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喜 孙根年 冯 庆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后,学术界围绕如何理解、认识、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总体来说,在理解、认识“美丽中国”中,生态文明是基本出发点。王晓广指出,“美丽中国”首先指称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又表征了一种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体现了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有机统一。[1]左静认为,美丽中国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必须达到和谐之美的崭新境界,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2]李建华理解“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第二个层次是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后物质文明的科学发展之美、精神文明的人文化成之美、政治文明的民主法制之美;第三个层次是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之美。[3]万俊人提出,“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文学隐喻,显然不只是表达我们对“天更蓝、水更美、空气更加洁净、山河更加美丽”的期待,同时也形象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视镜。[4]然而“美丽中国”中“美丽”二字,是彰显美学价值的一个印证。生态环境除能给人类带来生态价值之外(如清洁的空气和水),更能带来“舒适感”(如青山碧水给人带来的舒适),这种“舒适感”即美学价值的体现。[5]这与左玉辉提出的“关于人与环境关系是五个层次的需要”相吻合,即从环境清洁→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舒适→环境欣赏。[6]因而“美丽中国”的内涵不仅仅是环境清洁、安全、健康,更要突出环境舒适与鉴赏,比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有更高的要求,是在治理污染与保育生态基础上对环境美学价值的一种追求。
二是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学者从理念、制度、法制等多方面给出建议,沈满洪认为“美丽中国”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范畴,主要包括发达的生态农业、绿色的消费模式、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舒适的生态人居等。[7]贺铿认为建设“美丽中国”从生态环境秀美与安全两个方面下功夫;也有学者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根据美学原理、美的观念体系来建设现实世界、现实生活;需要多方面来协同建设“美丽中国”。[8]马波提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从法制上加以保障,落实责任。[9]蔡尚伟等依据“五位一体”,制定“美丽中国”指标体系,对省会和副省级城市进行比较,给出不同类型城市的多种建设路径。[10]建议虽各有侧重,仍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中国地域辽阔,“处处美丽”势必陷入“泛美丽”怪圈,其建设的落脚点应该在哪里?
旅游业是“鉴赏美丽”的产业,是展现“美丽中国”的载体,也是体现“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11]本文试图从旅游视角探析“美丽中国”。我们认为,旅游业应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率先行动,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美丽经济;其次“美丽中国”的建设还应区别对待,在确保环境浅层次的改变基础上,重点推进品牌景区建设;同时落实到城市、乡村上,逐渐形成类型多样、点-线结合的空间网络,形成立体可感的“美丽中国”。本文试图以“四问”与“四答”的辩证分析为从旅游视角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与实践建议,其对应关系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美丽中国四问—旅游业四答框架
“因何而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研究,也是对其形成因素的分析。在漫长的自然与历史演化过程中,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积淀等是美丽中国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众多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关键因素。
黑格尔在考察“文明的地理基础”时,根据地域差异,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原和平原;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所流过的地方;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12]按此来看中国地理环境主要属于第二种类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 万公里,形成了一个东南临海、其他地方由天然屏障构成的相对自成一体的地理环境。东西落差巨大,三级阶梯明显,地质构造不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分带显著,包括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东部湿润海洋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从南到北依次分布,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温差较大;生态系统中高原、丘陵、平原、山地、海岸都有。中国众多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都与独特的地理相关,这是因为:一方面,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地理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如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等;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它的形成、发展和分布,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13]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相比,古巴比伦已灭亡,印度历史间断不连续,埃及历史虽较长,但常被他国侵略占领。中国自有文字记载的夏朝算起,历史从未间断,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不仅有文字记载可考,更为后世留下了享誉世界、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如殷墟遗址、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明十三陵、北京故宫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至今是中国的形象符号,也是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重要来源。
中国自两千年前就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境内56 个民族和睦相处,各有所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汇聚成璀璨的中华文明。如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化,山东半岛的齐鲁文化,太湖流域的吴越文化,重庆成都为主的巴蜀文化,湖北为主的荆楚文化,广东为主的岭南文化等,各自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之对应的是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百花齐放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语言、宗教、风俗、建筑、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大放异彩。56 个民族精彩纷呈又繁荣并茂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眼光。而文化不仅是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能提升旅游的品位和档次,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灵魂。
