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军
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初中生对图形早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各有不同,一般属于浅显的或者表象的认识,对于其中规律和较深的属性(比如圆的位置关系)等认识尚浅甚至不理解。要让学生对图形有深刻、系统、全面的认识,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生动形象地进行解析,而多媒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做到这一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西方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虽然教师可以通过纪律把学生“拴”在教室里,却无法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教学的关键就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想,然后以动态的形式,让学生观察五种位置关系,由外离逐渐到内含,甚至到特殊的同心圆。这让学生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很轻松地掌握了它们的位置关系。又如,教学“测量高大建筑物的高度”时,利用同一时刻测量影长,利用多媒体很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时展开新课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直观呈现事物特征,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很多数学概念的表述都是刻板而抽象的,有些数学知识甚至不能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学生在学习这样的知识时,就会感觉对教师的口头讲解一头雾水,对这种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多媒体设备通过直观的图片、图示、视频等教学资源的生动展示,可以让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易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概念。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问:“圆究竟是个面还是个环呢?圆的位置怎么确定?”接着,屏幕上出现一个闪一闪的小圆点,之后又出现一个圆……学生们于是活跃起来,有的说圆是个面,有的说圆是个环,由圆心决定它们的位置。接着教师再问:“那么它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图示,圆心固定后,以圆心为端点,以不同的半径画出几个同心圆。这样重复几次后,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形象,并根据一些点的集合引出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因此,我们学习的圆是环,不是面。这样,突出了图形的本质属性。又如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时,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到第三个角处,很直观地就能看出来形成了个平角,从而引入对图形的钻研。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完全抽象的思维的程度,有些知识还需要依靠形象思维进行理解和掌握。而初中数学知识有些重点、难点是比较抽象的,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障碍,只是通过口头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设备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这些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牢固地掌握。例如,在学习“平移、旋转、轴反射”等几何变换时,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产生想象,对这些几何变换过程在头脑里构建形象的图像,理解起来就更加准确快捷。几何变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多媒体展示的动态性可以弥补静态的黑板图示的不足,帮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
多媒体设备能够借助大量的图像、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十分便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演示的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亲自动手实践,在亲身实践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尽管多媒体教学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切实地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但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设备而忽视课堂提问等环节。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让数学课堂变成用多媒体展示知识的课堂,还要注重启发、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好地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整合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共同打造高效优质的数学课堂。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发挥其生动形象的优势,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精彩。但是,多媒体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不可盲目随意使用,要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合理恰当地使用,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服务。
(责任编辑 周侯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