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属性

2014-11-27 10:40孙珉

孙珉

摘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图片不仅是大众传播的新兴媒介力量,也是时下媒介与艺术交融的典型表达。本文从美学的角度解读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属性。具体对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审美的后现代性、交互性以及形成的审美共通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试图为网络新闻图片的传播和现代审美日常化的建构提供另一种维度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新闻图片;审美后现代性;审美交互性;审美共通感

中图分类号:J41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5-0132-05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新闻发布与扩散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新闻的生产、传播以及使用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新闻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多样性、开放性、流动性等特点正在悄然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态度。而网络新闻图片在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各大新闻网站的首页均被海量的图片占据。纵观网络新闻图片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特点,主要有信息直观明了、量大、易扩散、现场感强等。实际上,网络新闻图片除了这些显著的传播特性以外,它本身也是一种“新媒介艺术”,属于“传媒艺术”的范畴。通常的传媒艺术是指在电子科技传输的条件下,在大众传媒序列里艺术因素的概括。[1]18如以电视为载体的艺术表达:电视音乐、电视散文等。网络新闻图片则包含了以网络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它有十分明确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契合了当代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2]35。本文拟从美学的角度探讨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性。

一、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

审美日常化、生活化造就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

当代美学有一个备受争议的命题,即“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美学的范围从艺术问题扩展为日常生活、认识态度、媒介文化等[3]。图片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恰恰是反映了这种日益强化的审美趋势。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社会学和美学的趋势,深刻地说明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与审美需要的合流。“图像在人们的审美需要及其满足方面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在现如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大行其道,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和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以往的日常生活需要基本是衣食住行等……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多地还包括由符号和镜像印证的场域与身份的区隔。与此同时,人们的快感渴望也由以往较为单纯的生理层面变而为带有艺术和审美因素掺杂其中。电子媒介手段和数字化的艺术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2]36这里提到的图像是指凭借当代的大众传媒,通过电子等高科技手段大批复制生产出来的虚拟性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了网络新闻“图片”。

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就在审美主体(人)和审美客体(图)的特定的关系中产生。首先是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感知能力的变化——视觉成为人们审美最主要的方式。[2]39同时,感官刺激引起的“快感”成为普遍的审美趣味。由“快感”激发而来的审美体验往往伴随着“感性”的判断。当然,“感性”的方式里并未完全排斥“理性”的力量,只不过它往往会被感性的审美愉悦所掩盖。最后,当感性与理性取得一致,审美主体对客体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和判断,并形成审美经验。因此,审美主体从审美客体中获得审美愉悦和审美经验是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价值所在。如“郭美美的炫富系列图片”。网络上的炫富图层出不穷,但毫无疑问,郭美美的炫富图是最成功的,使其成为炫富女的领军人物。从审美价值上来看,郭美美的炫富图具有比较高的视觉感知力。她的图片都是美女加名车、名包、名裳、豪宅等组合。虽然多是自拍,但精心制作,效果出众。符合现代人追求“快感”的物质审美倾向。因此,在吸引眼球的同时,观赏者能够获得物质快感和审美愉悦。但真正让她众所周知的绝不是几张养眼的美女香车图,而是美女香车背后隐藏的“红十字会”背景。这个背景激起网友情感上对这个传统公益组织的质疑,甚至,当时很多人感觉情感受到了“伤害”。此时,感性与理性的审美体验同时发生作用,网友们一方面热衷于关注和欣赏郭美美发布的每一张图片,津津乐道其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在微博和郭美美互动,借助传播的交互作用,宣泄对这个事件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理性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网友们普遍渴望了解事情的真相。这个真相能够帮助作为审美主体的网友对作为客体的图片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和判断。最终由于各种原因网友们并没有获得“真相大白”,但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大部分网友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判断,即丑陋的和厌恶的。认定这个20岁女孩的“钱”来路不正,因此所有物质的美好都从道德伦理上给予否定。甚至产生对审美对象的悖论现象。郭的图片表现的越是富有,越是美丽,则观赏者的审美感受越是不悦、越是厌恶。