“到底多美”是“美丽中国”的应用性基础研究,通过评价、比较更能清晰认识其美的特征点,知晓“美丽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典型符号。随着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业的开发利用,“美丽中国”中部分美的特征点已为世人所认识,另有众多景区加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旅游市场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2008 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中央电视台(CCTV)联合拍摄的《美丽中国》纪录片,由《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6 集组成,该片首次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中国的野性美、动态美。片中以国家级的野生动植物、风景保护区及少数民族的生活故事为框架,展示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万物的繁衍生息过程,野性之美展露无遗;而万物又与高山、湖泊、丘陵等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自炎黄始,古圣先贤就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凝练出“民胞物与”、“天人和谐”的哲学。该片不仅再现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奇异植物、自然风景及民风民俗,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鲜为人知的一面,用全新的角度演绎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自然美的本质是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统一。[14]2005 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众多院士、专家对中国自然景观进行一次选美,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名山、湖泊、丹霞、峰林等,共计17 个类型、114 处景观。[15]与《美丽中国》纪录片不同的是,评选的景观代表中国自然美之最,类型多样,颠覆了传统的认识,如中国最美的名山是位于西藏的南迦巴瓦,最美新五大湖泊取代了老“五大湖”。相比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区域分布,除海岸、城区两类景观外,17 个类型中有15 种景观在西部均有分布,名山、湖泊、峰林、峡谷、瀑布、森林、洞穴、乡村古镇等8 种景观占到单体景观的60%以上,冰川、草原、沙漠、雅丹4 种景观全部分布在西部,可以推断西部是中国自然美景的汇聚地。
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世界遗产名录,将其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科学、艺术或文化价值的人类杰作,如故宫、长城等。自然遗产是指具有地质、地貌学、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美学价值的自然地域空间,如黄龙、九寨沟等。自然文化双遗产是指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地域空间,如黄山、泰山等。[16]截至2014 年6 月,中国已有47 处世界遗产景观,分别是世界文化遗产33 处,世界自然遗产10 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 处,仅次于意大利,遗产数居全球第二位(见表1)。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些遗产具有世界级价值,是魅力中国的体现。
文化多样,代表性强。在三类遗产中,文化遗产所占比例最高,达70.2%,其中儒家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交相辉映。既有影响深远、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儒家文化建筑群落——曲阜孔庙,也有弘扬因果、轮回,教人向善的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还有主张道法自然、讲求内在修为的道教名山——青城山、武当山等。另有明清皇宫、苏州园林、西递-宏村、福建土楼等众多独特的建筑群落,是不同阶层、不同地域建筑风格的代表。
种类齐全,历史跨度大。在世界前22 个国家中,中国是遗产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三类遗产都有,其中自然文化双遗产4 处占8.5%,自然遗产10 处占21.3%,文化遗产33 处占70.2%。纵向上,在遗产中现存的有代表人类生存历史、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人类遗址——70 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距今3300 年的殷墟遗址;还有石刻、壁画与古城跨越多个朝代,如敦煌莫高窟、重庆大足石刻、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由景知史,景、史合一。
“美有何用”是对“美丽中国”的效应与价值的追问,既是从哲学层面一般性的价值论分析,也是从旅游利用的角度对旅游吸引力和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的认可。“漂亮的脸蛋儿出大米”,是20 世纪70 年代朝鲜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可谓“美丽也是生产力”的形象描述。旅游业依托靓丽的自然山水、多姿的民族风情、久远的历史文化等美丽资源带动和形成产业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表1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目的国际比较
截至2011 年底,中国各类旅游景区20 976 家,其中A 级旅游景区5573 家,接待游客22.54 亿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 亿元,2011 年全国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规模、综合营业收入增长均超过20%。[17]中国的世界遗产由于数量有限、资源独特,在旅游需求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刚性,2012 年中国百强景区中,世界遗产地27 个,其中9 个景区每年接待人次超过500 万,接待游客最少仍有175 万人次;北京故宫博物院接待1420 万人次位居首位(见表2)。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的地区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正的经济效应,其直接经济效应为8%左右,外部效应为7%左右。[18]
表2 中国世界遗产景区接待人数(单位:万人次)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服务业,产业关联度高,形成和带动的产业链较长,围绕“行、吃、住、游、购、娱”六要素,29个经济部门与旅游业有直接关系,相关的部门已超过110个。据测算,旅游消费对住宿业贡献率最高,超过了90%;对餐饮业和零售业的贡献率最低,但也超过了40%,对文化娱乐业超过了50%,对民航、铁路运输业超过80%。旅游业每投资1万元就可创造1个就业机会,旅游业直接就业1人带动间接就业4.3人。[11]如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九寨沟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方面,就发挥了积极作用。
旅游不仅是对自然山水、文物古迹等的观光游览,更是不同地域、国家、种族之间交流的窗口;在对外交流中,也是一个国家在建设成果、地域景观、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展示,在赢得不同国家、地区人民理解与尊重、增进友谊方面作用关键。2012 年和2013 年中俄互办旅游年,就是为了加强两国的旅游合作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可谓中俄旅游年活动的实质内涵,对增进中俄人民的友谊,加深彼此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旅游的兴旺使民族文化破除保护与传承的困境,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加深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感知与认识。
在基本物质生活满足之后,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社会“民以食为天”,而现代社会“民以乐为荣”,人们通过观光旅游感受环境之美,获得求知、审美、猎奇等高层次需求,提高生活的愉悦性和幸福感。正如有学者指出,“亲身去做的方式,决定了幸福不可能是身外之物所能够替代的”[19],国内游客数的成倍增长、旅游消费攀升,也佐证了人们通过旅游追求愉悦幸福的生活变化(见表3)。
表3 中国国内旅游数据统计
“如何更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美丽中国”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不是海市蜃楼的空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活动,是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国家形象的统一。
