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品牌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着力点

2014-11-26 18:50胡柳波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湖北省发展现状

胡柳波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湖北省的经济品牌发展现状,接着详细概括了湖北品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湖北省的经济品牌发展实际,探讨了其发展模式,最后总结出了湖北品牌未来发展的着力点。以期为湖北省的经济品牌发展提供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湖北省;品牌经济;发展现状;未来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2-0135-02

1 湖北品牌发展现状

1.1 著名精品名牌总数大幅增加

以我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为例,见表1,可以清晰看到,从1997年我省获得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东风”到2010年的“福满门”、“天峡”、“土老憨”等12个驰名商标,我省驰名商标总数已经累计达到50个,居全国第13位,并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大踏步跨越。

1.2 著名品牌分布城市越来越广

随着我省经济持续良好发展,我省更多城市和地区拥有驰名商标,而且精品名牌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并展现出其勃勃生机和活力,成为带领当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见表2。

1.3 著名品牌分布行业越来越多

我省精品名牌的行业分布呈现发散态势,覆盖的行业越来越广,从传统优势行业汽车及配件、服装、化工制造业,到向食品、木材等加工制造业,再到新能源、医药等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再到建筑业、科研领域,逐步呈现出鲜花开遍各个行业的繁荣景象,产品附加值越来越大。绝大部分精品名牌集中在我省的传统优势行业——制造业45个,其中23个属于重工业,有18个在轻工业,说明我省在日用消费品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1.4 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

正是武钢、东风、马应龙、湖北中烟等众多明星企业的20个驰名商标,奠定了武汉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了武汉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宜昌发展品牌经济,初步建设成为了“品牌城市”,“宜化”、“枝江”、“稻花香”、“土老憨”、“采花”、“萧氏”等一批知名本土品牌功不可没,产品产值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0%。在襄阳,“骆驼”、“隆中”、“霸王醉”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商标和农产品商标,成为襄樊工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中坚力量。在荆门,“国宝”、“洋丰”、“金龙泉”等知名品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纽带作用,为该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循环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湖北的精品名牌方阵,有力地提升了湖北的综合经济实力,树立了良好繁荣的对外形象,大幅度地营销了荆楚大地的知名度。在中部乃至在全国,“湖北制造”的影响力大大提升,推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了经济产业结构,提升了企业公信力和企业形象,使得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支点作用越发明显。

2 湖北品牌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2.1 全国性的知名品牌数量比较少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省品牌经济发展还显得很不够。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有进一步被拉大的趋势。我们仍然以驰名商标为例。我省驰名商标总数位列全国第13位,反映了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一些省份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发展不够,全省现有驰名商标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占全国驰名商标总数的比重仅为2%。这些差距清楚地说明,直至今天,我省驰名商标数量与我省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明显以及中部崛起支点作用还很不相适应。我省全国知名品牌数量还很少,培育基础还比较薄弱。

2.2 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

我省注册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山区县市很少。省会武汉“一头独大”,传统经济强市宜昌拥有9个,与之相比,其他地区明显偏少,至今恩施州还没有获得驰名商标,尚未实现零的突破。湖南驰名商标覆盖了13个地市、安徽13个地市、河南14个地市,而我省只有11个城市或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这种差距就更加明显。

2.3 行业发展不均衡

我省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产品,主要分布在装备业、化工产品、医药、食品等传统制造业等领域,而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物流、教育等具有经济未来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亟待突破。另外,我省消费类和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势头虽然不错,但至今在全国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很少。

2.4 附加值不高

湖北名牌主要分布在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产品附加值自然很低;光电子信息、生物、环保、消费电子、物流等新兴产业或服务业等领域,附加值很高,但至今我省在全国影响力强的知名品牌很少。

2.5 竞争力强的名牌少

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中部省份相比较,我省明显缺乏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名牌。而且,就是在具有传统优势的湖北农副产品领域,油菜、淡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几年居全国第一,出口创汇额在全省农产品出口中位居第二,但能在全国叫得响品牌更少。