网络新闻图片体现的审美生活化是交织着欲望与功利心的审美,与康德提到的审美无利害(无功利)的传统美学观背道而驰。当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促成了这种新型的审美观念,在当代美学的建构中,以网络新闻图片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艺术正体现出蓬勃的活力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其审美价值对于我们建构当代美学的维度富有意义,同时,对于我们解读新媒介艺术的文化符号和社会心理也富有意义。

二、网络新闻图片审美的后现代性

网络新闻图片具有典型的后现代审美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消解与反叛

消解是后现代的关键词,主要是对美学意义上“距离”的消解。包括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受众与媒介的距离。“距离消解”后的网络新闻图片成为审美的对象,与现实合流。同时,网络作为无处不在的零距离媒介,消解了媒介与受众的距离。最终产生与现实交互、融入式的审美体验。反叛包括反权威、反深度、反理性等方面。网络新闻图片虽然是新闻事件的反映和报道,但通常代表权威性和有思想深度的东西反而会引发网民反感。最为典型的就是近些年网络上流行的“砖家”说和“叫兽”说。只要是针对某个新闻事件的专家教授说法在网络上往往引起一片质疑声。传统媒体所谓的权威说法和深度思考到网络上都不管用,越是权威越质疑,越有深度越厌恶,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倾向正是印证了这样的后现代性。endprint

(二)混杂与拼贴

混杂与拼贴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网络新闻图片内容和创作手法的混杂与拼贴。叙述某个事件时不仅使用事件现场的图片,同时还穿插有同类事件的图片、其它关联的图片等,甚至事件本身完全没有关系只是在情感上有共鸣的图片也会混杂在一起,渲染主观情绪。创作手法除了少数原创,大多是复制和拼贴。将别人拍摄的原始图片挪移、借用。其二,媒介本身也是混杂和拼贴的。除了网络新闻图片自身的混杂性,媒介载体的形式也是混杂和拼贴的。有些是网络与报纸的混杂,有些是网络与杂志的混杂,还有些是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介混杂。总之,如今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介的界限已经打破。更多呈现的是媒介的混杂与拼贴状态。尽管新闻图片强调抓拍和真实感,但混杂和拼贴依然成为了网络后现代审美的专用语言,在网络上蔚然成风。如网易新闻移动端广受关注的原创栏目“每日轻松一刻”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用户粘性,其最主要创作手法就是混杂与拼贴。虽是评说新闻,但无处不是挪移和借用,将各类人与事混杂模糊、复制拼贴,看似杂乱无章,但恰恰反映了后现代反理性、反中心,偶然性等审美气质,而这样的审美气质已经在网络上蔚然成风成为了艺术时尚。

不难发现,后现代性不仅是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气质,也是整个互联网的审美倾向,同时,它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特质,与我们今天的时尚与文化潮流息息相关。

三、网络新闻图片审美的交互性

审美的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的根本属性,也是网络新闻图片突出的美学特性。是它区别于其它传媒艺术的主要特质。

(一)审美主体(人)间的交互性

所谓“交互”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双向的效果及互为因果的关系。[4]149交互性,既是传播特性,也是新媒体艺术的根本特性。交互性质决定了网络新闻图片的制作者和欣赏者的身份互相转化,界限模糊。体现了审美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产生的双向效果。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制作者除了专业新闻记者以外,还有普通网民。尤其是突发新闻事件,基本上最先出现在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中的图片都是亲历者或是现场目击者制作的。热点新闻事件还会带来火爆的网友互动评论,网友的评论有针对图片或内容,也有针对别人观点。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深入参与事件本身之后,更多有价值的图片和内容被网民们采集、制作、扩散开来。这里,受众与传者的身份交叉重叠。所谓“全民编辑(记者)”就是现在网络新闻传播交互性的典型表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图片的接受者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和定制网络新闻图片,接受者表达出来的主观态度使得他们随时成为审美对象的创造者。同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新闻图片是可以无穷复制的状态,网民可以主观的、有倾向性的转发甚至增改修补,审美主体间没有明确的创造与接受的界限,审美创作者与欣赏者是彼此相互影响、不断互动的审美交互性存在。

