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宝
摘 要: 本文在梳理语类理论的概念、发展脉络和不同流派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现状,分析其在对外汉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价值,探讨了以该理论为切入点建立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 语类理论 篇章教学价值 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
篇章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撰文对留学生篇章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现象,对外汉语篇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探讨。这些探索一方面使我们对留学生篇章习得过程和对外汉语篇章教学中存在的瓶颈有了更全面、深刻的把握,另一方面让学界认识到: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一套适应篇章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本研究尝试以语类理论为切入点,在梳理其基本观点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语类理论在对外汉语篇章教学中的价值和以其为理论框架构建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语类理论的兴起、发展及其流派
(一)语类的概念
语类来源于genre一词。不同的学者、学派对语类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Halliday未对语类进行过全面的解释,但是他认为genre更多的是指一种“修辞目的”,强调其与语场、语式和语旨之间的关系。Miller将语类看成一种特定的修辞范式。Berkerenkotter,Hasan等学者认为语类指的是语篇的结构与类型。Martin和Eggins两位学者对语类的定义趋于一致,他们都将语类看做一种有步骤、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过程。在与语域之间的关系上,他们认为语域是一个处于语类之下的下位概念,语类反映的某一社会的文化方式,需要通过语域实现。
(二)语类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genre最早出自拉丁语中的一个法语词genus,该词早期主要应用于文学与修辞领域,涉及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系统的类型,后来逐渐扩散到语言学与社会学领域。早期的genre在适用范围上非常宽泛,既可以指篇章的类型与结构,又可以指篇章语境的范围与层次,既可以指文学、修辞学层面的各种语言与非语言形式的形态,又可以指语言学、社会学层面的话语功能、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类型。
对语类理论的深入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Halliday,Miller,Hasan,Martin和Swale等学者。这些学者分属不同学派,对语类的定义与阐释也不尽相同。比如:Bazerman把语类看做一种有明确交际目的的社会行为,Martin强调语类的步骤性、目的性与过程性,Swale则将语类看成一组社会言语交际事件,认为交际目的是区分不同语类的重要标准。
(三)语类理论的流派
关于语类理论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学派:系统功能学派、新修辞学派和应用语言学派。
1.系统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Halliday,Hasan和Martin等人。Halliday和Hasan的貢献在于他们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语言交际事件,往往是通过一套必备和可选的事件分步骤实现的,语篇的结构潜势反映了交际的语境,也反映了交际的语域。Martin将语类视为一种有一定步骤与目的性的社会过程。在Martin的理论中,语境被分为了语域和语类两个不同的层面,语类需要通过语域实现,而语域则需要通过语言这一层面实现。语类超越所有的元语言功能,从文化语境的层次观照语篇的社会交际目的和语篇生成的动因。从某种程度上说,Martin的理论是对Halliday,Hasan理论的一种补充与发展。
2.新修辞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Miller和Bazerman。该学派认为语类是一种具有典型性的社会行为,这类行为基于人类社会行为与语言行为的典型性,是语言社团为了达到某一社会交际目的而重复出现的行为;语类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特征的概念,不是一个静态的、孤立的社会行为,它会随着交际环境、意图的变化而变化;语类与语境之间是一种相互契合的关系,这种切合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内容上的;语类是某一语言社团所拥有的,是社团规范、价值、观念的符号化体现,语类不仅体现文化,而且建构文化。
3.应用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Swale,Bhatia,Henderson等人。该学派继承了系统功能学派和新修辞学派的一些观点,并在其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该学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交际目的是不同语类区分的唯一标准,是驱动社团语言活动的动力;强调语言社团的功能,认为语言行为的首要决定要素是其功能性,社团可以通过其内部成员拥有的共同语类把不同成员联系在一起;语类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具有动态性特征的一个概念。
总的来说,虽然各个学派对语类概念的界定有所差异,基本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各派的共同目标都是描写和解释语言交际的目的、形式和语类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为其内在的运作规律;都是为了厘清社会文化与语言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语类形成的深层动因。因此,从这一角度讲,三个学派的理论主张是相互补充、殊途同归的。
二、语类理论的篇章教学价值
(一)语类理论与对外汉语篇章教学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外国留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之后,往往能够比较正确地进行单句表述,但是一旦进行超句的语段、语篇表达时,就会出现大量偏误。杨石泉(1984)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在篇章教学中过多地注意了句型与单句的分析训练,对句际关系、句子在连续表达中的作用与变化和语段的结构分析等重视不够。
不同流派的语类观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不同语类生成过程中对文化、语境和社会的依赖,都强调语类是会话双方对特定语境做出反应的一种话语策略。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理念。尤其Martin的理论将语类、语域和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有机融合,为对外汉语篇章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框架。
(二)语类理论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听和说是方向相反的两个语言活动过程,前者是口头言语输入性的过程,后者是口头言语输出性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说,前者是解码活动,后者是编码活动。无论言语的编制还是识解,话语的类型及其发生的环境,都对整个言语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对编制、识解的话语从语类特征、文化背景、篇章语境、词汇选取等角度有意识地进行解构、分析和说明,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刘英(2012)、金怡(2011,2014)等学者曾报告了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运用语类理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几则教学案例。从这些案例看,教学过程基本包含了以下环节:听说前语类知识的构建与预测;听说中语类知识的激活与运用;听说后语类框架的纠正与反馈。这些案例的教学对象虽然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教学框架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对外汉语听说层面篇章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三)语类理论在“读、写”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语类理论把各种社会活动视为有步骤、有目的的语类集合。在读写教学中,语类可以通过类型的划分,形成语类系列;通过创造相关的社会语境将不同类型的语类相关联。因此,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分解属于不同语类的语篇让学生了解不同语类的结构与交际目的,建立初步的语类意识,并通过不同类型语类的对比建立起一系列语类家族,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语类之间的异同。在建立起相应的语类观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明确语类与语域之间的关系,加强其与三大语言元功能之間的互动,最终完成语言的构建与识解过程。
以写作教学为例,我们可以以语类理论为切入点,将整个过程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师生共同讨论写作范文的语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解构范文的语类特征;教师辅导学生构建新的文本;学生独立构建文本;学生总结、反馈与其他语类文本之间的异同。
三、结语
作为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类理论重视社会文化、篇章语境、话语类型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将语篇的建构、识解视为交际双方对语境做出的一种策略性反馈。这种理论主张契合了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要求,从已有一些教学案例看,以语类为切入点的模式的确可以提高篇章教学效率。因此,充分挖掘语类理论的潜在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合对外汉语篇教学的新框架,不仅具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其现实性。
参考文献:
[1]金怡.基于语类的听力预测策略模式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
[2]刘英.语类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
[3]庞继贤、叶宁.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4]杨石泉.话语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
本文是广州大学201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项目(JYY201344)和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立项项目(2013A06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