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男放弃百万年薪:为181个残孤儿撑起一个家

2014-11-28 17:10王丽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孤儿妻子学校

王丽

天降厄运,传奇父亲患绝症

今年34岁的马乐是河南省南阳市人。24岁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学习热力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他,先是在浦东一家大公司任职,然后又移民去了风景如画的澳大利亚。

马乐在墨尔本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他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妻子Linda比他小3岁,温州人,在澳大利亚求学获得注册护士资格证后,在墨尔本的医院工作。两人年薪加起来有7位数的人民币。

他们住着带有花园的大房子,还可以经常利用假期外出旅游,驾船到大海上玩海钓。2岁半的大儿子与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更使这个幸福家庭令人艳羡。然而马乐怎么也没想到,家里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2013年7月21日早晨,马乐突然接到家人来电,说父亲病情非常严重,催促他买最快的机票回国。飞行途中,马乐不禁思绪翻滚。

他知道,在南阳老家,父亲马守政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他小学三年级被迫退学,自学中医、针灸、裁缝、木工等,1988年他被借调到乡政府任乡镇企业办副主任。后来,上级又让他管理当时严重亏损、濒临倒闭的乡面粉厂,老爸上任不久便迅速扭亏为盈。

1992年10月,马守政筹集20多万元正式下海,建起“唐河县报喜面粉厂”,10年拼成远近闻名的大老板。2003年,他又投资1000多万元创立了一所当时全县规模最大的民办寄宿制学校——谢岗实验中学。父亲出名后,很多没钱交学费的孤残儿童慕名而来。看着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他想起当年自己被迫辍学的痛苦,很快就安排这些孩子们免费在校学习。

唐河县民政局提出希望共同筹办一个正规的福利机构,规范管理。2010年初,马守政个人出资创建了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民办封闭式全日制寄宿学校——唐河县正昌儿童福利学校,成了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学校负责孩子们在校期间的吃、穿、住、周末接送、医保等。每年还要定期给他们过集体生日、买新衣服,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这种“个人投资、民政支持、社会捐助、养教一体”的民办孤儿救助模式在河南属于首家。父亲不是柏拉图,却建立了一个美丽、温馨的“理想国”。因此也荣获过“南阳爱心人士”“慈善大使”等荣誉称号。

马乐后来才知道,由于各乡镇民政所陆续把他们那里的孤残儿童介绍过来,人数激增,导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2013年年初,孤残儿数量达到了顶峰——198人。父亲的压力也到了巅峰,胸口频繁疼痛,因为忙于工作,只是随便买了些药对付。学校老师都劝他住院做个全面检查,可他怕耽误工作,还说不想浪费钱。

7月19日,马守政疼得彻夜未眠。第二天到南阳市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这时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医生表示束手无策,建议他立刻到大医院去。

看到老爸瘦弱不堪,疼得无法平躺在床上,马乐只得匆匆将他送去北京治疗。到北京309医院经诊断,马守政是胰腺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到肝脏、肺等部位。

这天,马乐含泪安抚父亲睡下,自己则和衣躺在他身边照顾。凌晨6点,马守政的手机响了,马乐怕吵醒老人,打开一看,有好多学校孩子们发来的短信。“爷爷,我是万万,我特别想你,睡不着觉……”马乐的心不由微微有些颤动。

子承父志,放弃百万年薪全家回国

在老人病床旁的那些日子,马乐才逐渐感受到父亲对学校孤儿们的感情。住院期间,他几乎从不谈论自己的绝症,念叨最多的就是学校的孤儿们,并反复交代马乐在自己过世后,要照顾好这些孩子。

一位前来探病的老师告诉马乐:“马校长是个传奇,真正拯救了这些孩子们的灵魂。他的身体是累垮的!”

原来,进校前这些孩子大多有一些不良习惯,有的偷盗,有的差点犯罪,有的试图自杀,刚来时他们依然自暴自弃。马守政用一点一滴的爱,让他们相信命运从此被改变。随着孩子们长大,一批优秀生脱颖而出,有些学生还获得了省、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大家再也舍不得离开这个乐园。

马乐知道,这棵扎根在父亲灵魂土壤里的慈善大树开满了花骨朵,老人拼命也要守住他们绽放的权利,他担心自己一旦撒手,这些孩子又将重回厄运,所以就一直念叨:“我这一走,要是没人管他们了,可咋办?这些孩子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家,可不能再让他们流落街头了。”马守政一遍遍地向儿子交代哪些孩子快过生日了,哪些要做身体检查,还有哪些孩子得按时吃药……”

