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组轩+霍庆涛
“牢记总书记嘱托,如今楼纳变化多;治理河道环境美,改造民居乐呵呵。”
“群众路线活动开,正衣照镜扫尘埃;为民务实清廉好,保持先进人民爱……”
走进黔西南自治州义龙新区顶效镇楼纳村,婉转悠扬的布依族山歌在村里的民族文化广场上空飘荡。楼纳村村民自发编排的民族歌舞,唱出了楼纳的新发展新变化、表达了布依族群众对活动的衷心拥护和赞叹。
楼纳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东岸,全村共1339户5288人,布依族人口占76.3%,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2011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该村考察,对村“两委”班子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把布依族的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3年来,楼纳村党员群众牢记习近平的嘱托,奋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村党支部紧贴群众需求,坚持开门搞活动,在抓学习、听意见、搞整改、转作风上下功夫,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干部好作风、发展新变化。
搞活动要“接地气”,才能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
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犁田上开秧门。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楼纳村举行一年一度的第一次插秧时的“开秧门”仪式,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总书记3年前来楼纳的日子是农历四月初六,所以今年的开秧节比往年提前两天举行,大家都乐意。”70岁的老人黄安鹏高兴地说。
乡亲们邀亲请友“赛插秧”。布依族、苗族群众和乡镇干部等7支队伍站在各自的田里挽起裤腿猫着腰,一步一步插着秧。来自兴仁县屯脚镇鲤鱼村的代表在来宾中特别显眼,和楼纳村一样,苗族聚居的鲤鱼村也是3年前习总书记考察过的村庄。大家见面就说起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最大的感受就是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
“今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还专门问起我们两个村的发展现状,并祝愿我们的日子‘好花红。有总书记的关心,有党的好政策,我们更要把教育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楼纳村党支部书记黄定品说。
为避免“剃头挑子一头热”,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布依族民间文化风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黄定品说:“党员需要教育,群众同样需要教育,但你不能讲大道理,要讲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村民们自发编排的布依歌舞《喜巴迎亲》,用群众的“大白话”宣讲教育实践活动内容,让人一听就懂。村里组织成立山歌队、“八音坐唱队”、舞蹈队,吸引了200多名村民参加。
布依村寨自古有尊老爱幼、邻里友善的好传统。楼纳村组织开展了“良好家风、和睦家庭、干净庭院、诚实守信、致富能人、好媳妇”评选活动。20个村民小组各推出3户参选,每类分别评出3名模范。村民陈永奇是养殖大户,被评为“致富能人”后,他信心更足:“村干部隔三岔五来问这问那,帮我解决好多困难,我也要帮寨子里的人发展养殖,让大家的荷包都鼓起来。”“好媳妇”秦仁会快人快语:“尽孝道是儿女们该做的事。比一比、评一评是想告诉大家,日子过得好了,好传统可不能丢。”
村干部带头学得怎么样,上党课有没有“几把刷子”,群众一听就知道。黔西南州委把楼纳村作为全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州委书记张政多次到楼纳村调研,并为全村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心得体会,还采取白天广场集中学、晚上夜校轮流讲等方式,让党员群众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广场举行学习会8场,参加人员达5000余人次。开展“干部夜校·每周一讲”活动,村干部轮流上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史、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村民黄永志说:“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了解政策,而是村干部没有给我们讲政策,他们多讲讲,我们心里更亮堂。”村主任王华刚说:“干部夜校让党员干部上台亮相,不好好准备不行,没有‘几把刷子,群众就会笑话你,工作也推不走。”为了讲好党课,他的读书笔记写了厚厚3本。
打开窗子说亮话,就要马上改、见行动
搞活动,听取意见、查摆问题是关键。“粗茶淡饭多吃点,安逸舒适少享点;好事实事多做点,大话空话少说点;群众家里多跑点,优良传统少丢点。”“个别村干部官架子十足,动不动就训老百姓。”“低保评定和帮扶困难户,有时候优亲厚友,一些真正困难的反而靠边站。”群众的一条条批评意见直截了当、“辣味”十足。楼纳村党支部真心接受群众监督,聘请65名村民收集群众意见,将这些“过激”言语汇编成警示册,让村干部随身携带,时时提醒自己。
开门听意见,要开大门、不能开小缝。村党支部采取上门入户听、田间地头谈、夜访交流等方式,听群众的真心话,请群众“把脉问诊”,征求到意见建议47条,其中涉及“四风”方面问题的意见18条,反映最为突出的是村干部办事不公、服务群众不够。
听到真意见,就要真整改。“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村“两委”把承包经营、宅基地审批、低保对象和计划生育指标等信息,及时向村民公开。在评定低保对象中,村里实行的公推、公示、公评、公议的“四公”工作法让村民服气。在今年3月的换届选举中,群众反映少数干部不带头搞公益事业,有的还不如普通百姓。村委会通过调查,撤换了3名村民小组长。
“服务群众,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村里建立民情日记,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清清楚楚。27名党员结对帮扶40多个贫困户,村支书与最困难的两户结成对子。为确保村民24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村里建立便民利民服务站和群众工作室,6名村干部实行轮流坐班制。有村民反映,村里离镇上远,希望安装自动存取款机,村党支部立即协调迅速安装到位。群众感慨,“一桩桩实事好事,让我们感到冷暖有人问、困难有人帮、致富有人带。”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得到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兴义军分区协调资金为村里建起“八一”同心民族文化广场;州发改委和州农委为种养殖专业户开展重点培训,还帮助修建村文化室;州规划局设计出楼纳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图;义龙新区、顶效镇帮助村里解决了活动经费……
转作风的成效,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
楼纳村把开展活动与推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寻找致富门路,优化生态环境,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根据收集的意见,村干部带头示范,组织群众种植优质梨子、枇杷4100多亩,培育观赏苗木、花卉3000多亩,把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重由原来的8:2调整到目前的3:7。通过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鼓励20多位“致富能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拓宽致富渠道。“党员作用强起来后,群众自然就会信任你、拥护你。带领大家奔小康才有底气。今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在8100元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向前进。”黄定品说。
“远看青山绿水,近看垃圾成堆。”过去的楼纳山寨让人皱眉。村委会把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承诺提到全体村民面前:“光荷包鼓还不行,环境美了生活才更好!”村里大力开展民居改造和环境整治,发动群众在楼纳河两边种植树木,加强生态林保护,根据村规民约对砍伐森林的群众进行“经济制裁”。“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才能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楼纳村委会的干部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现在走进楼纳村,青山脚下是风情浓厚的布依民居、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宽敞平坦的乡村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溪水,一派富而美的景象,结束了“姑娘嫁外地,小伙打光棍”的历史,迎来了“要想娶阿妹,只有来上门”的新气象。
按照“民族文化靓起来、浪漫夜景靓起来、健康生活靓起来、灿烂山花靓起来”的发展思路,楼纳村结合布依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一个自然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风景带初具雏形,让这个美丽的布依山寨成为了州内外游客的乐园。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开在刺梨丛。好花开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走在楼纳布依寨,山歌沁人心脾。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让这歌声更加动听悠扬。(责任编辑/霍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