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栋
[摘 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土司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统治机构,其地方文化一般与中原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土司地区的统治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载体,而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碰撞结合体,而这种多元文化正是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整合后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促进了土司统治区整体社会的不断进步。湖南永顺老司城是著名的土司王城,历史时期的永顺土司统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的人口,所以老司城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研究老司城的多元文化,对分析老司城的文化内涵,把握老司城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当代土家族文化的形成历史,同时让老司城文化以一种丰满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关键词]多元文化,机制,老司城
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一切的历史记载都反应了老司城曾经的辉煌与繁荣,更加说明了老司城曾经的繁荣与兴盛。可见当时该地包容和吸收了很多种文化元素,使得老司城成为一种多元文化的载体,这种多元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多元文化背后侧需要一种强大的机制进行整合,这也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上与中央王朝的互动
土司政权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地方政权的统治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统治模式。而这种统治模式也是在与中央王朝的不断交流中完善的,同时土司政治又有自己优越先进的统治理念,这些理念也在外化的过程中得到传播。作为治理一方的行政机构,土司政权有着双重性:政治上它是中央王朝管制系统的一部分,受中央的管理,而在其统治内部,土司又拥有据对的统治权力,对土司辖区享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即在土司区内人们只认土司不识皇帝,而土司政权又必须对中央王朝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这是一种十分微妙的政治关系,实际上也是政治统治模式上的文化整合机制的运转。
在土司的册封与继承上,每一任土司都要接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并赐予印信,这样土司才具有合法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按照正常的继承秩序和中央的册封来完成土司的继承,中央一般会派遣大员前来调查,代表皇帝对扰乱土司正常继承的行为进行惩戒。但是一般情况下,中央王朝都会承认地方土司的合法地位,如果因争夺土司职位发生流血事件,中央也不会坐视不管,会派军队来弹压。其实中央的出兵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宣扬中央王朝的强大和不容小觑,还有就是乘机削弱土司的力量,加强对土司区的渗透与控制,所以任何时期的内部争斗,主要受益者都是中央王朝。不仅是土司要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其余各级土官都要在名义上接受中央政府的任命,同时都赐予印信。本来中央王朝对土司区没有实际控制权,这些土官都是土司自己任命的,但是确需要这样一种政治形式来表现中央王朝的绝对权威,同时也体现了土司统治的一种内化心态,他们即像一个独立的王国一样维持自己的统治,同时又是中央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维护好这种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土司政府一般遵循三种方略:
1、议和请降
在永顺的彭氏崛起于五代十国,虽然作为地方统治势力非常强大,但是也不得不受朝廷的节制,但在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彭氏并非一直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状态,屡有反叛也成为中央王朝的一块顽疾。从溪州土司统治建立到改土归流以前,共有三次较大的反叛经历,但每次均以失败告终。现将三次较大战役统计如下:
以上可以看出,永顺司对中央的反叛主要集中在宋以前,而到了元明时期,反抗中央的次数基本没有。这说明土司政治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只要遇到中原王朝的更替,土司都会及时的派亲族子弟或者土司本人前往朝贡表示臣服,这看上去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实际上也是土司对待中央政权应对策略成熟的表现。老司城彭氏功德碑载:“闲论天下世族贵盛而悠远者,先生因及永顺彭氏可以当之。余曰:“何征?”先生曰:“迩者两役思、田,宣慰世麒、明辅、宗舜三世咸征,及和门,日待讲宅,吾见其敏而勤、富而义、贵而礼、严而和、入而孝、出而忠。夫学莫贵乎勤,利莫先于义,接人莫急于礼,驭众莫要于和,立身切于孝,报国莫大于忠。彭氏世有六德,恶得不贵盛而悠远乎?”这里其实是王阳明和徐阶关于彭氏的一段对话,也讲到了彭氏的统治久远与礼仪成熟,而这种统治的久远依靠的就是一种文化的整合机制,使得彭氏从文明不启的野蛮首领成为文教彰显的世代贵族。
2、军事征调与朝贡
为了保持与中央的密切联系,显示出自己的文明开化,明清时期的永顺司积极参与中央政府组织的各项事务中去,比如频繁的响应朝廷的征召,向朝廷朝贡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土司政府对中央政治上的一种靠拢,在长时间的交流过程中,土司们已经形成一种汉族的“忠君护国”的思想在自己的统治理念里,即对中央王朝保持了绝对的服从。这除了与当时明政府治理土司的政策有关,实际上也是土司自身文明素养提高的表现。从对待中央政府策略上已经凸显出土司运用的这种绝对效忠的整合机制已经适应了自身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利于土司内部统治的繁荣。因为这说明土司的文明程度已经在向中原的汉文化靠拢,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结果。
在军事征调之中,永顺土司的的军事作用影响巨大,土兵骁勇善战,成为明朝重要的军事力量。土兵“每遇征战,辄荷戈前驱,国家赖以挞伐,故永保兵号虓雄。”嘉靖三十四年明代最大的一次军事征调,这时候国家的遭受外患袭扰,永顺土司彭翼南率永顺土兵3000,致仕宣慰使彭明辅等率土兵2000,以及保靖司、容美司、广西俍兵等于嘉靖三十四年共同开赴东南抗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誉为“东南战功第一”。“嘉靖三十四年,调永顺土兵,协剿倭苗于苏松”。(2)“嘉靖三十三年,诏调宣慰彭荩臣帅所部五千人赶松征倭”(3)。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征调,土司的积极参与,说明了土司区的国家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他们不再是割据独立的一部分,而是这个国家积极维护领土完整抵御外患的一员。在永顺土兵对外征调的过程中,在政治上与国家保持了一致,同时其军事文化也得到了传播。永顺土兵在进行战斗的时候,位于队列最后的旗头会监督本旗土兵,如某土兵畏缩不前,则立斩之,这也使土兵战斗时毫无退路,只得敢死冲锋,博取一胜。严格的训练更使得这套阵法愈发成熟,被明朝官员誉为“用兵者要诀”,并称当时的永顺土兵“凡战必捷,人莫被撄”。(4)也正是这一原因,这套阵法和技术也在明朝中央军队中广泛的传播和被利用,提高了明朝中央军队的战斗力。如明代嘉靖年间的后期抗倭斗争中,戚继光就根据土兵阵法发明了著名的鸳鸯阵法,并写入了自己的兵书《纪效新书》。清代魏源也说到:“戚继光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5)这套阵法为彻底打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土家族的军阵战法为汉民族所吸纳。这说明土兵的先进军事文化得到了传播,是一种交流的表现形式。
为加强对土司的控制,元明中央政府规定,土司应定期到中央朝贡。中央政府对于前来贡奉的土司予以丰厚的回赐。土司朝贡时随从很多,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者。“永乐十六年。永顺宣慰使彭源遣其子率土官部长六百六十七人朝贡。”(6)由于朝贡人数不断增加,明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土司朝贡人数便加以限制,规定三年一贡,每次朝贡人数不超过百人,到京人数不超过20人。但实际上远远超过此规定。明正德十年(1515),“永顺致仕宣慰彭世麒献大木三十,次者二百,亲督运至京,子明辅亦进大木备营建。”(7)正德十三年,彭世麒献大楠木竟达470根。值得指出的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将笨重的木材从偏远崎岖的土家山区运往遥远的京城着实不易,土家族土司多次将大量搬运极不方便的楠木运到京城确实花了不少功夫。
土司到京都朝贡不仅仅是履行义务,也是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土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家族土司多次带领庞大的队伍深入汉族地区,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汉族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风俗礼仪等有了许多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随着朝贡次数的增多而不断深化,从而最终强化了土家族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感,这对于土家族吸纳汉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土家族土司经常到汉族地区朝贡也有利于汉族对土家族的了解,它使得中央政府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向土家族地区输入汉文化。