(二)审美客体(新闻图片)与主体的交互性

借助于数字技术,审美客体即图片本身也带有与生俱来的交互性。首先,网络新闻图片是可以随时复制粘贴的电子拟像,便于转发和传播,审美主体对新闻图片的反馈、评判因此变得得心应手、操作简便。这大大激发了主客体的交互性。2013年雅安地震期间,四川师范大学一名男生抱着六台笔记本,背着三台单反相机,手里还提着一只小乌龟逃离宿舍的新闻图片迅速走红,短短十二个小时内被网民转发了几十万次,评论和留言达三万多条,这位拯救了全宿舍财产的黄昱舟同学被网民封为“中国好室友”,一时间风靡网络。这个事例一方面说明了网络上爆红的新闻图片往往是通过审美主客体间的人机交互作用实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审美主客体间的交互性得益于网络新闻图片本身具有的可以便捷地大量复制和粘贴的拟像性。其次,网络新闻图片的设计多采用组图,并带有图片导航的功能,往往是一张图片点击以后会打开相关多条新闻的链接。总之,网络中审美主客体的交互性是贯穿始终的,符合围绕审美主体(网民)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网络UI(用户界面)设计的主旨——提升用户体验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作为主体的网民自由下载或上传图片,便捷的转载或评判图片,这所有的操作都是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人机交互中。

(三)交互体验的审美特质

如前所述,网络新闻图片是一种新媒介艺术,那么,审美主体间的“交互性”以及审美主客体的“交互性”的审美意义是什么?笔者认为:意义主要体现在“交互体验”上。人与人的交互、人与计算机的交互,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在这些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感觉被称为“交互体验”[4]149网络新闻图片的交互体验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零距离审美”,即“距离消解”——强烈的视觉真实感和体验感。相对于传统美学强调的“距离审美”,这里的审美体验是“零距离”、融入式的。如“李天一强奸案”的网络新闻图片大部分都是网友们从李天一的家庭成员到成长经历到教育背景等各个方面去关注并收集的大量资料性图片,案件本身的图片很少。交互体验使原本新闻的观赏者融入新闻事件中来,成为事件的制造者。融入带来的体验感能够带给审美主体更多的情感认同。仿佛我们就是看着这个“小霸王”长大的人,恨铁不成钢,一时间网络上热议名人子女的教育问题。甚至,不乏名人现身说法,谈子女教育。网民们在交互体验中宣泄情感和思想,并获得审美认同感。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距离消解”、过于相近会产生强烈的“雾视效果”。这里的雾视效果是指距离感的消解,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融入,使得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与区别变得难以辨别。[1]19“这种审美方式表明了与客体的直接融合,通过表达欲望来投入到直接的体验之中。的确,它具有解除情感控制的发展能力,它指导审美主体本身裸露在客体能够表现出来的一切可能的直观感应面前。”[5]雾视审美的结果就是主观和情感占了上风,失去了对待一条社会新闻应有的理性客观态度,使得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偏离真实和客观的危险,审美主体解除了情感控制,完全根据欲望、情感需要和直观性做出审美判断。endprint

交互体验能够为借助网络的新媒介艺术的创作带来新思考并能启发创作灵感。从审美的本质来看,好的网络新闻图片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即情感表达、交流的基本需要。能够反映和表现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具体来说,在内容上真实反映社会日新月异的进程,在艺术上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气质。然而,另一方面,交互体验也会解除人们情感的控制,抛弃理性精神,追求个体欲望与情感的释放。

四、网络新闻图片审美的共通感

网络传播中,审美共通感是个体间共鸣的天然“集体无意识”。审美共通感即认同感,是个体超越自我界限而与他人沟通理解的需求,是社会交往的基础。[6]11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共通感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普遍存在。在经过当代高科技传媒语境和后现代艺术审美等文化理论的冲击后, 共通感富有了更丰厚的传播学内涵。[7]99与审美共通感密切关联的是审美交往。

