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丰泉
【摘要】 在欧洲写实绘画道路上,除了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宗教救世题材的作品之外,一些形成于17、18世纪,尤其是荷兰北欧的以反映社会生活或平民情怀的小型写实创作也一样是欧洲写实绘画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 17、18世纪;荷兰绘画;写实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在东西方绘画艺术道路上,写实绘画技法的形成、发展、成熟乃至繁荣,始终都是与是否重视和健全这一表现手法的功能和作用相关的,特别是当视觉造型表现手法已发展到极致的时候。
但故事还未结束。它还需要一代一代的画家继续沿着这一艺术主张前进,对这一技法投以极大的热情,始终保持一种专心致志的研究态度,才能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道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在欧洲绘画史上,能够真正发挥写实绘画功能的,就是在摆脱了以宗教题材作为绘画中心的15、16世纪之后,即被史论家称之为继文艺复兴时期之后人文主义思想又一次觉醒的17、18世纪这一重要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领域中的成就无疑是举世公认的。“三杰”通过创作大量相关的宗教题材作品,展现了技法表现与艺术语言的高度统一。他们将技术发挥与题材表现结合得尽善尽美,对每一幅绘画作品所涉及的诸如形态与空间、结构与解剖、画面构图与明暗效果等关系的处理,都是那么的明晰和合乎常理。他们的作品成为再现客观世界的一切美术创作的经典样式,成为后来者竞相效仿的绘画样式。正是这些突出的艺术成就,使得他们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美术创作都影响至深。
尽管被人们作为经典样式而推崇与学习,但从其所描绘展示的现实画面,包括大量成熟起来的各种技法风格去衡量比较,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大量绘画作品,在表现宗教题材取得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的同时,其某些不足也渐为人们所察觉,尤其是在视觉领域的挖掘表现方面,显得有些过于狭窄。虽然这不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全部,但当一切描绘宗教题材的创作只被用来作为皇室贵族与社会上层阶级服务的工具而盛行天下时,那么一切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准则将会是高度的模式化的统一,这样就会导致大部分作品在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激情上有很多不够之处。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15世纪的意大利美术,除了特定的宗教主题创作之外,几乎看不到艺术家能够触及其他题材的表现,如世俗生活画面,而这正是人们内心所渴望见到的。
不过,随着17、18世纪的到来,由于艺术家的研究点和兴趣面发生转移,这一局面很快就改变了。一些新的审美趣味纷纷出现,如在北欧已开始流行其它绘画题材,画家们专注于表现某些具有世俗趣味的题材内容和那些非常平凡普通的生活画面。不难看出,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很多艺术家,他们一致拒绝了由15世纪意大利人延续着的那种由古希腊人创建的审美标准,这是由于他们不再需要全力以赴地为上层社会的宫殿或教堂绘制巨幅的宗教绘画作品,人们也不再用那些宏大华丽的画面装饰自己的生活场所。即使有,也只占很小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为,艺术家由以往绘画题材只注重或满足贵族审美趣味这一角度,转化到更加关注普通大众的寻常口味,这是绘画创作真正进入到一种以人性化为主要内容的表现阶段。一切题材领域都围绕着如何贴近平民大众与现实生活,以普遍反映世间温情为创作内容,因而出现了反映底层人物的肖像画和静物画、风景画、风俗画,等等。
关于绘画创作题材,对围绕平民喜好这样带有商业化创作倾向的美术现象的研究,一直以来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说法、观点。但无论如何,这种创作倾向都带动了绘画艺术向着更加宽广的表现面迈进,故不能以粗糙简单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当时,由于荷兰画家看到了艺术审美与社会市场需求的关系,且发展空间巨大,才有可能让原本属于贵族和教堂的绘画艺术开始从高高的台阶走下,进入寻常平民阶层的小小居室。因而,一些不同于15、16世纪的巨幅宗教绘画的小幅小题材的油画创作纷纷出现在当时的画坛和社会生活中。如画家哈尔斯用轻松活泼的笔触表现流浪的吉普赛女郎;而伦勃朗以他本人或亲朋好友为描绘对象,创作了一系列肖像画,它们在对人物内心微妙关系的深入刻画上感人至深,成为当时整个欧洲写实艺术领域的最高典范,即使今天看来,也无人超越;另一位擅长风俗绘画表现的霍赫,则创作了让当时很多荷兰人为之迷恋的一种温和舒适的生活情景,展示了活泼温情的一面;至于画家维米尔,他在风俗画样式的追求上不同凡响,他对画面各个细节的处理显得与众不同,其静态的构图、简括的造型、明晰的空间、优美的色调、匀净的光线,这一切的一切,组成了一个和谐静谧的绘画空间,富含诗的境象,如《倒奶的厨娘》、《拿水罐的少妇》、《画室》等。透过这些画作,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时光是那么的平淡,是那么的真实,容不得一点的虚假。