二、土司统治区文明的开化
从南宋开始起,酉水流域的统治相对稳定。这这一时期中央王朝对蛮区实行“以夷治夷”的手段进行统治,土司在统治区域内可以“杀人不请旨”。而土司对内统治又实行绝对的愚民政策,严格执行“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规定,这样的统治策略严重的阻碍了汉文化的输入,同时也禁锢和阻碍了汉文化的发展。但从明代开始,为了加强对土司的控制,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诏令各地土司都要办学。开启了土司区发展教育的先河,是土家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明代政府特别重视地方土司的文化教育,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又下达诏令规定“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不入学者,不准承袭”(8)
此外彭氏还修建了老司城第一座书院“若云书院”(9),召集土司土官子弟入学,
并花重金邀请外地名师前来授课。永顺土司彭明道“不慕荣利,隐居白竹山,著有《逃世逸史》。”(10)得明代以后的很多土司文化程度相当高,其中最优秀的要彭世麒,他编著了《永顺宣慰司志》是永顺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书。同时在老司城的铜钟上还留有他著的《铜钟铭》,这些都反应出了以老司城为中心的统治区域,已经达到了高度的文明,而这种文化风气的形成,正是不断的对外交流中形成的。土司们不再是对汉族文化保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而是积极的模仿和学习。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曾对老司城的碑刻进行了田野拓片工作的处理,现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碑文记载来说明土司文化发展:
1、钦命世镇湖广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都督府致仕恩爵主爷中涵德政碑
巳卯科举人、天门年家眷晚生朱鸿飞顿首拜撰,康熙五十二年二月。
2、昭毅将军思垒彭侯故室淑人向氏墓志铭
兰秘其芳,吁嗟清房,江夏刘凤仪镌,荫囗王者南昌金囗。
3、明故彭淑人刘氏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北京刑部主事辰阳王世隆撰
4、诰卦昭毅将军升授云南布政使北江彭公墓志铭
皇明隆庆二年仲冬月吉日,赐进士及第、特进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建极殿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史部上书存斋徐阶撰。
(因碑正文字数较多,就不一一引出,现所有文字资料均保存于吉首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
这些碑文都是永顺司土司或者土司夫人的功德碑与墓碑铭文,但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里所有铭文的撰写者都不是永顺人,全是文化素养很高的文人编写,其中第四块碑文的作者是明代重臣徐阶。试分析如果是永顺司的文化修德没有获得较高的水平,当朝首辅也不会花那么多笔墨来为一个地方土司来歌功颂德,这说明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土司的统治及其文化教育已经获得了中原士子文人的认可,这同时也说明了土司本身的这种学习与整合的机制获得了成功。
三、老司城墓葬规制与建筑风格
在老司城目前存在着很多土司墓葬,而这些墓葬也反映出了多种文化交融的碰撞。土司家族的墓葬有着严格的规制,但就目前考古发现的老司城土司墓葬群来说,这些墓葬的风格和规制与汉族地区有着很大相似之处。比如说墓碑文的碑文体制,在对老司城墓葬考察的中发现一块碑文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碑名: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墓碑
碑文:干山巽向生于明天启癸亥年十月十四日申□□
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显妣□□□墓
殁于周丁巳年三月二十四日□□周肆年岁次丁巳仲冬月初三日孝□□
碑形:半圆扇形碑
从碑文的碑名来说“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墓”这显然是中央政府为了表彰土司母亲的贤良淑德而赏赐的荣誉称号,这与汉族地区官宦之间的碑面写法是一致的,即将官方之荣誉写在碑文上。此外碑文中又有“干山巽向”这实际上是墓的风水方位,这也与汉族墓葬文化保持了一致,这是一个墓葬的细节,说明汉族的风水观念已经在土司统治区深入人心。此外还有碑文的刻写,都是按照中原竖体碑文的模式来写的,如果不是在土司区发现这样一块墓碑,很难辨别出这是少数民族的墓葬。最后是这块墓碑的碑形,半圆扇形,官方规定只有官宦之家的人才可以使用这样的墓葬风格。此外这块碑的周围还刻满了波浪的图案,这也是官宦人家的墓碑所具有的特色。这说明当时的土家族,至少在土司政权来说,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这些严格的墓葬体制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老司城,历史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墓葬,还有丰富的建筑遗址。