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公务员学习书法

2014-11-25 18:08吴华森
公务员文萃 2014年11期
关键词:书法家公务员书写

吴华森

林语堂说:“书法是中国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吾国吾民》)。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更是把书法摆上中国文化的第一把交椅,提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两种说法都在强调书法的文化地位。书法作为书写者审美品位、造型理念、情趣意境的综合反映,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从这点看,书法较之于其他艺术形式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因此我们看到2008年奥运会会徽图案使用了篆刻文字。可以说,在力图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元素的场合,人们正努力挖掘书法的表现力。

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公务员制度以来,我国的公务员基本上来源于专业院校,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具备接受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条件。当前全国各级公务员数量已达800万人,这是一支庞大的治国理政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关系整个社会运行的质量。书法的文化内涵和学习过程、表现形式,对提升公务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执政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一、书法曾经是历代官员的必备素质

创造汉字对于中国文化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出字后,天上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此时人们在夜里听到魔鬼的哭泣呻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瑰丽的传说表达了中华文明继承者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和对发明者的感恩之情。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文字学习和传承都是少数贵族阶层、上层人士的专属特权,下层民众只需服从差遣,普遍没有识字书写机会。秦汉以后,想当官从政,必须学识、技能超群,所谓“学而优则仕”。在统治者看来,官吏必须具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即应熟知礼仪、音乐、射箭技术、驾驭马车技术、书法、算法等知识,强调官吏文武兼备、全面发展。从秦相李斯创立笔划圆转的小篆,到秦末程邈在狱中将篆字去繁就简变圆为方创设了隶书,直至整理创造真、行、草的历代书法名家: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欧阳询、张旭、赵孟頫、董其昌……无一不是学识出众之人,满席均是仕宦贵族。

民国之前,书法在官员的工作生活中十分重要。譬如向皇帝呈报奏章,官员之间互通政情公务,以及亲友书信往来,都是用毛笔陈情叙事。字写得漂亮的,获得的关注更多。唐朝的褚遂良、虞世南能名垂青史,除了他们都是理政的能臣外,还在于他们的字写得好,获得皇帝青睐、群臣称颂,可以说是位以书重、名以书传。

应该说,书法从其实用性逐渐发展为艺术门类,与历朝的帝王们重视喜爱有关。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每天忙罢朝中的大事,喜欢抽空练练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字。至今在山西太原的晋祠里,李世民所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其书结字用笔有王羲之遗绪,颇似怀仁集圣教序,笔势飞逸洒脱。即便是挥刀入关的满人,坐上金銮殿的清代皇帝,也都写得一手好字。此中深义,正如杜甫诗句所概括“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历代统治者武力攻取天下,文教巩固政权是必然规律。

二、学习书法有助于塑造个人道德品行

康德有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心中的道德定律,唤起人们时刻防护为人处事的底线,坚守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行。这种对道德的敬畏之心,已经深深浸入中国书法艺术品鉴血液,一直将书法艺术水平与个人道德品行相提并论,使得书法评论独立于其他艺术门类。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 “字如其人”或“人品即书品”等独特的艺术鉴定思维。中国古代对书法家及其作品作出品评,多通过品评书法家及作品来表达,着重于阐发或说明其艺术特点、人品风貌,而不同于史书之偏重记载生平事迹。

唐穆宗怠于朝政,曾经问时任拾遗侍书学士的书法大家柳公权如何才能将书法发挥得完美,柳公权回答: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意思是说,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思品行端正了,笔才能正。唐穆宗听后脸色变了,明白柳公权是以书法用笔规劝自己,史称“笔谏”。据说宋代书法“苏、黄、米、蔡”四大家的“蔡”是指蔡京,由于是个奸臣,因此被排斥在外。同为莆田籍的官员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学识渊博,书艺高深,宋之后的史书便将“蔡”表述为蔡襄。可见能受人称颂的书法家必定品行道德端正,否则会被历史遗弃。人品好的书法家,如唐之颜真卿,后人好评如潮、趋之若鹜,评其书法“忠义之气迎面而来”、“通篇充满庙堂气”,自北宋以来就是入门学书者的主流书体。

可能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人品高过书品、因人废书不可取,但从学习活动的心理层面分析,所谓“书为心画”,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作品是作者的德行、品性的心理活动反映,临摹书法日久,好比交友,难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公务员学习书法,临池描摹之际,在接触历史靠近传统过程中,自然而然受到道义的感化、品行的正面熏陶,不但重其笔墨,更会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以心正道、以道正德,保持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做作风正派的公职人员。

三、丰富业余生活,抵制不良爱好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反“四风”活动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紧紧盯住党员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已经形成了震慑力,公务员队伍忠诚履职意识确实增强,不攀比、不彷徨、不浮躁,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一个人除了工作还应该有自己的业余生活,世界万物正如阐释《易经》阴阳理论的太极图,此消彼长,在严格监管党员干部违反“四风”的背景下,减少了迎来送往,空出来的业余时间做什么好呢?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社交范围也总是有限的,你可以选择去旅行、打球、听音乐,都有益身心健康。有很多公务员喜欢中国书法艺术,我认为也是一项“高大上”的业余爱好。学习书法确实简便易行,首先所需的工具简单:只要毛笔和墨汁;其次学习书法的地点十分方便:在家里、办公室只要有块桌板就行;再次时间容易安排:午间夜晚都可以,甚至在城市工作的公务员,为了避开交通高峰,每天下班后在办公室练习个把小时也是有所裨益的。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业余喜欢中国书法的公务员,随着联系面的拓宽,可以结识各行各业的书法家、爱好者,融进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长河,以良好的爱好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形成健康的业余生活习惯,舒缓工作压力,降低违纪风险。这种情形如能形成局面、形成潮流,实在是个人之幸、家庭之幸、国家之幸。

四、长期学习书法有助于延年益寿

东汉的大书法家、文学家蔡邕早在传世书论《笔论》中就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意思是说,书法家进行创作时,精神要放松,只有胸怀潇散随意,精神集中,写出的字才会佳妙。《笔论》中描述的书写准备状态与武术界练习气功的要求基本相似。实践证明,长期学习书法的人有益于强身健体,寿命普遍高于普通人。福建茶界泰斗张天福每天都写毛笔字,自称“饮茶执笔神随笔墨间”,至今105岁高龄,笔锋仍朗健不凡;出生于1917年的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也是福建书坛一棵富有创造力的常青树,到现在还是须髯飘拂、神清气定。究其奥秘,在于书法讲究动静相宜,每次提笔,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如上所言均开始放松精神随笔毫的挪移进入书写语境、墨境,手指执管,以腕的使转在一点之内毫芒顿挫回旋;肘臂一体,以气导力,前挪后移,左右提按,上牵下拉……特别是悬肘书写促使人的指、臂、肩、背、腰都在运动,而且这种运动不是剧烈的而是柔和的,是以气导引的“软力”而不是撕纸折管的“硬力”。可以说,书写者在进行书法练习和创造时的形态没有太极拳的曼妙姿势,但使用气力的道理倒是与太极拳等气功极其相似,没有迫于压力的书写,常常是思想纯净、心神宁静的,书写运动使人体气血双畅、阴阳平衡,自然得以延年益寿。

公务员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其文明素质决定中国的未来,学习书法能在提高公务员素质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既是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义务,也为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书法家公务员书写
书写要点(十)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养成书写好习惯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小小书法家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