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耀艺+戴延清
一、问题的产生——“不安分”引发的思维躁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问过这么一个问题:
问题:三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这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平面很容易得出本题的解:三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8个区域.笔者突然有一种“不安分”的想法:如果是四个平面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呢?花了一些功夫笔者才得出答案,四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15个区域.那么五个平面、六个平面,甚至更多的平面呢,至多能把空间分成多少区域呢?靠空间想象力想象出模型来解决这一类问题,显然不可能.
至此笔者将问题一般化,得到以下变式题:
题目1: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上面这个问题呢?经过一番探索,笔者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灵感与思路,现细细道来,以飨读者.
二、问题的解决——“不走寻常路”的“退维”思想
我们先撇开这个问题,转而研究较为简单的类型题——不走寻常路.
从题目1产生较为简单的类型题,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退维.
退一维,得到:题目2: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还不够简单,再退一维,得到:题目3: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几段?
题目3已经够简单了,接下来,我们从题目3入手,寻求题目1的解决方法.解题过程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知识1数列{an}满足an+1-an=bn,若数列{bn}是一个k-1阶等差数列,则数列{an}是k阶等差数列.
知识2k阶等差数列通项公式:f(k,n)=f(k,0)C0n+f(k-1,0)C1n+…+f(0,0)Ckn=ki=0f(k-i,0)C1n (其中f(k,n)即是k阶数列第n项).
1.题目3的解决.
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几段?
解析设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成f(n)段.观察: f(1)=2,f(2)=3,f(3)=4,f(4)=5.
猜想:{f(n)}是一个1阶等差数列.
因为f(1,n)=1i=0f(1-i,0)Cin,f(1-i,0)=1(i=0,1),
∴f(n)=C0n+C1n=n+1.
所以, 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n+1段.
2.题目2的解决.
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解析设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g(n)部分.观察:g(1)=2,g(2)=4,g(3)=7,g(4)=11
猜想:{g(n)}是一个2阶等差数列.
因为f(2,n)=2i=0f(2-i,0)C1n,f(2-i,0)=1(i=0,1,2),
∴g(n)=C0n+C1n+C2n=12n2+12n+1.
所以,n条线至多能把平面分割成12n2+12n+1个部分.
先来一个1阶等差数列,再来一个2阶等差数列,接下来会不会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呢?从上面两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似乎发现了某种规律,请接着往下看.
3.题目1的解决.
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解析n个平面就能把空间分割得最多区域.设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成h(n)个区域.
观察:h(1)=2,h(2)=4,h(3)=8,h(4)=15.
猜想3:{h(n)}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
简证:n-1个平面至多可以把空间分成h(n-1)个区域,再增加一个平面的时候,这个平面与前n-1个平面都相交,得到n-1条交线,要使得所增加的区域达到最多,则这n-1条交线就要把新增加的平面分割得到最多区域,可知增加的最大区域数为g(n-1)个.所以h(n)=h(n-1)+g(n-1),由题目2可知{g(n-1)}是一个2阶等差数列,由知识2知{h(n)}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
果然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接下来问题就好办了.
因为f(3,n)=3i=0f(3-i,0)Cin,f(3-i,0)=1(i=0,1,2,3),∴h(n)=C0n+C1n+C2n+C3n=16n3+56n+1.
所以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16n3+56n+1个区域.
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个猜想:
猜想:设n个k-1维超平面至多能把k维空间分割成t(n)个区域,则{t(n)}是一个k阶等差数列(k≥1,k∈N*),且t(n)=C0n+C1n+C2n+…+Ckn=ki=0Cin.
证明:对k值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ⅰ)当k=1时,由题目1知结论成立.
(ⅱ)假设当k=r(r≥2)时,n个r-1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维空间分割成y(n)个区域,{y(n)}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 则当k=r+1(r≥2)时,设n个r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1维空间分割成z(n)个区域. 则n-1个r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1维空间分割成z(n-1)个区域,再增加一个r维超平面时,这个r维超平面与前n-1个r维超平面都相交,得到n-1条r-1维超直线,要使得所增加的区域达到最多,则这n-1条r-1维超直线就要把新增加的r维超平面分割得到最多区域,于是增加了y(n-1)个区域,∴z(n)=z(n-1)+y(n-1).由假设可知其中{y(n-1)}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由推论便知{z(n)}是一个r+1阶等差数列.
综合(ⅰ)(ⅱ)猜想得证.
三、解题之感悟
数学上有些问题的求解,十分繁琐,甚至无法解决,这时,我们不妨“退一步海阔天空”,采用“退维”的思想,构造出新的模型,通过探索新模型的解法,获得一些解题规律,这样有时能够使得原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迅速获解.
数学就是一个大花园,不安分的思想若能成为一颗种子,既可让花园繁花似锦也能使花园杂草丛生.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解题的规律,抓住数学的真谛.