网络化、审美化的现实生活提示人们重新反思审美交往的特征。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交往要求更深度的身体沉浸和话语创造,是行动式而不是静观式;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旁观者;是主体间性(对话交往)而不是主体性(霸权支配)。[7]100也就是说,这种审美交往有三个特点:其一、主观参与性。积极主动的参与交往是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世界相对自由,网民能够在这里找到释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渠道,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网民总是乐于抢占“沙发”来发表评论;也乐于在事件现场第一时间发表图片制造话题。总之,网络上自由开放的态度和网民对审美交往的渴望促使了交往总是积极主动的发生。网络新闻图片正是激起网民积极参与的媒介。其二、对话性。网络审美交往是对话性的。网络提供了相对传统媒体更为平等的交往平台——即对话式交往。而不是话语权被剥夺被支配的单方霸权式。交往双方的地位和话语权相对平等,任何一个网民都能够成为发言者和传播者,因此,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形态。建立了对话式的,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形态。其三、从众性。从众性是审美共通感达成的结果,即我们通常说的“随大流”。心理学上的从众是个体朝着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而变化的心理影响。从审美上来看,则是审美共通感起了作用。网络新闻图片作为主体间审美交往的中介,沟通了个体的感性经验。建构了某种共通的情感、趣味与审美风格的“审美共通感”。可见,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共通感是基于审美交往上述特征的基础,通过交往来完成从个人趣味到大众风尚的“共通感”。如网络上蔚然成风的“审丑”潮,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到后来的凤姐、干露露等。一张张媚俗甚至是“丑”的图片,被网友们看作是一场场视觉盛宴,争相释放审美情感,甚至出现了大量追随者和粉丝团,成名后的“丑”星们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和新闻的热点,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全民造星”运动。从审美交往来说,主体间性的对话决定了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是大众化审美,审美共通感使得个体更多的迎合群体的共性,现代个体带着热烈的渴望去寻求“族类共在”,结果却是一再拉低美与艺术的底线。同时,不断媚俗化的审美经验又将影响更多人的审美判断。因此,大众艺术与文化就在寻求这样的“共通感”中堕落。

有关审美共通感与中国当代社会的研究中,有学者这么说:“当代中国已愈来愈进入西方现代化社会的框架中……然而,中国人则已失去了昔日单位所有制的伦理乃至心灵交往依托机制,崇高的理想信仰已在商品化社会存在中趋于“世俗化”……与上述精神信仰与伦理衰微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中国人在前所未有的审美文化聚会中保持着狂热而密切的身体与心灵的融合。……我们可以体验到现代人信仰升华、伦理交往与审美情感的心理能量的巨量规模与激烈程度,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现代性“心速”的急剧,以及相应平衡舒解机制的匮乏……然而,它们都缺乏个体审美心灵的自由默契……而有其商业资本、传媒、权力集团操控背景。在此背景下,渴望走出孤独而体验族类共在的现代个体,却恰恰成为无个性的大众原子。[6]11”

五、结语

在这个审美泛化的时代里,网络新闻图片的审美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审美性只是网络新闻图片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维度,作为新闻的一种表达,网络新闻图片的第一属性依然是它的真实性,即时、真实是最为根本的特性。可见,如果把它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演进的典型表达方式之一,那么它所担负的文化使命是多维的。实际上,在网络新闻图片的制作上,大部分的初衷都不是给人艺术、审美的感受,而是在于通过这些鲜活的“新闻图片”表现或政治、或经济、或伦理的解读。审美的价值在多数情况下只是附加存在,仿佛可有可无。但如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样的审美体验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时下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方式日益“图片化”、“便捷化”,可以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移动媒体因在此方面表现出众而成为新宠。当我们被大量“图片”包围,当我们通过这些“图片”来解读这个世界的变化,我们无法对它身上所赋予的审美性、文化性、社会性视而不见。这些附加在其身上的特性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现实和文化温度。

参考文献:

[1]张晶.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J].现代传播,2009(1):18-19.

[2]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J].文学评论,2006(4):35-39.

[3]彭锋.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2011(11):63-65.

[4]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11.

[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尤西林.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J].文艺研究,2008(3):11-17.

[7]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J].现代传播,2007(4):99-100.

Study on Aesthetic Properties of Net News Pictures

SUN Mi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media era, net news pictures are not only new media power of mass media, but also typical blending of contemporary media and ar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esthetic properties of net news pic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and th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aesthetic value, post-modernity, interaction and common sense of net news pictur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point of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esthetic routinization of net news pictures.

Keywords:net news pictures; aesthetic postmodernity; aesthetic interaction; aesthetic common sense

(责任编辑:余树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