2.6 规模不够大

除了武钢、东风、湖北中烟、华新水泥等少数几个企业以外,其他明星企业规模明显偏小。以淡水产品为例,大部分水产品未经加工,湖北省水产品加工能力87万t,加工量52.5万t,加工量不到水产品总量的15%,绝大部分直接以活鲜产品销往市场。而且有资料数据显示,沿海一带水产品加工吨值达2万元以上,而我省水产品加工吨值在1万元左右。缺乏具备深加工能力的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是湖北省渔业发展的一大短板,与淡水生产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目前,全省水产加工企业214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不到40家,年产值过2亿元的仅3家,产值过5亿元、10亿元的企业仍是空白,尤其缺乏像江苏“雨润”、内蒙古“蒙牛”、“伊利”等那样带动能力强的巨头企业。虽有湖北天峡等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发了淡水鱼胶原蛋白、小龙虾甲壳盐酸盐和鲟鱼软骨素等新产品,但尚未形成规模优势。endprint

3 品牌发展模式

3.1 自主品牌模式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我省许多企业完全具备创造品牌的能力,有能力从低成本价格扩张模式转向品牌竞争模式,关键在于有没有自信心、耐力、动力。

3.2 兼并重组模式

行业内具有明显优势的龙头企业,在企业自愿的情况下,通过政策引导,采取兼并或收购形式,做大做响知名品牌。

3.3 控股模式

对在一定区域内各有优势的企业群体,采用领军龙头企业通过资金、品牌等入股,形成紧密型企业集群。

3.4 品牌联合模式

对企业实力均衡的区域,通过组建产业协会,共同使用同一主品牌。两个以上的企业或品牌拥有不同的关键资源,各方的目标市场要相同或相近。品牌联合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联合体内的各成员以较少费用获得较大的营销效果,有时还能达到单独营销无法达到的目的。

3.5 品牌集群模式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品牌日益活跃。其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区域品牌集群,是区域产业集群的进化体,而且这些年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培育产业集群品牌,就是通过在集群内部引导创牌形成品牌集群,利用群体效应打造区域品牌,使集群内企业在产品品牌与区域品牌融合互动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集群从产品经营、资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过渡,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从我省实际出发,品牌集群还显得势单力孤。众多行业从单一的产品品牌逐步延伸至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集群品牌是“品牌湖北”的努力方向。

4 湖北品牌发展的着力点

未来要实现湖北品牌经济快速发展,持续提高湖北工业化水平,关键是品牌经济这副“名片”要闪亮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在我省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主要地位,因此需要我们把制造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①在传统制造业方面,正是由于武钢、武重、武船、武锅等重工业制造企业,造就了湖北的老工业基地。但是,与之非常不相适应的是,在此领域我省却还没有出现驰名商标集群。反观以前重工业制造比我省落后的湖南,却初步形成了“中联”、“浦沅”、“三一”、“山河智能”等这样的专用设备制造业驰名品牌集群。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武汉——十堰的汽车业走廊和荆门——潜江的石油化工业走廊,但却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产业链品牌集群。很显然,使传统制造业领域开出品牌集群之花,形成规模,有所突破,将是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

②在轻工业制造领域,我省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实现销售产值超千亿元。在这两个制造领域,我省有一些著名品牌,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还只是区域性强势品牌,没有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强势品牌,缺乏像“三全”、“思念”以及“雅戈尔”、“杉杉”等这样全国知名的消费类品牌。因此下一步要着力培育一批消费型的品牌,进一步优化品牌结构,提升品牌层次,进一步带领农村经济发展。

③在武汉·中国光谷的引领下,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为主体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群。但在高新技术领域,我省还少有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得响的优秀品牌。微软、英特尔、IBM等品牌之所以稳居世界前列,关键就在于多年来始终坚持恪守品牌建设,坚守核心价值,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使得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相辅相承,确保了企业品牌资产的增值,而品牌价值的增值又促使企业销售变得相对容易,形成了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重视驰名商标的国内外认证,为企业争创国际名牌打下牢固的基础。

④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看,第三产业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占据绝对地位。随着我省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从现在起,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出一批路人皆知的服务品牌。基于我省的产业现状、特色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需要,现代服务业品牌建设大致有三个重点方向:一是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品牌,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二是重点培育绿色环保的新兴服务业品牌,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创意产业、出版业等;三是重点提升直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传统服务业品牌,包括商贸零售、餐饮娱乐住宿、农村服务等。

总之,当这些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走过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之时,就能把新品牌培育和我省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向品牌经济跨越式发展,避免缺少自主品牌将导致产业空心化的发展“陷阱”。

参考文献:

[1] 王达.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现状及品牌提升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湖北省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取缔1136座非法矿山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