一、问题的产生——“不安分”引发的思维躁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问过这么一个问题:
问题:三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这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平面很容易得出本题的解:三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8个区域.笔者突然有一种“不安分”的想法:如果是四个平面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呢?花了一些功夫笔者才得出答案,四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15个区域.那么五个平面、六个平面,甚至更多的平面呢,至多能把空间分成多少区域呢?靠空间想象力想象出模型来解决这一类问题,显然不可能.
至此笔者将问题一般化,得到以下变式题:
题目1: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上面这个问题呢?经过一番探索,笔者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灵感与思路,现细细道来,以飨读者.
二、问题的解决——“不走寻常路”的“退维”思想
我们先撇开这个问题,转而研究较为简单的类型题——不走寻常路.
从题目1产生较为简单的类型题,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退维.
退一维,得到:题目2: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还不够简单,再退一维,得到:题目3: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几段?
题目3已经够简单了,接下来,我们从题目3入手,寻求题目1的解决方法.解题过程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知识1数列{an}满足an+1-an=bn,若数列{bn}是一个k-1阶等差数列,则数列{an}是k阶等差数列.
知识2k阶等差数列通项公式:f(k,n)=f(k,0)C0n+f(k-1,0)C1n+…+f(0,0)Ckn=ki=0f(k-i,0)C1n (其中f(k,n)即是k阶数列第n项).
1.题目3的解决.
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几段?
解析设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成f(n)段.观察: f(1)=2,f(2)=3,f(3)=4,f(4)=5.
猜想:{f(n)}是一个1阶等差数列.
因为f(1,n)=1i=0f(1-i,0)Cin,f(1-i,0)=1(i=0,1),
∴f(n)=C0n+C1n=n+1.
所以, 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n+1段.
2.题目2的解决.
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解析设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g(n)部分.观察:g(1)=2,g(2)=4,g(3)=7,g(4)=11
猜想:{g(n)}是一个2阶等差数列.
因为f(2,n)=2i=0f(2-i,0)C1n,f(2-i,0)=1(i=0,1,2),
∴g(n)=C0n+C1n+C2n=12n2+12n+1.
所以,n条线至多能把平面分割成12n2+12n+1个部分.
先来一个1阶等差数列,再来一个2阶等差数列,接下来会不会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呢?从上面两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似乎发现了某种规律,请接着往下看.
3.题目1的解决.
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解析n个平面就能把空间分割得最多区域.设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成h(n)个区域.
观察:h(1)=2,h(2)=4,h(3)=8,h(4)=15.
猜想3:{h(n)}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
简证:n-1个平面至多可以把空间分成h(n-1)个区域,再增加一个平面的时候,这个平面与前n-1个平面都相交,得到n-1条交线,要使得所增加的区域达到最多,则这n-1条交线就要把新增加的平面分割得到最多区域,可知增加的最大区域数为g(n-1)个.所以h(n)=h(n-1)+g(n-1),由题目2可知{g(n-1)}是一个2阶等差数列,由知识2知{h(n)}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
果然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接下来问题就好办了.
因为f(3,n)=3i=0f(3-i,0)Cin,f(3-i,0)=1(i=0,1,2,3),∴h(n)=C0n+C1n+C2n+C3n=16n3+56n+1.
所以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16n3+56n+1个区域.
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个猜想:
猜想:设n个k-1维超平面至多能把k维空间分割成t(n)个区域,则{t(n)}是一个k阶等差数列(k≥1,k∈N*),且t(n)=C0n+C1n+C2n+…+Ckn=ki=0Cin.
证明:对k值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ⅰ)当k=1时,由题目1知结论成立.
(ⅱ)假设当k=r(r≥2)时,n个r-1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维空间分割成y(n)个区域,{y(n)}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 则当k=r+1(r≥2)时,设n个r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1维空间分割成z(n)个区域. 则n-1个r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1维空间分割成z(n-1)个区域,再增加一个r维超平面时,这个r维超平面与前n-1个r维超平面都相交,得到n-1条r-1维超直线,要使得所增加的区域达到最多,则这n-1条r-1维超直线就要把新增加的r维超平面分割得到最多区域,于是增加了y(n-1)个区域,∴z(n)=z(n-1)+y(n-1).由假设可知其中{y(n-1)}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由推论便知{z(n)}是一个r+1阶等差数列.
综合(ⅰ)(ⅱ)猜想得证.
三、解题之感悟
数学上有些问题的求解,十分繁琐,甚至无法解决,这时,我们不妨“退一步海阔天空”,采用“退维”的思想,构造出新的模型,通过探索新模型的解法,获得一些解题规律,这样有时能够使得原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迅速获解.
数学就是一个大花园,不安分的思想若能成为一颗种子,既可让花园繁花似锦也能使花园杂草丛生.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解题的规律,抓住数学的真谛.