作为一个统治中心,老司城的建筑安排无论在何人看来都是土司王城中的精品之作。从整个规划看,老司城边一条灵溪河由北向南绕城而过,周围多为大山,如万马奔腾,故老司城有“万马归朝”之意。为了统治的永固,在对老司城的营造中模仿了中原王朝都城的建筑风格。首先是城墙,然后是八街九巷,不同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都有严格限制,这与明清两朝的北京城有着类似的地方。此外老司城的每一个街道都铺满了红色的鹅卵石,直到今天这些鹅卵石依然清晰可见。而且拼凑成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气息。这说明在建筑上,老司城已经是一座内外文化融合的载体,模仿了汉族都城的建设规划,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
在整个土司居住区,又与普通民众的居住区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土司办公及其生活区域在内城,这也与汉族都城的修建是一致的,而且土司的办公区和生活区是位于老司城的中心地带,更加说明当时整个老司城在修建时布局的严谨与合理。土司内城的建筑并不像一般的地方政府一样,它的修建依然沿用了皇宫的风格。现在在老司城所能看到的有,土司内宫、土司乐宫、土司寝宫、土司地宫、土司花园。此外整个老司城还修建有接官亭、接官桥等建筑,遇到中央大员前来督查,在此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还有一大批军事设施,比如校场、烽火台、兵器库、点将台等,这说明老司城的修建,严格执行了汉地区统治的规制,这是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利用的结果。但是自从改土归流过后,老司城的繁华变衰落了,这也说明了政治的主导对一个地方文化冲击力,但是以老司城为中心的文化圈并没有因此消失,他和土家族其他优秀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四、老司城的神灵崇拜与宗教
老司城作为历代土司的治所所在地,它还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如今老司城还保留有很多的宗教遗址,如祖师殿、玉皇阁、观音岩寺庙等。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家神灵与地方神灵同时存在,这种多元的宗教信仰与神灵崇拜,是不同的文化进入碰撞的结果。比如说,土司王彭公爵主就被神化了,在湘西有很多三王崇拜,一般来说指的是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这三人本是历史上的统治者,却被奉上一种神的色彩,就历史时期的土司政权来看,土家族聚居区的主要土司也就是彭、向、田三姓。这一方面使得各地土司的合法地位上得到神化,他们可以宣布自己是神灵的后人,从而让地方百姓对土司的统治进行绝对的服从。
土家族人接受汉族价值观的另一表现是,汉族的许多崇拜对象为土家族人所信仰。除了保持当地神的崇拜以外,在永顺地区还有很多道教的崇拜,像在老司城修建的玉皇阁原本为道教系统的神庙,但是后来演变为佛教的寺庙场所。早在唐末五代,佛教就进入土家族地区,元至清初,随着汉族与土家族交往的频繁,佛教从汉族地区大量进入土家族地区,并为不少人所信奉。关帝是道教神仙,汉民族崇拜关帝,土家人也崇拜关公。永顺土司彭元锦为关帝庙写下《铜钟铭》这也是多元文化崇拜碰撞的表现,这说明当地并没有把外来的宗教排斥在外反而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和信仰。在永顺也留下了很多的遗存,从土司到文人,都对外来文化保持着一种默许和虔诚的态度。
祖师殿大钟铸文:
帝道遐昌
右泊合司舍把众信人等,即日上午圣造,言念俊等,百年光景,如白驹易过,‘四重深恩未报,没齿难忘,食夕拳拳,心怀切切,由是同登处喜,舍资财,铸造洪钟一口,入于本司马浦圣殿,永克供养,上愿:皇风清穆,圣寿长更;祁:官长安荣,封疆永固;不父:众信均使,康宁俗美,岁丰民安,物阜谨意。
法轮常转
恩官、前致仕宣慰使司彭世麒,恩官、致仕宣慰使彭明辅,现任宣慰使彭宗舜,官舍彭明伦、彭明义、彭明德,经历司信官徐林。
这是在老司城祖师殿内的大钟铭文,反应除了土司对于先祖和神灵的崇拜,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与期许。
结语
土司时期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发生频繁互动,彼此间之所以能产生诸多认同,与土家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土家族地处全国腹心地区,距中原近,与汉族地区直接相连,两族文化毗邻。此外,土家族地区是中原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长江从其北部穿过。这种地理条件使汉文化与土家族文化接触容易、交往便捷,从中原地区发出的文化信息能够直接不断地流入土家族地区,容易产生文化认同。
注释:
(1)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39年),彭世愁与楚王马希范订立的盟约铭文。
(2)同治《永顺县志》卷30。
(3)同治《保靖县志—武备志》卷5。
(4)(明)郑若曾,李致忠.筹海图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清)魏源.魏源全集: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4.
