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激情飞扬的地学颂诗

2014-11-27 17:23温远辉
广州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诗集诗意诗人

温远辉 著名诗人、评论家,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

这是一部奇特的书。翻看目录,分明是一部关于地学的教科书,从太阳系与行星的介绍开始,依次为地球的年龄和地球年代、物资组成、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岩石圈板块构造、大气圈、风化作用与斜坡构造、地表水流、地下水流、冰川等等及其作用,以及海洋、江河、湖泊、高山、温泉、风沙,直至具体景观、微小之物,鼓浪屿、永定土楼、端砚、菊花石,最后是绿色的植物,由宏观至微观,由抽象到具象,何其系统、完整、严谨。翻读内文,却全是一首一首的诗,全书分明就是一部诗集。只不过,诗的标题都是地学的名词,诗的内容都是对地学概念的诗意阐发。也就是说,全书是以诗的形式,运用诗的语言来解说地学知识,是地学讲义的诗性表达,是诗化了的地学教科书,或者说,是地学教科书的诗歌化。它既新颖,又极富于情趣。它的奇特就在于,它不仅能够让人形象直观地了解枯燥艰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让人得到诗意的审美享受,不仅普及了地学,更是赋予地学诗的精魄,构建起地学巍峨堂皇的诗意殿堂。可以说,这是一部很有独特性、很有价值的书,是一部具有非凡意义的诗集。

这部诗集就是胡红拴新近创作的《地球语汇》,它是诗人胡红拴的又一代表性力作。创作这部诗集,诗人耗费了四年时光。诗集有一个副标题“地球科学的诗意记述”,表明了这部诗集的表现范畴和诗人的创作倾向。红拴兄在这部诗集完稿后,曾让我先睹为快,我在书稿上写了“这是一部地球的颂诗,是一部饱含着对地球的深情而创作的颂诗”这样一句话。的确,红拴兄的创作始终饱含深情,这部书也让我感受到了史诗的品格。记得叶延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评价红拴:“诗人胡红拴是一奇才,是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兼诗歌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其主业是地学,然而身份多样、‘博杂,很难想象,诗人,地学文化方面的学者、教授,医学专家,科普作家,甚至,美术评论家……这种种看似毫不相干的行当,在胡红拴这里却能够和谐统一,令人不免在惊诧之余,暗暗称奇。对他的诗耳闻最多的,一是他的‘快,二是他的‘多。胡红拴已出版各种专著60部,有科普书、地学著述、散文、诗歌、画评、医学专著,涉猎之广,令人惊叹。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漫步,在坚实的地矿岩石和飘渺的诗境诗韵之间发现心灵的通道,这确实展示了诗人胡红拴奇特的生命体验,表现了他独步蹊径的个性化艺术追求。”

说起胡红拴创作速度的“快”,我也感同身受。2013年8月的阳江采风诗会,红拴与一干诗人吟诗唱和,几乎就是出口成诗。其佳句迭出的捷才,倚马可待的风采,赢得阵阵喝彩。从这点可以看出诗人思维敏捷,激情洋溢,创作力旺盛。单看外表,红拴是十足的中原汉子,刚猛豪放,恣肆旷达。交往久了便知道,他其实是很细致很讲浪漫情致的,心思缜密,很懂得关照朋友们的感受,具有男人味,又有诗人才子情怀,是那种豪放气势与细腻表现相融的风格。《地球语汇》也恰恰体现了这种风格。

从书的架构体例上看,颇有宏大的气势。由天际开篇,从混沌开始,上天入地,纵横亿年,真正是经天纬地,斑斓奇幻,天穹之巨阔,任我遨游,砂石之微细,尽我赏鉴,婆娑世界,万千物象,全在诗人心中。而诗集的结局,却落笔在彩石奇石、绿色植物这些微小的事物上。仿佛诗人仰望星空、极目洪荒,然后将目光一点一点收回,最后停在身边平凡普通的事物上,停在生姜、丝瓜、菠菜和大蒜上面。这是多么巨大的穿越啊!这样的创作,其实就是一次奇特的精神旅行,从神奇世界开始,从神圣开始,最后回到烟火俗世,回到平凡。这正是诗人情怀的体现,也体现了诗人的风格,既气势豪放又细腻温情。的确,红拴的诗集里,有的诗歌,全在气势,全在豪雄;有的诗歌,胜在细腻雅致;有的诗歌,气势和细腻互补,相得益彰。感受宏阔豪放,如同置身4D影院,宇宙洪荒的演变景象,滚滚而至,又呼啸而去;感受身边凡俗景物,如用了显微镜,如微距聚焦摄影,纤细动心,吐气如兰,袅袅入腔。从下面两首诗中,我们可以很鲜明地感受到不同的笔调、不同的韵味。

其一:

莽夜

我站立高山之巅

浩瀚的宇宙

洗涤了双眼

流星

撕开了时光的闸门

一瞬间串起

岁月的碎片

……

尘暴

是盘古呼出的气流

亿万个星体的撞击

让天地翻覆

一次次碰撞

一次次重塑

大地涅槃

凝铸了地球

星云团集聚

星云团熔铸

乳名的地球叫原地球

引力收缩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啊

这远古的激烈运动

足以熔融岩石和铁、镍元素

其二:

