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本科专业与全日制MPAcc联动培养模式探析

2014-11-28 08:22彭晓英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实践经验全日制实务

陈 梅 彭晓英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2009年,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首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2010年,教育部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全日制MPAcc的数量。由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全日制MPAcc“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PAcc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目标的实现。如何克服由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全日制MPAcc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将其培养成既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全日制MPAcc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重复

目前,很多高校的MPAcc课程设置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的现象。各高校的课程设置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1]。核心课一般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英语、管理经济学和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如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复旦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等)。很多本科学习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已经学过高级会计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或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在MPAcc阶段再开设与之类似的课程,知识点之间出现重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1.2 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我国很多高校在全日制MPAcc培养中,采用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类似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课程设置、毕业形式等都与学术型研究生相近,实践课程设置比例偏低,实训教学偏少,实训效果不理想,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体现不出MPAcc的特色。很多高校将全日制MPAcc的培养年限设置为2年,2年的时间要学完8门核心课,10门选修课,3门任选课,完成1篇毕业论文,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任务,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很多高校在全日制MPAcc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走形式,实践教学不够深入,也不够系统。

1.3 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较弱

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MPAcc,大多数没有实践经历,这就要求高校担负起理论与实践培养的双重任务。学校在2~3年内,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抽象的、高深的理论课程的学习,依赖于一定的实践经验,而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全日制MPAcc实践经验匮乏,对于公司的运行方式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太了解,所以,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只能就理论学理论,无法综合应用。

因此,要弥补实践经验不足这一缺陷,有必要从本科生抓起,做到会计本科专业与会计专业硕士联动培养,实现会计本科与会计专业硕士的有效衔接。

2 会计本科专业与全日制MPAcc联动培养模式的提出

会计本科专业与MPAcc联动培养是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该模式提倡会计专业在本科时期设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对选择MPAcc方向的学生,采用“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后一年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本科专业与全日制MPAcc联动培养模式图

这种培养模式要求本科阶段的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全日制MPAcc培养衔接,另外,对部分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可以直接保送其攻读MPAcc。

3 会计本科专业与MPAcc联动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3.1 设置会计本硕联动培养选修方向

会计本科阶段可以按照就业导向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如图2所示),并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池,课程体系力求完整,以保证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图2 课程设置分析图

会计本硕联动培养可以作为其中一个方向。选择该方向的学生,要在前三年学完全部课程,同时完成一定比例的实践类课程。如在一些选修课程中设置实践调研板块,组织学生对一些典型的问题开展专项调查,或直接增加实训课程的比例,利用会计实训和实习平台提高本科生的实践技能。

3.2 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本科学生“缺少实践”这一事实,采取“3+1”的培养模式,即本科前三年集中授课,大四时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实践时间不能少于一年,有效弥补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深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了解财务工作的特点,掌握相关技能,认识高层次财务管理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通过实践,学生增强了对企业和自身的认识,在攻读MPAcc时,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入、透彻,综合运用能力也更强。“3+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全日制MPAcc培养阶段由于实践经验匮乏所带来的问题,为后续的专业技能培养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3.3 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提高全日制MPAcc的教学效果,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本科与专业硕士的有效衔接。为避免知识重复讲授,对于一些核心课程,如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等,本科阶段应侧重于理论讲解,并安排适度的案例分析,而在专业硕士学习阶段,应向实务解析倾斜。

3.4 推行“学长制”学习模式

高校可在本科生中推广“学长制”学习模式,让硕士生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带本科生,指导本科生进行企业实践调研或参加各种研讨班、强化实训班、实务精英演讲、成功人士讲座以及小组竞赛等,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学长制”学习模式,不仅让本科生从专业硕士那里分享到一些实践经验与心得体验,而且还能让硕士生从指导本科生这项任务中培养作为高级会计主管的领导能力,是一个双赢的学习模式[2]。

3.5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

选择会计本硕联动培养方向的本科生,可以充分利用MPAcc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会计模拟实训室、证券与电子商务模拟实训室、税务实训室、ERP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等进行各类实习和实训活动。寒暑假期间,学校对会计本硕联动培养方向的学生,提供进入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

3.6 实行实习—就业—论文一体化改革

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高校可采取实习—就业—论文一体化培养模式。实习单位由学校统一安排,必须进入与就业方向(即考取的专业硕士方向)一致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达到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充分结合实习单位的状况,完成一份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实践调研报告。这种实习—论文—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既能弥补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又能够兼顾到实习、毕业论文两个方面,一举多得。

3.7 实行研究生推免制度

具有研究生保送资格的高校,可以保送一些选择会计本硕联动培养方向的优秀学生直接攻读本校或外校的全日制MPAcc。其考核标准应该兼顾学生的道德品质、历年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及业务特长等各个方面,避免单纯按分数排队。为了保证研究生推免工作的质量,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考核组,运用相对稳定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跟踪考核,以实现保送工作的公平公正。

4 结束语

通过联动培养模式,全日制MPAcc教育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在理论方面比非全日制MPAcc系统,在实践方面比学术型研究生熟练,培养出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可以承担中、高级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3]。

[1]刘成立,陈淑玲.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J].会计之友,2012(6):112-113.

[2]吴颖洁.以“联系学长制”培养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29-30.

[3]李江涛,吴颖,鲁品.全日制MPAcc特色实训机制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27-30.

猜你喜欢
实践经验全日制实务
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演进与实践经验
Can the wet suction technique change the efficacy of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for diagnosing autoimmune pancreatitis type 1? A prospective single-arm study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家门口的图书馆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ODI实务
FDI实务
笑笑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