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丰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那么怎样精细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问题设计要趣味化拟人化、有针对性、有渐进性、有探究性、有挑战性、贴近生活。教师要锤炼语言,服务问题的提问。激发兴趣,引领思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架起沟通的桥梁,数学课堂扎实有效,用问题诠释数学之美。
问题设计应趣味化拟人化
例如,笔者在讲“认识圆”这一节时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平面图形中最美的一位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吗?她为什么是最美的呢?就是因为她有自己独特的特征,那么她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自学课本56页内容,发现特征的同学请用最好听的声音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这样设计赋予圆以生命,让学生感到数学课堂就像是跟一位好朋友做游戏一样有趣。这样怎能不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具体表达清楚。要让学生知道提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回答。问题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提提出的问题,他就会把问题当成对自己的威胁,逐渐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反之,问题设计没有一定难度,学生不做思考就能答出,那就失去了挑战性,降低学生能力。所以提问题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问题设计要有渐进性
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环环相扣,能贯穿本节课的始终,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例如笔者在讲“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节时这样设计问题:①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②百分数怎样读写呢?③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这样层层设问,层次分明,不仅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注重问题设计的探究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例如,再讲“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节时,笔者这样设计问题:①复习: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数与除法与比的联系是什么?②猜想:比有类似“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性质吗?如果有能举例说明吗?(同桌讨论解决)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探究,教师实时点拨引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设计要有挑战性
这种问法在练习环节更有实用性。学生在掌握了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后,如果老师能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势必会再次激发优秀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再讲“倒数的认识”这一节时笔者这样设计问题:①求下列各数的倒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非0整数,特殊的整数,带分数几种情况)②思考:A的倒数是A分之一吗?这样由简单的求倒数问题入手,步步推进,引出稍难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达到顶峰,课堂气氛也在问题的探究中达到高潮,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问题设计要贴近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用于生活。因此,问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认识圆”这一节最后,笔者这样设计问题:下水道的盖子,碗口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呢?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思考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应做锤炼语言的楷模
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老师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精确严谨,又形象生动幽默。比如在一节课的总结环节大家会这样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果教师锤炼语言这样问:“谁愿意把这节课的收获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学生的热情肯定比第一种问法要高很多,难道不是吗?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孩子兴趣,用问题引领孩子思考,用问题开发孩子智力,用问题培养孩子能力,用问题架起和孩子沟通的桥梁,用问题使数学课堂更加扎实有效,用问题诠释数学之美!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花洲三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