悠悠情思

缠绕在藤蔓之上

似笙竹舞动

俏迎朝阳

一曲东风醉舞

窈窕躯体

醉读红妆

弹奏雅趣文章

玉指纤手

随丝竹轻歌慢唱

……

其一诗名《大地涅槃》,是诗集第一章的引言,开篇之作,所以气势雄阔,读来神思渺远,心胸廓开。其二诗名《丝瓜》,写微贱凡物,却是细腻婉约,情愫缠绵,无法自挣而出。

在我有限的阅读里,似乎红拴是第一个尝试将地学知识全方位入诗,首次纯粹以现代诗的形式来介绍地学史,表达自己对地学知识的诗意感受。他所表达的对象无一不和地学相关,这样的选择设计,让整本书特色鲜明,既保留了学术著作的系统和严谨,又保证了诗集的纯粹性。而具体的创作中,无论从构思切入点的选择、技巧手法的运用,还是联想的触动、情感的生发,都努力做到了学理的严谨和诗意的纯粹相融合。我听地质行业的朋友评价说,红拴的解说和理解,基本符合地学知识,像那么回事。从诗歌阅读的角度来说,我也从中感受到了燃烧的诗情、迷人的诗境、美妙的韵致,体味到了诗人心灵的纯真。比如在《土星》这首诗中,诗人对土星是这样来介绍表达的:endprint