(6)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7)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8)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9)同治《永顺县志》卷36。
(10)同治《永顺县志》卷32。
殁于周丁巳年三月二十四日□□周肆年岁次丁巳仲冬月初三日孝□□
碑形:半圆扇形碑
从碑文的碑名来说“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墓”这显然是中央政府为了表彰土司母亲的贤良淑德而赏赐的荣誉称号,这与汉族地区官宦之间的碑面写法是一致的,即将官方之荣誉写在碑文上。此外碑文中又有“干山巽向”这实际上是墓的风水方位,这也与汉族墓葬文化保持了一致,这是一个墓葬的细节,说明汉族的风水观念已经在土司统治区深入人心。此外还有碑文的刻写,都是按照中原竖体碑文的模式来写的,如果不是在土司区发现这样一块墓碑,很难辨别出这是少数民族的墓葬。最后是这块墓碑的碑形,半圆扇形,官方规定只有官宦之家的人才可以使用这样的墓葬风格。此外这块碑的周围还刻满了波浪的图案,这也是官宦人家的墓碑所具有的特色。这说明当时的土家族,至少在土司政权来说,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这些严格的墓葬体制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老司城,历史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墓葬,还有丰富的建筑遗址。作为一个统治中心,老司城的建筑安排无论在何人看来都是土司王城中的精品之作。从整个规划看,老司城边一条灵溪河由北向南绕城而过,周围多为大山,如万马奔腾,故老司城有“万马归朝”之意。为了统治的永固,在对老司城的营造中模仿了中原王朝都城的建筑风格。首先是城墙,然后是八街九巷,不同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都有严格限制,这与明清两朝的北京城有着类似的地方。此外老司城的每一个街道都铺满了红色的鹅卵石,直到今天这些鹅卵石依然清晰可见。而且拼凑成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气息。这说明在建筑上,老司城已经是一座内外文化融合的载体,模仿了汉族都城的建设规划,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
在整个土司居住区,又与普通民众的居住区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土司办公及其生活区域在内城,这也与汉族都城的修建是一致的,而且土司的办公区和生活区是位于老司城的中心地带,更加说明当时整个老司城在修建时布局的严谨与合理。土司内城的建筑并不像一般的地方政府一样,它的修建依然沿用了皇宫的风格。现在在老司城所能看到的有,土司内宫、土司乐宫、土司寝宫、土司地宫、土司花园。此外整个老司城还修建有接官亭、接官桥等建筑,遇到中央大员前来督查,在此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还有一大批军事设施,比如校场、烽火台、兵器库、点将台等,这说明老司城的修建,严格执行了汉地区统治的规制,这是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利用的结果。但是自从改土归流过后,老司城的繁华变衰落了,这也说明了政治的主导对一个地方文化冲击力,但是以老司城为中心的文化圈并没有因此消失,他和土家族其他优秀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四、老司城的神灵崇拜与宗教
老司城作为历代土司的治所所在地,它还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如今老司城还保留有很多的宗教遗址,如祖师殿、玉皇阁、观音岩寺庙等。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家神灵与地方神灵同时存在,这种多元的宗教信仰与神灵崇拜,是不同的文化进入碰撞的结果。比如说,土司王彭公爵主就被神化了,在湘西有很多三王崇拜,一般来说指的是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这三人本是历史上的统治者,却被奉上一种神的色彩,就历史时期的土司政权来看,土家族聚居区的主要土司也就是彭、向、田三姓。这一方面使得各地土司的合法地位上得到神化,他们可以宣布自己是神灵的后人,从而让地方百姓对土司的统治进行绝对的服从。
