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的对比分析

2014-11-26 11:09王绍飞麦迪尼亚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六角形正常人维吾尔族

丁 琳 王绍飞 麦迪尼亚

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为一类常伴发青光眼的系统性、特发性疾病,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由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存在种族差异〔1〕(前期研究发现50~69岁维吾尔族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汉族人群〔2〕),我们又地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为了解剥脱综合征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同时避免种族因素的影响,我们以50~69岁的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为对象,观察其与同民族正常人群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到2012年12月间在我院拟行白内障手术的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40例40只眼,剥脱综合征病程(自诊断之日起计算)>5年且≤15年;年龄50~69岁,男21例21只眼,女19例19只眼;眼压≤30 mmHg(1 mmHg=0.133 kPa),其中<21 mmHg者28例,另外12例患者伴发青光眼,眼压21~30 mmHg;白内障未熟期;排除眼内手术、眼外伤、眼内炎等影响角膜内皮形态的病例。同期收集常规体检的维吾尔族正常人40例4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除部分患者伴有早期和未熟期的白内障外,不伴有其它眼部疾病,年龄50~69岁,男21例21只眼,女19例19只眼。

1.2 诊断标准

剥脱综合征的诊断标准〔3〕264:灰白色鳞样物质沉积于晶状体前表面是重要的诊断体征,剥脱物质可呈现于虹膜,瞳孔缘,角膜内皮,前房角,晶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

1.3 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细胞仪(TOPCON SP3000P)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的比例。记录方法:使用角膜内皮细胞仪对角膜中央区进行拍照,每只眼连续拍照2~3次,选择每屏细胞数据大于90个以上者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计算机自动分析。所有检查均由熟练的操作者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 623.27±388.52)mm-2, 范围 2 032~3 228 mm-2;剥脱综合征组细胞密度为(2 306.36±383.13)mm-2,范围 1 843~2 876 mm-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剥脱综合征组的六角形细胞比例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见下表。

表 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及同族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比较(±s)

表 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及同族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比较(±s)

注:两独立样本t检验

?

3 讨论

角膜内皮细胞位于角膜最内层,为单层细胞,其结构、数量和生理功能是维持角膜透明的必要因素〔3〕174。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随年龄变化而改变,总体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增大,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增大,以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减少的趋势。常用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的比例来观察、评价内皮细胞的功能。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性别、眼别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4〕,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存在种族和地域的差异〔1〕。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我们曾对 50~79岁年龄段汉族和维吾尔族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50~79岁年龄段汉族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维吾尔族的高〔2〕。为了避免种族差异的影响,本研究纳入的剥脱综合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均为维吾尔族。

剥脱性综合征的剥脱物表现为灰白或蓝白色无定形蛋白质碎屑物,不仅见于晶状体前囊,还可见于有基底膜的其他眼组织上,如悬韧带、角膜、虹膜、睫状体、前玻璃体面以及眼球外的某些组织,如结膜血管及近眼球后极部的眶组织中。1917年Lindberg首先描述这些慢性青光眼的瞳孔缘碎屑物质的沉着,并揭示此沉着物部分来源于剥脱的晶状体前囊,经组织化学证明,晶状体前囊的碎屑物不同于晶状体囊膜,且病变未累及晶状体囊膜,因而提出假性剥脱,以区别于高温下吹玻璃工人的晶状体囊的真性剥脱,命名以“剥脱综合征”。

剥脱综合征发生或未发生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但为了尽量避免眼压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我们在选择病例时去除了眼压大于30 mmHg的病例。文献报道〔6〕剥脱综合征是白内障手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的一个危险因素,白内障手术后1个月时剥脱综合征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18.1%,而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11.6%,故选择受检者时排除了眼内手术、眼外伤、眼内炎等可能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对象。

剥脱综合征对角膜内皮细胞是有影响的,原因可能与剥脱综合征患者的血-房水屏障破坏有关,有文献报道剥脱综合征患者的房水闪辉显著增强,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降低与房水闪辉的程度是成正比的〔5〕。可能是剥脱综合征发病率较低的缘故,国内未见关于剥脱综合征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研究的文献。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并不少见,为此我们能够收集到足够的病例进行相关的研究。本研究中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306.36±383.13)mm-2,而维吾尔族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623.27±388.52)m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外文献报道〔7〕剥脱综合征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正常人低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剥脱综合征患者六角形细胞比例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8〕,但本研究中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六角形细胞的比例为0.48±0.14,维吾尔族正常人六角形细胞的比例为0.56±0.12,也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正常人低。但目前关于剥脱综合征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1]Sheng H,Bullimore MA.Factors affecting corneal endothelial morphology[J].Cornea,2007,26(5):520-525.

[2]王绍飞,刘黎明,丁琳.维吾尔族及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分析 [J].农垦医学,2011,33(6):198-199.

[3]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Niederer RL,Perumal D,Sherwin T,et al.Age 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normal human cornea:a laser scanning 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 study[J].Br J Ophthalmol,2007,91(9):1165-1169.

[5]Wang L,Yamasita R,Hommura S.Corneal endothelial changes and aqueous flare intensity in 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e[J].Ophthalmologica,1999,213(6):387-391.

[6]Kaljurand K,Teesalu P.Exfoliation syndrome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loss in cataract surgery[J].Ann Ophthalmol(Skokie),2007,39(4):327-333.

[7]Inoue K,Okugawa K,Oshika T,et al.Morphological study of corneal endothelium and corneal thickness in 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e[J].Jpn J Ophthalmol,2003,47(3):235-239.

[8]Quiroga L,Lansingh VC,Samudio M,et al.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nd 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J].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2010,38(5):449-455.

猜你喜欢
六角形正常人维吾尔族
Nü Perspectives
为什么雪花大都是六角形?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双道超声心动图对正常人等容舒张期时相划分的研究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
为什么蜂窝是六角形的?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