父亲的确为这些孤儿操碎了心,看着老人那期盼又无助的眼神,马乐含泪答应父亲:不管怎样,都不会让这181个孩子的“家”散了。

随后,马乐写好了辞职信,用电子邮件先发给妻子一份,额外附上了他思索良久才写下的“告白”:“Linda,我一走就是这么多天,你受苦了,这世上你最懂我。爸爸要走了,把181个孩子都托付给我,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我必须守护。我知道这对你来说不公平,这条路也注定艰难,我别无选择,只想说我需要你!”马乐知道这封邮件对妻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办完了各种繁杂的手续后,Linda立刻带着两个儿子回国,9月11日到达南阳。马乐去机场迎接的时候,只见她怀里抱着小儿子,推着行李,还要招呼一旁跟着的大儿子,憔悴而疲惫,他的鼻子一下酸了。而妻子看着胡子拉碴的丈夫也心疼不已。

9月14日,马守政离开了人世,年仅58岁。

“不是没有迟疑过,毕竟我在澳大利亚年薪过百万。可是,为了让父亲走得安心,也为了这一群孩子不流浪于社会,我别无选择。”在办完老人的葬礼后,为了不让父亲的慈善事业因此中断,马乐与妻子回到澳大利亚辞去工作,变卖了当地的财产,举家回国。

从此,马乐成了正昌儿童福利学校里孤儿的“代理爸爸”。10月初,他把无暇照顾的妻儿送到了武汉机场,让妻子带着儿子回温州娘家暂住。离别时,马乐将熟睡中的小儿子放到了妻子怀里,哽咽了。妻子安慰道:“我会照顾好两个儿子的,放心吧!”

接着,马乐搬到了老人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父亲所记录的档案本,了解每一名孤儿的基本情况。很快,他就基本了解了181名孤儿的情况。13岁的银银在2岁时全身重度烧伤,面部和手严重变形;12岁的梦飞患有先天性白血病,刚出生就被抛弃,5岁时养父去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每颗心都伤痕累累。

时间不长,马乐不知不觉变得和父亲一样,做的梦都跟孩子们有关。天气越来越冷,他和生活老师买来棉衣、棉鞋和棉被。他跟孩子们一起打篮球、乒乓球,到课堂里去听课,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陪孩子们吃饭时总是把自己碗里的肉分给孩子们。孩子们也特别喜欢马乐,攒钱买了糖葫芦,一定要让他吃第一个串儿。

大爱无疆,在艰难迷茫中无畏前行

马乐真正管理学校后才发现,父亲未竟的事业没有那么容易:到各地慈善机构申请爱心救助、为患病孤儿联系医院、到民政局为孤儿申办低保、协调孤儿们过冬的棉被……

此前,马乐虽然知道学校经费很紧张,可是看到资金缺口他还是“吓了一大跳”。一名孤儿一年的教育和生活费用按6000元计算,181名就是上百万元。“帮助孤儿,一方面靠的是政府补助,一方面靠的是谢岗实验学校的盈利资金。父亲在的时候,心思全部用在了孤儿身上,前几年我先后给他汇了130万元人民币,原本想着让他可以颐养天年,没想到他全部用在学校建设和孤儿教育上了。”

最让马乐揪心的是,学校有很多肢残、白化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患孤儿需要救治。

可现实的资金压力根本不允许马乐给这些孤儿装假肢、做手术。“谁能救救孩子?”马乐有时颇感无助。“说实话,这一切对我都很难。但看看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干净无辜的眼神,就有一种保护他们的使命感。在艰难的时候想到他们,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同父亲一样,马乐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能马不停蹄地跑各种慈善机构、政府部门,只要有可能筹到钱,上刀山下火海都行,吃饭睡觉顾不上了,心时刻揪着。

自从2013年10月初与妻儿一别,再没见面,马乐连每天晚上回家视频的时间也不能确定。妻子一个人照看两个孩子,时间长了就常常想念在澳洲的生活。

妻子虽然常常向马乐抱怨,可是她总是想办法帮助孩子们。冬天来了,她通过自己的微博拜托朋友帮忙,从温州给孩子们募捐来了一批棉衣,着实帮了马乐一个大忙。

虽然存在着资金缺口大,以及如何提升孤儿供养标准等一系列的压力,可是,温暖和支持一直都在。唐河县原司法局局长周兰清退休后,就成了学校的义工,给学生们买衣服、理头发,开展思想教育。“我们应该让这些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开了他们,可是,生活并没有抛弃他们,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沿着父亲的脚步,一直前行。”透过重重迷雾,年轻的马乐坚定执著。

令马乐欣慰的是,有人把他和181名孤残孩子的事发到了网上,千万网友看后被感动得流泪,包括一些海外朋友。春节期间,他收到了从澳大利亚寄来的爱心人士捐赠的10万澳元善款。一位英国记者到学校采访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快乐地打乒乓球,球拍上写着“勇敢”,他说,这些天使们的励志精神令人感动!

采访结束,马乐独自站在操场上,拉长的身影像极了麦田的守望者。他盼望有一天这些散落的种子能照进阳光,茁壮成长!

许震宏摘自《东方青年》

猜你喜欢
孤儿妻子学校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学校推介
孤儿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
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
妻子的发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