2013 年1 月,4 次雾霾过程笼罩30 个省(区、市),相关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 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 个城市有7 个在中国。[20]因此,“美丽中国”建设首先必须改善大生态环境,进行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就是要减少工业、交通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和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污染治理就是要对目前已受污染的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进行工程措施治理,生态修复就是要对已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辅助下的修复,此三点构成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任务。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休戚相关,中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游客规模、数量迅速增长,黄金周“井喷”导致大多数景区人满为患,加之游客和社区居民环保意识淡薄,开发商和旅游企业唯利是图,地方政府保护不力等原因,使得景区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直接导致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大环境改善,能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安全和健康的外部生态环境。
的自然美与人文美
2001 年,中国A 级旅游景区认定的出现,是具有中国特色景区建设的标志,当年仅187 家景区获得这一称号。2007 年,在改进4A 景区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首次实现景区建设提升战略,突出游客体验,更加注重细节化、人性化,推出5A 景区。据《2011 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显示,从景区接待客流量、门票收入、营业收入3 项指标来看,5A 和4A 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7.41 亿人次,占全国A 级景区的68.35%;景区营业总收入2158.78亿元,占A 级景区营业收入的81.2%;门票总收入906.49 亿元,占到A 级景区的78.83%。[17]可见A 级景区中的高级别景区是中国旅游景区的中坚力量,因此实施品牌景区提升战略,一能赢得国内外旅游市场,二能让“美丽中国”成为人们可知、可感的具象美丽。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丰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文景观较多,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巧妙布局,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势必会取得极好的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已得到合理开发与保护,如《中国国家地理》选出的自然景观中部分尚未开发;中国世界遗产45 处,其中已有34 个5A 景区,1 个4A 景区,其他遗产开发成景区的空间也较大。要总结以往开发经验,趋利避害,合理布局,同时彰显中国的自然美与人文美,既要让国内外游客很好地体验“美丽中国”,产生效益,又要促使旅游资源较好地得到保护,契合“美丽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在十八大之前,中国许多省市已在旅游开发和营销中注意树立自己的“美丽”形象,譬如各省打造的“大美青海”、“美好江苏”、“美好安徽”、“晋善晋美”、“美在广西”、“美在北国”、“醉美多彩贵州”、“雄浑西部,秀美塞上”等口号[21]。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是国际旅游形象营销的集大成者,也是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中国家形象战略提升的必然选择。提高这一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将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金字招牌”。中国从单一入境旅游发展到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大市场,2012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9.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2 706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未来10年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1大入境旅游大国,届时接待的入境游客将达到1.37亿人次,占国际入境旅游市场的8.6%。[22]全国各地践行美丽建设,能为“美丽中国”品牌形象提供重要支撑。
总之,“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纯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无法实现的。本文从“美丽中国”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因何而美”、应用基础的“到底多美”、“美有何用”到实践研究的“如何更美”,为从旅游学视角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架构理论框架。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基础,“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关乎中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是人民幸福和文明建设的基础。如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是包括旅游学在内整个理论界与实业界都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环境基础,它不仅为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定调,更定位了国家形象及其所蕴含的时代内涵。
[1]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左静.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新创举[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李建华,蔡尚伟.“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4]万俊人.美丽中国的哲学智慧与行动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5).
[5]刘佳奇.“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与环境保护新审视[J].学习与实践,2012,(12).
[6]左玉辉.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沈满洪.论美丽中国建设[J].观察与思考,2013,(1).
[8]贺铿,等.“我心中的美丽中国”[N].中国科学报,2013-03 -04.
[9]马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分析——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10]甘露,蔡尚伟,程励.“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建设水平评价——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比较研究[J].思想战线,2013,(4).
[11]陆志远.旅游业是建设“美丽中国 幸福海南”的重要平台[J].新东方,2013,(1).
[12]左亚文,邹燕矫.中华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2).
[13]石高俊.中国旅游资源分区初探[J].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4,(3).
[14]何以刚.桂林山水为什么美?——关于自然美的本质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15]选美中国特辑[M].北京:《中国国家地理》增刊(精装修订第三版),2005.
[16]谢凝高.“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J].北京规划建设,2001,(6).
[17]吴文学,等.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18]吕寒,朱婷.世界文化遗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机制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11).
[19]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报告称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 国[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xqxb/2013 -01-15/content—8032310.html.
[21]马秋芳,孙根年,姚宏.基于Web 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1,(3).
[22]朱沁夫.旅游经济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