遥望漫天星斗的灿烂

遥观繁星五彩的花环

土星 太阳系最美丽的天体

仙女们用冰块给她编制了炫目的花冠

旋转的冰块是那样养目

橘红色光环围着丽质

46颗卫星心向闺秀

却难揭开丽人铁、石的心幕

……

几行诗,就把土星的概况以及诗人的独特感受,都熔铸在一起了,冰冷的物象,抽象的知识,都被诗意地具象化了,仿佛有了体温,有了人性的光芒,呈现出诗歌的美好魅力。

按照以往习惯的划分法,可以将《地球语汇》这本诗集划为“科学诗”,因为它首先具备了科普的功能和意义。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诗集,不啻于接受地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而且接受的是形象生动的教学。从宇宙的来源,到地球的诞生,地质的构造,地球上万物衍生的规律,以及我们今日之所见,都有其专业的解释。与专业教科书不同的是,我们不用再困惑于专业名词的冷僻,不必再强迫自己大段大段地记忆由数字和概念构成的知识点,也不必再考虑事物发展的逻辑链条。诗人已将知识点择要而出,根据其特色组合演绎,再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通过诗意的营造来加深读者的印象,使复杂的知识平易化,艰深的道理通俗化。这是一种看易行难的转型和嫁接,一方面需要相当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诗人的睿智和诗歌表现的才华。令我折服的是,红拴的专业并非地质,他修的是医学,是在地质系统行医问诊,对地学知识的了解,只能说是半道出家,近朱者赤,耳濡目染学来的。当然,没有聪敏劲,没有相当的用心,那是万万学不来的。红拴的异于凡庸、十分能耐处恰恰体现了出来:论本行当,他是良医;论地学专业知识,他成了行家,与地质同行坐而论道,在几所大学里开课授徒;论行业在社会上的名头影响,他也俨然是玉石、奇石界的鉴评专家;论创作,他是高才,作品几乎等身,而且号召力强,筹备全国性的文学活动,摇手一呼,响应如雷。总之,红拴非要给人多才多艺、才华横溢、激情洋溢的印象不可。文如其人,红拴的诗歌创作,也必然是其奔放气质、才华彰显的具体体现,是其激情洋溢的艺术结晶。如果说,科学诗的价值离不开普及科学知识的专业性,离不开准确、严谨,离不开平易化、通俗化,那么,更需要指出的是,它的成功,更多的是仰仗诗歌的魅力、诗歌表现力的成功。也就是说,靠的是将科学知识诗歌化、诗意化。这其实是最困难的地方。诗人要在最枯燥最机械乏味的地方发现诗意,要生动传神地传达出他所发现的诗意,这多么不容易。这是对文字飞翔的要求,如同在空气中攀登云梯,如同拽住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但是,诗歌的奇妙、诗人的骄傲也正在于此,在诗歌中这些不可能的事情都发生了,都让人沉迷不已。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句话,诗人的作为。诗人的慧眼发现了诗意,诗人的才华表现出了诗意。所以,科学诗能够最有效地传播知识,为读者所喜欢,离不开诗人对诗意的独特发现和美妙表现。一方面,它需要诗人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寻获诗意;另一方面,它需要诗人的锲而不舍的劳作,在粗粝的文字中铺设精美的通道,让人能够到达诗的美好境界。这两点,红拴都具备了,并且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红拴的自信是建立在良好的拥有地学知识的素养和诗学修养的基础上,其次是相信自己的慧思能够巧妙地捕获诗意。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精到的表达。红拴用了四年的时间来琢磨巧思,打磨诗句,端的是细致、耐心。正是这一份不寻常的努力,才让我们随处都可感受到诗人的巧思,感受到诗意温煦的魅力。诗人写水星,表达的是“小小身躯/却有‘飞人的雅号/绕日一周/仅用十八个通宵/恁般奇妙/观日出曙光/却要忍耐176个昼夜的煎熬”(《水星》);写太阳,表达的是“用氢的裂变制造热量/氢氦的变性/输出火热的奇迹/屹立在宇宙的晴空之下/魔幻般制造/神奇的秘密”(《太阳》);写金星,表达的是“没看见太白金星飘然的胡须/却有耀眼的明亮躯体/近邻的体香/诱惑着多少爱梦的男女”(《金星》);而这一首,“用氧根母性的胸怀/用温柔体贴的姿态/用质朴无雕的两小无猜/双手搂定心中的至爱/呈现水晶无邪的冰清/呈现赤铁那丹崖丽色”,表现的是“氧化物矿物”……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这部诗集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因为给地学科学贴上了诗歌的翅膀,才更彰显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我看来,《地学语汇》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价值,是不应被忽略的,或者说,这一价值更显重要。那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来看,红拴将地学知识,包括地学的名词术语,地学的原理和学术化表述,都为我所用,装进了诗歌里,这是十分勇敢的尝试,也是十分冒风险的尝试。这种创作上的探索,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探索。因为,我们通常所讲的、所推崇的诗意,大体上是农业范畴的、农村背景下的诗意,是农耕文化的诗意。我们通常认为,工业文明破坏了诗意,摧毁了诗歌的美好想象。工业文明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感受是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庸俗的市侩生活信念、冷漠无情的社会关系。与这个时代伴生而来的概念术语,也都是机械的、冰冷的、丑陋的、桎梏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比如钢铁、水泥、硅胶、X线、氯化物、废气、原子能、硫化物、光污染、地震带、核打击……等等,等等,这样的词语无法入诗,也无法创造出诗意来。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诗人不能完全无视当下,也不可能完全与置身的时代文明不闻不问、不管不顾。过去常说诗人是时代的立法者,现在当然不必将诗人抬得那么高,但诗人应当张开眼睛打量身边的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诗人的作品怎么可能不表现这个时代呢,怎么可能不将时代的符号烙印在自己的诗歌中呢。所以,有责任感的诗人将无可避免地要面对那些机械的、冰冷的甚至是丑陋的词语。这对当代诗人来说,不啻是一种挑战,一种前景不可预料的、吃力不讨好的,极有可能是效果恰得其反的挑战。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总有诗人站出来,勇敢地接受挑战。但是,像红拴一样,勇敢地用一整本诗集来迎接挑战,却是不多见的。红拴属于英勇的前行者,在我心目中,他就是大勇者。一个大勇者,如果是深思熟虑后的前行,便同时也堪称大智者了。红拴也是大智者。因为,他是主动选择这样的创作,却又是十分的慎行,用四年时光迈出的步履,显得细致而又耐心。这些一点一点褪去的时光,照见了诗人红拴对诗艺的坚韧追求。他努力在没有诗意的地方,去发现诗意,在机械、冷漠的地方,去掘出温泉。这正是红拴最让人钦敬的地方,是红拴的诗歌最有魅力、最有价值的地方。

红拴努力的种子,结出的是颇美丽的花朵。试看看他所写的几首关于地震的诗,便可知端倪。“用断层的巨手颠倒乾坤/用断层的思想制造混沌/断层错动和回弹/崩断了人间和煦的琴弦”,这是写构造地震;“用深部岩浆活动的喉结/抛出 岩浆涌动和喷出的词汇/空虚的心/在惊悸中发出了/一次次撼天动地的颤动”,这是写火山地震。两诗相比较,可以看出,自然属性不同,诗人的联想也就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巧思,都用比喻,都处理得蕴藉而精致,仿若四两拨千斤,真是以巧胜拙。类似的还有许多,比如这首《平流层》,我很喜欢,喜欢它凭空生出的那么清雅的诗意。

懒懒地静卧云端

看见了红日

真切的笑脸

不想

说那多余的闲话

不想

用文绉绉的符号标点

且用臭氧的一个个网格

滤去

太空射来的一颗颗子弹

应该说,这部诗集具有史诗的元素,它对地学知识的全面勾勒,它的宏阔结构,它打开时的气势,都显示了它自身的分量。只不过,目前它仍属于史诗的雏形。因为,用诗歌形式全方位表现地质演变的历史,这是全新的、庞大的课题,需要更繁复精当的架构,更丰富多彩的内容,加上更细致的打磨才行。红拴用他的才华和努力,奉献出如此的华章,足以令人赞叹,相信假以时日,红拴定能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多具有独特魅力的优美诗篇,不仅让地学研究者乐于接受,而且会让更多的读者喜爱。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朱亚南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集诗意诗人
诗意地栖居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被耽搁的诗意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