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和谐课堂的构建

2014-11-25 03:30肖和定
教育 2014年3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师生关系探究

肖和定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实际上就是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实施和谐教育。因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谐的教学内容;注重主动、探究与合作,促进教学过程的和谐;实施激励为主、着眼发展的即时评价,建立和谐的评价体系。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人——人”关系,和谐课堂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受传统的“教师中心”“知识本位”的思想影响,课堂生活中依然存在“唯师”“唯书”的倾向,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关系失衡,学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这样的课堂人际关系当然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和谐。只有课堂充满平等、民主的精神气息,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心理安全与精神舒展,师生才能进行一种积极的、融洽的、持久的沟通理解,课堂才能呈现和谐的氛围。

因此,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的老师、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这样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教师应是“学长”,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在课下,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彼此交流思想,谈学习、谈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生活,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在学习《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时,笔者认真研读教材,找出重点以及哪些是需要师生课前共同准备和收集的内容,与学生一起认真去做,精心设计了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笔者充分考虑到如何引导,应做些什么,学生该做些什么。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引导者,是导演。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展现他们的才能,自由地讨论。让学生学会欣赏,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创新探索的热情。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多,笔者也感受颇深。在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在课堂上,师生必须是平等的,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教师要蹲下去看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才能赢得学生。作为品德老师更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圈内的事和日常行为表现,并力求走进他们的心里,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标中“一切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之要求。

打造生活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思想品德课堂也是师生生活的课堂,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联。打造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是让生活来代替教学,而是强调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所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重视学生个体情感的需求,激励学生勇敢地生活,在生活的体验中和谐地发展自己。

以《天下父母心》(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一课为例,在教学时,仅靠课堂上空洞的理论说教,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也不会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之爱。于是笔者设计了“小鬼当家”的体验活动。先请同学们观察父母一天中要做的家务事,并记录下来,然后要求学生在休息日进行当家活动,承担一天的家务劳动。当笔者让他们在课堂上交流当家一天的感受时,学生们众说纷纭,感慨万千:爸爸妈妈除了工作,还要回家干活,照顾家庭,真是太累了;当家才知油盐贵,原来生活真不简单;想当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不应该;还有的读了给父母的信,有的唱起了爱父母爱家庭的歌……学生们体会到了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深切地感受到父母之爱并懂得感恩。通过精心策划的家庭生活体验方案,把理性的要求融入了生动的家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道德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主动、探究与合作

“主动、探究、合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需要教师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乐于探究问题,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与合作,需要教师协调学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思品课教学中,只注重灌输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默和格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致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真正有效的教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全面自主探究,合作共进。教师要成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例如,笔者在讲授苏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课《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时设计了一个活动体验:“差异在哪里?”先请学生选择话题:

选择1:话题为见面招呼;

选择2:话题为受到夸赞;

选择3:话题为请客吃饭;

选择4:话题为接受礼物;

选择5:话题为表示感谢。

得到话题后开始准备,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设想情景,设计对话;然后小组开始表演,先表演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再表演西方人习惯的方式;表演完毕后,由同一组同学介绍其中的差异。通过活动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合作交流,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品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他们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探究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在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的不同,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世界每一种民俗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样教学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收到实效,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实施激励为主、着眼发展的即时评价

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在于抓住学生的上进心。”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随机性、生成性、偶发性的教学行为都为教师的点评提供了契机。因而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课堂即时评价应该富有激励性、真挚的、真实的、生动的和引领学生思维的。当学生的观点正确独到时,就理直气壮地给予表扬、肯定,放大“亮点”;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进行点拨,培植“生成点”;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该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点”……

例如,课堂上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包括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敢于提出问题等)、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新颖独特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或当发现一个平时好动的同学课堂上很守纪律,可以摸摸他的头,朝他笑一笑,以示鼓励,往往在这个时候,学生的精神状态会更好;当发现一个平时从不发言的同学敢站起来发言时,可以伸出大拇指,朝他点点头。总之,精彩的课堂即时评价,使学生欣喜、给学生激励、给学生回味,会点燃学生热爱学习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的兴趣,会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沉浸于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

构建和谐思想品德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品德课才会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师生关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