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伟 孙燕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笔者发现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会使学生的课堂思维表现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下面笔者以两位教师执教的《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思考,建立起问题——经验——知识——方法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都能得以发展。下面是两位教师授课导入环节再现:
A教师:
教师:(出示装置)老师不小心将乒乓球弄进了这个口小的深玻璃瓶里,你能不触碰玻璃瓶将乒乓球取出来吗?
(学生交流)
教师:你能将你的方法演示给大家看看吗?
(学生演示)
教师:你的方法真棒,利用水的帮忙让乒乓球从杯底浮上水面,这个过程叫做上浮。如果老师将石头投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交流)
教师:这是你的猜想,有不同的意见吗?我演示给大家看!为什么乒乓球放入水中会上浮而石头会下沉呢?
(学生猜想)
教师:究竟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同学习《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
B教师:
教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水槽,里面盛的是清水。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物体是什么?(出示石头)如果我把它投进水中会怎样?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
教师:(出示乒乓球)再看这是什么?如果把它放进水中呢?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
教师:有的物体在水中会上浮,而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趣的浮沉现象。(板书课题)
两节课的导入用到了同样的材料:乒乓球和石头。A教师创设的巧取乒乓球游戏,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经历了思考、体验的过程。B教师的问题虽然直接,但学生的思维活动程度低;教师的实验演示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开放性探究活动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利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体验、探索,可以发展其信息收集、整理及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科学行为习惯。下面是两位教师“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教学片段:
A教师:
教师:请同学们猜猜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呢?
(学生猜想)
教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究竟有没有受到这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介绍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能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商定你们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设计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节选):把钩码钩在测力计上,看看测力计被拉下几个小格,然后放进水中,再看看测力计上的格数变没变。
教师:这能说明什么呢?
学生猜想:如果格数不变,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没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如果格数减少,说明受到了这种力。
教师:说得有没有道理?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
(学生交流)
教师:大家用这些方法试试吧!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汇报)
教师:在水中,不论是上浮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向上托它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孩子们,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为什么还是会有物体会下沉呢?
B教师:
教师:下沉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呢?
(学生猜想)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它的内部有一个弹簧,并且下面有一个钩,当我们把钩码挂在上面的时候,因为物体本身有重量,里面的弹簧会被拉长,请大家思考:如果浸入水中的钩码不受到水的浮力,弹簧的长度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受到浮力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学生实验,学生交流)
生1钩码浸水前后弹簧的长度不一样。
生2:钩码浸水后弹簧的长度变短了。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说明钩码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
教师: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
由于问题的设置不同,所以实验过程的开放程度不同。现场观察发现两组学生的思维表现差异较大。在引领学生解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问题时,B教师直接出示了测力计,并预示着可能出现的情况,引导学生定向思维,学生在实验中会注意观察测力计弹簧长短变化现象,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A教师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实验活动,给了学生许多实验器材,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山东省威海市鲸园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