土家族人接受汉族价值观的另一表现是,汉族的许多崇拜对象为土家族人所信仰。除了保持当地神的崇拜以外,在永顺地区还有很多道教的崇拜,像在老司城修建的玉皇阁原本为道教系统的神庙,但是后来演变为佛教的寺庙场所。早在唐末五代,佛教就进入土家族地区,元至清初,随着汉族与土家族交往的频繁,佛教从汉族地区大量进入土家族地区,并为不少人所信奉。关帝是道教神仙,汉民族崇拜关帝,土家人也崇拜关公。永顺土司彭元锦为关帝庙写下《铜钟铭》这也是多元文化崇拜碰撞的表现,这说明当地并没有把外来的宗教排斥在外反而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和信仰。在永顺也留下了很多的遗存,从土司到文人,都对外来文化保持着一种默许和虔诚的态度。
祖师殿大钟铸文:
帝道遐昌
右泊合司舍把众信人等,即日上午圣造,言念俊等,百年光景,如白驹易过,‘四重深恩未报,没齿难忘,食夕拳拳,心怀切切,由是同登处喜,舍资财,铸造洪钟一口,入于本司马浦圣殿,永克供养,上愿:皇风清穆,圣寿长更;祁:官长安荣,封疆永固;不父:众信均使,康宁俗美,岁丰民安,物阜谨意。
法轮常转
恩官、前致仕宣慰使司彭世麒,恩官、致仕宣慰使彭明辅,现任宣慰使彭宗舜,官舍彭明伦、彭明义、彭明德,经历司信官徐林。
这是在老司城祖师殿内的大钟铭文,反应除了土司对于先祖和神灵的崇拜,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与期许。
结语
土司时期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发生频繁互动,彼此间之所以能产生诸多认同,与土家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土家族地处全国腹心地区,距中原近,与汉族地区直接相连,两族文化毗邻。此外,土家族地区是中原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长江从其北部穿过。这种地理条件使汉文化与土家族文化接触容易、交往便捷,从中原地区发出的文化信息能够直接不断地流入土家族地区,容易产生文化认同。
注释:
(1)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39年),彭世愁与楚王马希范订立的盟约铭文。
(2)同治《永顺县志》卷30。
(3)同治《保靖县志—武备志》卷5。
(4)(明)郑若曾,李致忠.筹海图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清)魏源.魏源全集: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4.
(6)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7)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8)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9)同治《永顺县志》卷36。
(10)同治《永顺县志》卷32。
殁于周丁巳年三月二十四日□□周肆年岁次丁巳仲冬月初三日孝□□
碑形:半圆扇形碑
从碑文的碑名来说“诰封正一品命服太夫人墓”这显然是中央政府为了表彰土司母亲的贤良淑德而赏赐的荣誉称号,这与汉族地区官宦之间的碑面写法是一致的,即将官方之荣誉写在碑文上。此外碑文中又有“干山巽向”这实际上是墓的风水方位,这也与汉族墓葬文化保持了一致,这是一个墓葬的细节,说明汉族的风水观念已经在土司统治区深入人心。此外还有碑文的刻写,都是按照中原竖体碑文的模式来写的,如果不是在土司区发现这样一块墓碑,很难辨别出这是少数民族的墓葬。最后是这块墓碑的碑形,半圆扇形,官方规定只有官宦之家的人才可以使用这样的墓葬风格。此外这块碑的周围还刻满了波浪的图案,这也是官宦人家的墓碑所具有的特色。这说明当时的土家族,至少在土司政权来说,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这些严格的墓葬体制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老司城,历史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墓葬,还有丰富的建筑遗址。作为一个统治中心,老司城的建筑安排无论在何人看来都是土司王城中的精品之作。从整个规划看,老司城边一条灵溪河由北向南绕城而过,周围多为大山,如万马奔腾,故老司城有“万马归朝”之意。为了统治的永固,在对老司城的营造中模仿了中原王朝都城的建筑风格。首先是城墙,然后是八街九巷,不同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都有严格限制,这与明清两朝的北京城有着类似的地方。此外老司城的每一个街道都铺满了红色的鹅卵石,直到今天这些鹅卵石依然清晰可见。而且拼凑成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气息。这说明在建筑上,老司城已经是一座内外文化融合的载体,模仿了汉族都城的建设规划,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
