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彝人谷生态景观廊道绿化探讨

2014-11-28 00:02王红芬
绿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摘要:结合峨山彝族自治县彝人谷自然资源现状,彝族风情及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彝人谷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峨山县彝人谷;生态景观廊道;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2302

1引言

峨山县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4%以上,区位十分特殊,是西双版纳、墨江北回归线、西盟阿瓦族等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峨山县委县政府结合云南省建设生态旅游大省要求及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在境内准备打造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具有民族特色的峨山县彝人谷生态旅游小镇。

2区域生态环境

峨山县彝人谷位于双江街道办事处老213国道沿线,与县城接壤,距玉溪市市政府26km,距省城昆明110km,涉及柏锦社区和富泉、厂上2个村委会,18个村民小组,农户673户,2535人。气候属南亚热带,具有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3~21℃,积温4500~7500℃,无霜期长达268d,年平均降雨量677mm,练江河流经彝人谷,区域内水资源丰富。区域面积近200hm2,海拔一般为1538~1630m。

峨山县彝人谷森林资源丰富,现有天然起源的森林以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华山松林、滇青冈林为主,农户在房前屋后人工种植了大量的核桃、桃、梨、枣、柿子等经济林果,内有连片的70hm2竹林。

3生态景观廊道绿化思路

生态廊道绿化就是在城市和流域区域中,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来创建一个物质循环畅通、能量流动高效、系统过程稳定、结构和功能协调的生态系统,为城市和社区提供一个与社会和自然相匹配的、持续稳定的物质环境,保证城市和周边社区居民身心健康。

峨山县彝人谷生态廊道绿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面山绿化和河道绿化。通过绿化,要使练江河水质由现在的Ⅳ类提高到Ⅲ类;公路沿线农家乐要体现彝族传统的饮食文化和纯朴的彝族风情风貌;建成一条长约100km的绿色走廊以供游人徒步观景;对周围的土地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以此思路为“绿化”之本,峨山县彝人谷生态廊道绿化包含三大内容,即陆生与水生植物种植,坡耕地种植经济果木,宜林地重点发展笋用两用竹,实现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净化、改善河道水质;保持水土和降低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增加区域绿地面积,提高绿化率,维护村庄的生态安全;丰富区域景观,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

4生态景观廊道绿化的技术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廊道建设不单纯是追求“生态、社会和经济”目标,而且更在于如何协调人与环境的持续和谐相处的“景观美好”的目标,通过合理、精心的规划设计以及生态化营造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廊道系统修复、结构调整、功能增强、旅游开发、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标。

彝人谷周围山体的汇水面,进行河岸带绿化和汇水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简介:王红芬(1966—),女,云南晋宁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工作。

林县解决石漠化问题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石林人将不辱使命,稳定和增加治理资金渠道,逐步增加投入力度。县级财政持续每年安排1000万元以上“生态美县”资金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同时,进一步整合国家资金、地方资金和民间资金,增加单位面积投资,提高造林质量,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石漠化治理与地方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参考文献:

[1] 赖兴会.云南石漠化的生态特征及其危害表现[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

[2] 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石林彝族自治县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报告[R].石林:石林彝族自治县农林局,2012.

[3]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2012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R].昆明: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2012.

[4]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2013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R].昆明: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2013.面面山植被修复,以保护和利用现有植被和面山森林植被,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和保持水土、净化流域面源水体的原则,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恢复森林植被,营建绵延起伏、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丰富林际线,构建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流域水土保持功能。

4.1练江河流绿化

4.1.1自然岸线

生态廊道岸线处理尽可能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因为,自然驳岸能够保证水岸与湿地水体之间水分交换与调节,从而使得两侧生境能够满足水生植物生长需求,有利湿地生物栖息与交流。

