China[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en Sociale Geografie,2011,102(4)
4.Virkanen J.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Metal Deposition in the Bay of Southern Finland.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98,36(9)
5.Frank A.A.M. de Leeuw, Moussiopoulos N, Sahm P,Bartonova A. Urban Air Quality in Larger Conurb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2001,16
6.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7.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2
8.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
9.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武汉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0 (12)
10.马延吉.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J].经济地理,2010,30(8)
11.郝俊卿.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3
12.何景师,陈晓忠.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溢出效应分析[J].物流技术, 2013,32(5)
13.范潇允.产业集群效应与企业经营模式关联性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5)
14.苗丽静,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经济,2007,14(4)endprint
虽然中原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产生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但更多的是增加了空间聚集和产业规模,未能深化产业分工尤其是垂直分工,产业集聚层次不高。比如能源、矿产、食品、化工等产业,中原城市群的许多城市都作为重要产业甚至主导产业定位,各个城市之间在产业内部缺乏深入分工和错位发展。导致各城市间从要素市场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抑制了区域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必须在整个中原城市群区域范围内,考虑中原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合理化。
对于处于不同工业化层次的地区,可以通过配套性垂直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而对于处于同一层次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地区之间的互补性水平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逐步建立和谐融洽的区域竞合关系,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由于中原各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的垂直和水平分工等条件各不相同,建立区域分工合作体系必须考虑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差别竞争和错位发展这些基本产业原则,从而实现区域内产业升级和进一步整合,提升城市群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发挥和增强城市群产业的集聚经济效应,最终建立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产业群落。
参考文献:
1.王永刚.中国城市群经济规模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
2.毕秀晶,宁越敏.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1)
3.Wei Y H D,Danlin Yu,X J Chen. Scale,agglomeration,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Provincial China[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en Sociale Geografie,2011,102(4)
4.Virkanen J.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Metal Deposition in the Bay of Southern Finland.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1998,36(9)
5.Frank A.A.M. de Leeuw, Moussiopoulos N, Sahm P,Bartonova A. Urban Air Quality in Larger Conurbation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Modeling & Software,2001,16
6.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7.谭啸.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12
8.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
9.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武汉城市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0 (12)
10.马延吉.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J].经济地理,2010,30(8)
11.郝俊卿.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特征、机理及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3
12.何景师,陈晓忠.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产业集群溢出效应分析[J].物流技术, 2013,32(5)
13.范潇允.产业集群效应与企业经营模式关联性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5)
14.苗丽静,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经济,2007,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