在整个土司居住区,又与普通民众的居住区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土司办公及其生活区域在内城,这也与汉族都城的修建是一致的,而且土司的办公区和生活区是位于老司城的中心地带,更加说明当时整个老司城在修建时布局的严谨与合理。土司内城的建筑并不像一般的地方政府一样,它的修建依然沿用了皇宫的风格。现在在老司城所能看到的有,土司内宫、土司乐宫、土司寝宫、土司地宫、土司花园。此外整个老司城还修建有接官亭、接官桥等建筑,遇到中央大员前来督查,在此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还有一大批军事设施,比如校场、烽火台、兵器库、点将台等,这说明老司城的修建,严格执行了汉地区统治的规制,这是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利用的结果。但是自从改土归流过后,老司城的繁华变衰落了,这也说明了政治的主导对一个地方文化冲击力,但是以老司城为中心的文化圈并没有因此消失,他和土家族其他优秀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四、老司城的神灵崇拜与宗教
老司城作为历代土司的治所所在地,它还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如今老司城还保留有很多的宗教遗址,如祖师殿、玉皇阁、观音岩寺庙等。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家神灵与地方神灵同时存在,这种多元的宗教信仰与神灵崇拜,是不同的文化进入碰撞的结果。比如说,土司王彭公爵主就被神化了,在湘西有很多三王崇拜,一般来说指的是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这三人本是历史上的统治者,却被奉上一种神的色彩,就历史时期的土司政权来看,土家族聚居区的主要土司也就是彭、向、田三姓。这一方面使得各地土司的合法地位上得到神化,他们可以宣布自己是神灵的后人,从而让地方百姓对土司的统治进行绝对的服从。
土家族人接受汉族价值观的另一表现是,汉族的许多崇拜对象为土家族人所信仰。除了保持当地神的崇拜以外,在永顺地区还有很多道教的崇拜,像在老司城修建的玉皇阁原本为道教系统的神庙,但是后来演变为佛教的寺庙场所。早在唐末五代,佛教就进入土家族地区,元至清初,随着汉族与土家族交往的频繁,佛教从汉族地区大量进入土家族地区,并为不少人所信奉。关帝是道教神仙,汉民族崇拜关帝,土家人也崇拜关公。永顺土司彭元锦为关帝庙写下《铜钟铭》这也是多元文化崇拜碰撞的表现,这说明当地并没有把外来的宗教排斥在外反而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和信仰。在永顺也留下了很多的遗存,从土司到文人,都对外来文化保持着一种默许和虔诚的态度。
祖师殿大钟铸文:
帝道遐昌
右泊合司舍把众信人等,即日上午圣造,言念俊等,百年光景,如白驹易过,‘四重深恩未报,没齿难忘,食夕拳拳,心怀切切,由是同登处喜,舍资财,铸造洪钟一口,入于本司马浦圣殿,永克供养,上愿:皇风清穆,圣寿长更;祁:官长安荣,封疆永固;不父:众信均使,康宁俗美,岁丰民安,物阜谨意。
法轮常转
恩官、前致仕宣慰使司彭世麒,恩官、致仕宣慰使彭明辅,现任宣慰使彭宗舜,官舍彭明伦、彭明义、彭明德,经历司信官徐林。
这是在老司城祖师殿内的大钟铭文,反应除了土司对于先祖和神灵的崇拜,表达了美好的愿望与期许。
结语
土司时期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发生频繁互动,彼此间之所以能产生诸多认同,与土家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土家族地处全国腹心地区,距中原近,与汉族地区直接相连,两族文化毗邻。此外,土家族地区是中原通往西南的重要通道,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长江从其北部穿过。这种地理条件使汉文化与土家族文化接触容易、交往便捷,从中原地区发出的文化信息能够直接不断地流入土家族地区,容易产生文化认同。
注释:
(1)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39年),彭世愁与楚王马希范订立的盟约铭文。
(2)同治《永顺县志》卷30。
(3)同治《保靖县志—武备志》卷5。
(4)(明)郑若曾,李致忠.筹海图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清)魏源.魏源全集:第三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4.
(6)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7)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8)明史《卷310,湖广土司传》。
(9)同治《永顺县志》卷36。
(10)同治《永顺县志》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