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当下大学教育中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而人格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从人格和人格教育的含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 ;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当今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就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当下大学教育中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而人格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实中因为人格缺失而产生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2002年,21岁的清华大学学生为了证实熊的嗅觉和分辨能力,竟用浓硫酸泼熊;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为了报复泄愤而将同寝室四名学生杀死;2013年,复旦大学学生黄洋因饮水费用问题遭室友林某投毒致死……这些悲剧的发生令人震惊之余,敲响了高校人格教育的警钟,也应该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反思。
一、人格和人格教育
“人格”这个术语来自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英文中的“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原指“面具”。“面具”是舞台上扮演角色时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角色特点。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人格有时仅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能力;有时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1](P.440)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格既指一个人在社会情景中所特有的行为模式,也指这些活动对别人的影响。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使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心身在内的真实的个人,这就是人格。[2](P.423)而人格教育则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具备健康人格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日趋完善的人格,把知、情、意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 [3](P.12)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重塑的教育,其实质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强调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人格的塑造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教育的因素只有内化为学生的心理信息并在心理结构内发挥有效的调控作用时,教育才表现出实际效果。因此,应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主动发挥能动机制去分析自我,攻克自我,再造自我。
(二)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人格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人生观,而且具有高尚情操,能用正确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行为,即追求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因为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决定性的影响的条件下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这是所有思想矛盾运动转化过程所共有的心理过程。[4](P.94)
(三)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
以往的德育偏向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向学生灌输,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人格教育不是工具主义教育,它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侧重培养学生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
(四)强调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人格教育把知识、智力和技能看成是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认知教育的源泉。同时,人格教育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充分认识到人的情绪、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体现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
总之,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整体提高的教育,即教育者针对受教育者的素质现状,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和自我调控能力,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向上完美人格的教育。
二、大学生人格缺失的原因及分析
分析近几年来因人格教育缺失发生的悲剧,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四方面找寻原因。
(一)社会原因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5](P.60)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使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是各种思潮同时并存。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往往强调文凭等智力性因素,忽略其人格素质等非智利性因素。此外,社会上一些企业不诚信和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社会中也有一定影响。以上种种消极思想观念和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一方面冲击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格认知和人格发展。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也是自始至终。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发展的五个不同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其中每一个时期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否则孩子就会在相应的时期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影响人格发展。
通常来讲,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内向、暴躁易怒等不良人格;过于娇宠、溺爱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自私刻薄、我行我素的不良品格;严格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虽然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但如果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施压太大反而会使孩子形成压抑孤僻、反抗叛逆的个性,从而影响到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学校原因
目前一些高校更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带上了应试教育及功利主义色彩,无论是学科设置还是教学方式都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参照。忽视了对学生独立人格、意志品格、综合素质及社会责任等的培养。
人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灌输,轻疏导等现象,方法单一,还停留在“我打你通”、“我说你听”、“我讲你记”的单向简单的对象式灌输,这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更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对人格知识的渴求,导致人格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四)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关键期,由于处在这个特殊时期,所以他们对问题有看法,但认识不深;对困难有准备,但不充分;对社会有了解,但不深刻;对人生有感悟,但只是表面;对是非有判断,但缺乏理性。所以,有些大学生认为当下重要的是学点真东西,努力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找个好工作,过上有钱人的生活,而对于自身人格的塑造则放在次要位置甚至认为是以后的事。
由于每个人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以前的学习经历中可能存在着的一些人格或者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正确地疏导,有可能带到大学中来,但碍于面子没有及时和辅导员老师沟通,也不及时去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咨询,怕被同学认为是心理异常。
三、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方面去着手解决:
(一)社会要发挥对大学生人格引导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最广泛、最基础的,社会上呈现的种种现象对人格的发展起着一种无形的引导示范作用。因此,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社会机构和普通群众都应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家庭要发挥其人格培养的示范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养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家长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和文化环境,保持自身良好修养,为子女做好人格表率;另一方面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活动,主动关心子女的人格修养。要经常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密切沟通,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存在的人格问题。
(三)高校要发挥人格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作为与否决定了高校人格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加强高校人格教育,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格教育组织体系,构建一个纵横交错的人格教育网络。包括:大力开展普及性宣传教育、加强人格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构建起心理辅导和团体训练活动体系等。
(四)个人要坚持自我教育
首先要加强“三观”的改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对社会有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其次,注意培养责任意识、共情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有困难主动提出,有想不明白的事情及时与心理老师交流。还要经常悦纳自己,想问题做事情多从积极方面考虑,对困难做好充分准备。大学生要拒绝内向,张扬自己跃动感性生命,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的人格。
总之,良好的人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积极构建社会、家庭、高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人格教育模式是使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大学生人格教育整体效果的重要举措。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 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