现实主河道中,有很多河段己砌成水泥与石料拌合的挡墙,造成水面与陆地分隔,这样,水得不到营养,地也得不到滋润。为改善这种状况,在陆地一方,根据不同高度,分台,设计种植迎春花、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多花素馨、薯蓣等,让它们伸入水面,以形成自然式岸线。

4.1.2自然式岸线

自然式岸线是指通过一些人为的营建方式模拟自然护岸形态,从而达到强度要求与湿地环境要求的和谐统一。这种形式常采用天然石材、木材,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还能够营造植物生长、生活的生境条件。

4.2道路系统生态化

原有的老213国道不作任何修改,结合旅游规划在练江河两岸设一条“行人与自行车道”,路宽2.0m,路面铺装采用近天然且无污染的材质,如竹木、石板、卵石和沙子等,少用或不用水泥、沥青、矿渣等,以提高场地透水性,减少硬质材料对自然环境地表水流动阻隔。

4.3景观设施节能环保

景观设施在空间布局及物质能量消耗上,尽量注重节约,采取小体量、结构简洁、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的建(构)筑模式,对现有的农家乐进行墙体绿化,绿化树种主要采用中华常春藤、叶子花等;同时沿213国道建设具有浓郁彝族特色、土木结构的乡村小别院,供游客吃住、娱乐,体验纯朴的彝族民风民俗;在彝人谷中部建一个峨山彝族历史发展、文化传承、民风民具的展览馆,让后人了解传承彝族花鼓舞之乡,先驱之所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在70hm2竹海设一个“观景亭”,让游人放眼秀丽彝山,让千亩竹海尽收眼底。

4.4道路绿化突出景观

现有213国道两侧绿化树种主要为景观效果较差的桉树、圣诞树。为了提升景观,采取立体绿化,即公路两侧各20m种植乔木树种滇楸、马褂木、小叶榕、大叶榕,灌木树种主要配置火棘、叶子花、小叶杨,搭配部分紫云英、狗牙根等草本植物。

4.5坡耕地体现经济效益

考虑到彝人谷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对区域内的坡耕地实行混农林业,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坡耕地结合产业发展,种植经济树种核桃和慈竹、实心竹、绵竹等,林下可套种魔芋。对于坡度较大,土层瘠薄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种植耐干旱瘠薄的花椒、板栗等,林下可种植魔芋、山药等。有政府的引导、技术部门的措施保障、还有勤劳智慧的彝族人民的辛勤耕耘,这里的人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上都将得以大幅度提升。

4.6荒山荒地绿化围绕生态景观

彝人谷周围还有部分荒山荒地,绿化树种的选择按照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要求,坚持建群性、地带性和观赏性树种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容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抗逆性强,耐贫瘠土壤、四季常绿,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乡土树种和适宜在堤岸种植的树种。主要选择:柏木、桤木、华山松、滇杨、柳树、枫杨和火把果等。

4.7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

区域上部云南松林、华山松林、旱冬瓜林、滇青冈林经多年管护,郁闭度高,对调节气候、改变降水分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减洪、滞洪、抵御旱涝灾害等所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同时,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还表现在,森林的水循环影响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地球能量的收支、转换和分配格局,借以维持生物圈和地圈的动态平衡。同时起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功能。同时还具有保肥效益,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等。对这部分林地实行严格的封山育林,禁止任务形式的采伐,林内修建一条人工便道,为游客提供蹬山、休闲之便。

5结语

通过峨山县彝人谷生态景观廊道绿化建设,挖掘彝族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破解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彝人谷生态景观廊道建成后,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另一方面对全县城镇上山、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可以为昆明市民、玉溪市及本地居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地。

参考文献:

[1] 张鼎华.城市林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 乔治·汤普森.生态规划设计[M].何平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 孟平,张劲松,樊巍,等.中国复合农林业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4] 吴章文,吴楚材,陈就和,等.惠州市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5] 莫景林.景观生态学在林业规划中实践与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讨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消防监督管理的对策研究
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浅议经济法制思想与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