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切入”:微型课题研究路径探微

2014-11-24 02:32唐向茸
考试周刊 2014年82期

唐向茸

摘 要: 本文以一则典型案例的研究探索幼儿园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路径,即从发现问题,选准课题;剖析问题,找准切入点;生成新问题,深入反思;反复探究,解决问题四方面入手,对研究效果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本研究的推广,促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提高突破教育难题、实施有效教育的能力,促使幼儿园开展的教科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园教科研体制的改革,打造幼儿园“以题促思,以思促研”的“微型课题研究”教科研特色。

关键词: 问题切入法 微型课题研究 研究路径

“问题切入法”研究是微型课题研究的一种方法,是因教育教学中的疑难或困惑而生发,以教师为主体,从典型案例牵引切入,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生活体验,自主研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加以总结和升华的方法。

我园在反思传统科研试验的基础上,以校本案例教研为借鉴,实施行动研究计划,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在案例分析中诊断,在教研结合中领悟,在探究反思中提升”的“微研”思路,运用“问题切入法”激活“微研”实践,提高“微研”实效,把校本“微研”推向一个新阶段。

一、立足实践,选准优质课题

真正的研究始于问题,而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教师发现不了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微型课题”研究的异化。因此,我们注重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树立问题意识,培养教师多思善想、质疑问难的思维模式,并通过“知识加油站”、“非常教研日”、“每月话题”等活动帮助教师发现问题,选准优质课题。全园教师先后开展了《午睡交响曲》、《我的规则,我做主》等优质微型课题的研究,解决了新增幼儿入园午睡情绪波动、规则意识不强等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切入问题,探究问题症结

课题研究是基于问题进行的,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切准问题,我园注重以幼儿的兴趣动向为“微研”问题切入的突破口,形成“调研了解,分析诊断,问题切入”的“微研”路径,达到“探究追问,梯次推进,深度提升”的目的。

下面以《我的规则,我做主》微型课题为例,谈谈我们以“问题切入”研究法开展研究的基本做法,借以表明“微研”的引线性及其弹性过程。

第一阶段:搭建支撑点,发现问题。即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疑难现状,每周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创设相应的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引导教师探讨选择有积极意义、有研究价值的事件,抓住“选题、准备”环节启动“微研”。大班袁老师发现最近班上孩子遵纪意识、规则意识有所淡薄,自控能力下降。在晨操活动中,班上有的孩子不能很好地根据音乐节拍和老师的示范做操,有时不但自己不好好做操,还故意影响旁边的小朋友做操。老师予以提醒示意,可只一会儿工夫,又故伎重演,使得班级的早操效果受到较大的影响。有的孩子在游戏中不能自觉遵守规则,影响到游戏的正常开展,有时还存在破坏游戏材料的行为。针对这些案例,在研讨中教师们认为: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规则的遵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发展幼儿的道德行为。而规则作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行为、促进幼儿活动质量、提高幼儿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幼儿习得规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对大班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则迫在眉睫。

第二阶段:抓住可疑點,剖析问题。即建立假设和收集资料,明确事件发展中的人物及关系,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策略,抓住“实施、交流”环节开展“微研”。

针对这一案例,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大家发觉经常说的:“赶紧排队,准备做操”、“不要讲话”、“不能乱丢玩具”等简单的句子命令的口吻太强烈,没有孩子自己的思考,没有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们只是在简单地、被动地执行老师的命令,并没有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我们在进行规则意识培养的时候,要采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满足和尊重,在宽松的氛围里增强规则意识,从而自觉遵纪守则。由于该班正在开展《奥运伴我行》主题教育,于是教师结合该主题,生成“我是小小运动员”、“争做小冠军”等活动,并结合每天活动每周评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活动开展后,孩子们做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整体效果得到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瞄准突破点,反思问题。即指导教师进行反思性研究,思成功之处,思失误之处,思重遇事件的处置之法,思偶发事件的解决之法,思幼儿和教师出现的问题,思幼儿的个体差异,思改进策略,等等。抓住“交流、反思、改进”环节推进“微研”。

对于幼儿来说,争夺冠军的竞争意识还是较强烈的,想要进步的孩子还是大多数的。由于孩子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时间一长,有些孩子争夺冠军的兴趣逐渐减弱,开始出现无所谓的状况。反思可知,毕竟我们教育的对象只是六七岁的孩子,孩子的反复无常正反映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幼儿自觉守纪、遵守规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要一下子让他们做到遵纪守则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不断递进的过程。于是袁老师开展了专题家长会,请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榜样,对孩子严格要求。我们设计了家园联系表,定期反馈幼儿在园和在家遵纪守规的情况,并对孩子近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阶段:攻克疑难点,解决问题。即反复分析探究过程,认知自己的探究过程,在一定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选准切入角度,通过自己积极、独到的思考,抓住“反思、提高、结论”环节,深入提升“微研”,从教育教学现象的研究中,发表“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个人思考结论,为后面改善探究过程提供依据。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袁老师交流了近期研究动态,并道出了幼儿规则意识反复无常的困惑。大家认为:幼儿是独立的人,只有幼儿自主参与建立规则要求,才能真正被其接受,并自觉遵守。并建议袁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在班级常规、游戏等规则的建立上允许幼儿自己思考、探索。

袁老师组织幼儿观看了运动员训练和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并展开相关的讨论:运动员训练时要遵守哪些规则?运动员在参加开幕式时要遵守哪些规则?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班级相关常规、游戏等规则的建立。如做操时应遵守哪些规则?游戏时要遵守哪些规则?幼儿根据自己对规则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制定出一系列活动规则:做操时听到进场音乐时就要赶紧排好队,不能拥挤,一个接一个地踏足进场,并要按音乐认真做操。如果做不到,则取消本周得红花的资格;游戏时要做到文明、礼貌,对游戏材料要轻拿轻。如果做不到,则取消本周玩游戏活动的权利……

现在,该班的各种活动规则在幼儿的积极参与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起来。幼儿成了规则的主人,自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并相互监督,心甘情愿地遵守着这些规则,感到快乐和满足。

通过“问题切入法”的有效“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们不仅学会问题释难、质疑选题,而且学会怎样释题解惑、解题思辨。大家在反复研究、螺旋深入和不断提升的“微研”过程中,自觉地每天实践一点,每天思考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有效营造全园“以题促思,以思促研”的“微型课题研究”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