在荷兰风景画出现之前,整个欧洲的其他画坛还未触及相关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荷兰17世纪的风景画艺术,掀开了西方风景画创作的崭新的一页。而之前意大利或其他地区相关的宗教题材绘画,它们出于对古典样式主题内容考虑的需要,在很长一个时期里都把所谓的风景画作为表现某个宗教题材画面的点缀而已,风景画还没有作为完整独立的画种而出现,因而画面的背景也处理得十分灰暗,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但是在霍贝玛的《米德尔哈尼斯林荫道》中,空阔舒展的原野、挺拔的树木,以及那明亮的天空都被刻画得如同一面明镜似的,一切是那么地让人神往!这是一幅十分出色地歌颂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风景画杰作,画面的调子清新明快,其艺术影响力长久不衰。
从17世纪荷兰绘画形成的过程来看,艺术家只有敞开胸怀拥抱生活,用各种色彩表现与以往不同的社会题材,才能使其作品更贴近现实生活,这是所有写实绘画最终获得让人信服的魅力所在。同样是表现人物,但作品题材中人物的不同身份角色,会让画家的艺术心态产生差异。那些宗教题材中的圣徒圣母、教皇教主和各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总是让涉足此类题材的画家以近乎虔诚般的仰视角度战战兢兢地刻画、小心谨慎地塑造。结果,所谓艺术个性总会变为共性的一般附属物,难以成为其绘画的独特风格,并在作品中清晰地表现出来。而且有时,作为展示一种标准样式创作的需要,艺术家也要放弃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样,相关艺术创作的激情也在这类被不断重复刻画表现的题材中消失殆尽。艺术创作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当一位画家不停地去重复一个以往有过多次表现、且已形成了一种标准样式的题材、人物或故事情节时,其最终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一般性的、简单的复制,这是难以使其艺术创作掀开崭新的一页的。
虽然,我们不能因为荷兰这段时期绘画创作觉醒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就认为之后发生在其他地区的写实主义绘画,特别是后来18、19世纪的绘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它的影响。但是,19世纪中叶的法国柯罗富有诗意化的风景油画、米勒的许多以表现乡间纯朴生活且充满人世间温情的农民题材创作,以及以卢梭为代表的专门描绘法国乡村风景画的巴比松画派,不管是在题材还是对画面的艺术处理效果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找出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来自17世纪荷兰绘画的影响。
绘画一旦由过去只属于权贵、教皇等上层阶级手中的专利品,开始慢慢地走下高高的台阶,艺术家的创作心情、心态,随之也与其所表现的平凡人物景物形成了一种平等的关系,画家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去深入表现对象的内心世界。这样,不管其造型处理是否夸张变形,不管是否运用了诙谐的笔触再现,所有的一切都很自然地体现了艺术家真实的一面,即把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完全客观真实地通过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来精心表现,突现艺术家创作的真实情感,由此,艺术家就可以撕开虚情假意的一面,还原艺术表现的真正面目。
可见,欧洲写实绘画从17世纪开始,通过告别宗教题材创作,才从真正意义上转入如上所述的各种题材的多方面表现阶段。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展现的是一种对宗教题材创作的热情,那么,起自于17、18世纪的荷兰及北欧的绘画,则更投入对世俗化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艺术表现。它们在艺术思想上,无疑顺应了当时大多数人内心的渴望,即更加自由地追求艺术个性和极其自然地表现世间万象。它们使人文主义思想在17、18世纪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现。总之,一些形成于17、18世纪,尤其是荷兰及北欧的以反映社会生活或平民情怀的小型写实创作,也同样是欧洲写实绘画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