一、问题的产生——“不安分”引发的思维躁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问过这么一个问题:
问题:三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这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平面很容易得出本题的解:三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8个区域.笔者突然有一种“不安分”的想法:如果是四个平面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呢?花了一些功夫笔者才得出答案,四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15个区域.那么五个平面、六个平面,甚至更多的平面呢,至多能把空间分成多少区域呢?靠空间想象力想象出模型来解决这一类问题,显然不可能.
至此笔者将问题一般化,得到以下变式题:
题目1: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上面这个问题呢?经过一番探索,笔者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灵感与思路,现细细道来,以飨读者.
二、问题的解决——“不走寻常路”的“退维”思想
我们先撇开这个问题,转而研究较为简单的类型题——不走寻常路.
从题目1产生较为简单的类型题,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退维.
退一维,得到:题目2: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还不够简单,再退一维,得到:题目3: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几段?
题目3已经够简单了,接下来,我们从题目3入手,寻求题目1的解决方法.解题过程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知识1数列{an}满足an+1-an=bn,若数列{bn}是一个k-1阶等差数列,则数列{an}是k阶等差数列.
知识2k阶等差数列通项公式:f(k,n)=f(k,0)C0n+f(k-1,0)C1n+…+f(0,0)Ckn=ki=0f(k-i,0)C1n (其中f(k,n)即是k阶数列第n项).
1.题目3的解决.
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几段?
解析设n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成f(n)段.观察: f(1)=2,f(2)=3,f(3)=4,f(4)=5.
猜想:{f(n)}是一个1阶等差数列.
因为f(1,n)=1i=0f(1-i,0)Cin,f(1-i,0)=1(i=0,1),
∴f(n)=C0n+C1n=n+1.
所以, 个点至多能把直线分割成n+1段.
2.题目2的解决.
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解析设n条直线至多能把平面分成g(n)部分.观察:g(1)=2,g(2)=4,g(3)=7,g(4)=11
猜想:{g(n)}是一个2阶等差数列.
因为f(2,n)=2i=0f(2-i,0)C1n,f(2-i,0)=1(i=0,1,2),
∴g(n)=C0n+C1n+C2n=12n2+12n+1.
所以,n条线至多能把平面分割成12n2+12n+1个部分.
先来一个1阶等差数列,再来一个2阶等差数列,接下来会不会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呢?从上面两题的解题过程中,我们似乎发现了某种规律,请接着往下看.
3.题目1的解决.
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几个区域?
解析n个平面就能把空间分割得最多区域.设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成h(n)个区域.
观察:h(1)=2,h(2)=4,h(3)=8,h(4)=15.
猜想3:{h(n)}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
简证:n-1个平面至多可以把空间分成h(n-1)个区域,再增加一个平面的时候,这个平面与前n-1个平面都相交,得到n-1条交线,要使得所增加的区域达到最多,则这n-1条交线就要把新增加的平面分割得到最多区域,可知增加的最大区域数为g(n-1)个.所以h(n)=h(n-1)+g(n-1),由题目2可知{g(n-1)}是一个2阶等差数列,由知识2知{h(n)}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
果然是一个3阶等差数列,接下来问题就好办了.
因为f(3,n)=3i=0f(3-i,0)Cin,f(3-i,0)=1(i=0,1,2,3),∴h(n)=C0n+C1n+C2n+C3n=16n3+56n+1.
所以n个平面至多能把空间分割成16n3+56n+1个区域.
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个猜想:
猜想:设n个k-1维超平面至多能把k维空间分割成t(n)个区域,则{t(n)}是一个k阶等差数列(k≥1,k∈N*),且t(n)=C0n+C1n+C2n+…+Ckn=ki=0Cin.
证明:对k值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ⅰ)当k=1时,由题目1知结论成立.
(ⅱ)假设当k=r(r≥2)时,n个r-1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维空间分割成y(n)个区域,{y(n)}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 则当k=r+1(r≥2)时,设n个r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1维空间分割成z(n)个区域. 则n-1个r维超平面至多能把r+1维空间分割成z(n-1)个区域,再增加一个r维超平面时,这个r维超平面与前n-1个r维超平面都相交,得到n-1条r-1维超直线,要使得所增加的区域达到最多,则这n-1条r-1维超直线就要把新增加的r维超平面分割得到最多区域,于是增加了y(n-1)个区域,∴z(n)=z(n-1)+y(n-1).由假设可知其中{y(n-1)}是一个r阶等差数列.由推论便知{z(n)}是一个r+1阶等差数列.
综合(ⅰ)(ⅱ)猜想得证.
三、解题之感悟
数学上有些问题的求解,十分繁琐,甚至无法解决,这时,我们不妨“退一步海阔天空”,采用“退维”的思想,构造出新的模型,通过探索新模型的解法,获得一些解题规律,这样有时能够使得原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迅速获解.
数学就是一个大花园,不安分的思想若能成为一颗种子,既可让花园繁花似锦也能使花园杂草丛生.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解题的规律,抓住数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