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归海

2014-11-27 15:24王龙
今日文摘 2014年20期
关键词:松树山水阿姨

王龙

早在几年前,我就认识罗渊,但那时只是彼此打了个招呼,没有细谈。后来有一次,我去了罗渊的画室,喝茶,品画,聊了整整一个上午。

曾从警十六年的画家罗渊,外表儒雅,言谈谦和,形象英俊,但骨子里、画作里却透着十足的刚毅、自信和正能量。从他多年来创作的卷帙浩繁的國画作品当中,不难看到军人的痕迹。他笔下的山水、松树,绝不仅仅是自然,有生命,有担当,有浩然正气。如果夜深人静,和罗渊的作品相伴,甚至能听到画作中传来的心跳与呼吸。有一阵工夫,罗渊与来客说话,我站在一幅尚未收笔的新画前,稍一定神,便开始了一场对话。那张画中的奇松告诉我,做人要大气,要乐观向上,要孔武有力,要胸襟如海。

早就知道罗渊不仅仅作画,还写字赋诗。聊天途中,罗渊即兴挥毫,写了厚德载物四个遒劲的大字。望着力透纸背的墨迹,我深为罗渊的才气感慨。罗渊告诉我,年轻时,不论走在街上,或巡游于深山广刹,遇到好字,都要驻足观摩,在心中默写每一个笔画。抓住机会,他会专心练字,有时一写就是一个通宵。几十年下来,罗渊的书法已自成一体。

画如其人,其人如画。罗渊给人的印象,除了阳光,除了健康,还十分宽容。这里有个小插曲:我们要和罗渊合影,便请家中的阿姨帮忙。不料,这位阿姨竟然不会使用罗渊的手机拍照,一连几次都拍不成。罗渊耐心地教阿姨如何对焦,如何拍照,接连几次,终于拍好一张。

罗渊做人,一向孤单却不孤独。他有书作伴。早年的罗渊,以书为命。他十一二岁就开始读《三国演义》,后来便是《东周列国》、《三侠五义》、《水浒传》、《古文观止》无所不包。大量的阅读,令罗渊有了雄厚的才华底蕴。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对国画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相辅相成的,是如虎添翼的。罗渊能以戎马之身,从队伍庞大的中国画家中脱颖而出,文学自然功不可没。

罗渊对音乐也十分敏感,他喜欢自己沉浸在音乐中,随着优美或者凄婉的旋律,开放思路,开放每一个汗毛孔,开放灵魂。音乐如水,涤荡着内心的尘埃。罗渊的才气与灵感春风化雪一般,在宣纸之上潺潺流淌。

多年的勤奋积累,让罗渊充满了活力,他从不为创作资源烦恼。想画就画,涉猎广泛。他画山水,山水在宣纸上喷云吐雾;画松树,松树俨然是一个健美运动员,那种独有的肌理感令人痴迷。练书法,书法会变成罗渊的画眼,我亲眼看到一幅画上,罗渊在留白处纵横捭阖二十八个字:万般风雨奈松何,犹见苍针起绿波,百载千秋真本色,人间气魄此无多。可谓字字珠玑,深入骨髓。

许多年来,罗渊一直处在一种高度亢奋的创作状态。究其原因,无疑与他的天分有关。罗渊兴趣广泛,光是读书,便占去了他每天大量的时间,但读书与音乐,书法和写诗,都为罗渊增添了艺术功力。这种经历,也决定了罗渊势必大器晚成。思想与艺术成就的汇聚,令罗渊有了某种担当的能力。我思考良久,想到了四个字:拨云见日。

如果罗渊的每一种才华都是一条河,那么,当下的罗渊已是海纳百川,自成一家。无论是市场前景,还是艺术前景,我都看好罗渊。近几年,罗渊尘埃落定,放下了许多,每天只是不停地作画。选择性地应酬,封闭式地创作,冷眼审视自己的作品,同样冷眼审视自身。留下一腔热情,对创作,对家人,对亲朋好友,也对社会。罗渊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生活与艺术,都有无限广阔的前途。

罗渊期待的,是创作上的更大突破。他不遗余力地画,下笔狂放,不惜失败。他希望那种神来之笔,代表着自己超水平的成就。他怕一成不变,会让自己的作品老气横秋。

聊得多了,罗渊的期待也变成了我的期待。而我的期待却有所不同。

我期待罗渊能早一天拙蛹化蝶,早一天完成对社会的艺术渗透,真正形成一种冲击力,洪水一般,扫尽庸俗与世侩。

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信,你也信。

猜你喜欢
松树山水阿姨
我的“话痨”阿姨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爱在一湖山水间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老阿姨》剧照
松树
《山水》
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