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平
摘 要: 多丽丝·莱辛(1919—)被誉为继弗吉尼亚·沃尔夫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当代女作家,自步入文坛以来,笔耕不辍,其创作历时将近半个多世纪,是一位极其多产的作家。《野草在歌唱》(1950)是莱辛的处女作,该作一经发表,就使得莱辛声名鹊起,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本文在已有的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应用异化这一哲学理论分析女主人公被异化的表现,揭示了她被异化的根源,并指出,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玛丽最终在进行了反异化的挣扎后,有了精神上的顿悟。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玛丽 异化 反异化
一、《野草在歌唱》简述
《野草在歌唱》是莱辛的处女作,发表于1950年,它描写了一位南非白人主妇被自己黑人男仆杀害的案件。该作一经出版就引来了广泛关注和阅读,获得了高度的评价。《纽约时代》赞道:“作品饱含激情和力量,深邃细致,令人叹为观止,实在罕见。”(239)《新政治家》赞道:“一部非常娴熟的心理研究作品,它触及了许多南非隐而不宣的真相。无论以任何标准来评判,该作都体现了非凡的力量和想象。”(同上)《纽约书评》对其也是不吝赞誉:“情感和力量的统一,是莱辛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同上)
该作广为国内外的评论家和学者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研究者组要从主题和创作手法研究这部作品,主要有对不正常的种族之间的关系、后殖民罪恶的救赎之道妄想症与禁忌、反种族隔离、作品中的英国特性、苏菲主义、空间的含义、城市和荒野的双重概念、饮食在人际和社会关系的作用、暴力是自然力量的仪式和拟人化等。从创作手法来看,评论家主要探讨了作品中的隐喻和叙事、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特征等。
国内主要从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社会学和叙事等方面研究。
总之,国内外的研究深化了读者对该作的理解。没有从异化的角度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应用异化理论对该作作进一步研究。
二、异化
异化这个词来源于德语“Entfremdung”,它是出售和转让的意思,是某一物体的物化,即对该物体的出售和转让。(Hobbes,138)最早由英国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7世纪提出,他认为国家的意志和公共的权利应该被异化了的个人力量,该阐释没有对抗的意思,而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异化,他认为异化是人认知的一个阶段,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是黑格尔的核心思想。他人为现代社会人类个体的特征是,人的内在疏离感,即内在真实的“大我”与社会中的“小我”分离(Marcuse,273-75)。他同时发现人类遭受异化的根源是私有制,法律,习俗,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机构。他说人类史就是一部异化史。19世纪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人把同类属物——上帝客体化为自己的思想本质,所以他谴责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人异化的对立于自己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反过来控制人。他写道:“宗教中,人必然分离出自己的本质,上帝是另外人的另外一个自己,他丧失的另一半自己。”(Feuerbach,195)
之后卡尔·马克思继续修正异化的概念,他指出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创造者,他和其他人一起改变外在世界。然而这种本质属性疏离了人,不再属于人。一个恰例是基督教中的上帝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主体,他曾经是人类的创造物,而现在他掌握了主动,人則沦为他的附属。继马克思之后,艾里克·弗洛姆在《健全社会》中提出异化是一种状态,此时人不再是自己行动的创造者,而是依附于异化于自己的力量,他的行动和结果成了他的主人,他只能服从而无从抗拒。(Mitchell,5)
最后伊恩·罗伯特森定义异化为,一种在各种社会机构和条件下的重压下的空洞、孤独、虚弱感。(Robertson,262)
由上可知,对于异化内涵的解释是一脉相承的,即人丧失了自我和本质—主体性。由于异化于自己的力量,他丧失了人性、自由、个性。异化的力量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意识形态,如金钱、道德标准、社会体制等。异化的核心是人性的扭曲。异化可以是心理扭曲,包括极度的焦虑、厌倦、绝望、非人化、孤独、无力、虚无、悲观甚至精神危机。异化是自我的丧失。人的活动成为异化于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剥夺他享有的自由,使自己沦为异化的工具,他的附属。结果,人被迫从属于异化于自己的力量,失去自由的同时,失去自我。
三、玛丽异化的表现
《野草在歌唱》中的女主人公玛丽在短暂的一生中,从童年到中年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在精神和现实中都远离社区其他人双重的孤独。她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现实外在的世界隔离,没有机会了解她身处的社会,导致极度无知。而且这种隔离,使得玛丽无法完成自己既定的社会角色,完成社会职责。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违背人性,注定了她悲惨的命运。
玛丽的童年是非常孤独的,她和家人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她不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玩伴,享受无忧快乐的童年。她的生活始终笼罩着贫困的阴影,陪伴她的是身心憔悴的母亲,母亲的遭遇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逃离现实成了她的潜意识。
即便在玛丽花样的少女时代,她在精神上与人隔绝,她从不和别的姑娘真诚,充分交流,她“生硬的态度”“超凡脱俗”“孤傲”。别人的遭遇在她看来不过是无关痛痒的“闲言碎语”。她有不错的工作和薪水,社交生活丰富多彩,“带她出去的男人数也数不清,大家都把她当成姐妹看。玛丽竟成了那样好的朋友!在她成百个女朋友中找不出一个知己,而在他成百的男朋友中有何尝有一个知己?”(35)因此,她长在一天结束时,感到恐慌,“似乎她身上那一股无形的生命力就此消失了”。(37)
结婚以后,玛丽随丈夫离开自己生活的城镇,来到荒僻的农场,但依然过着和自己的社区完全隔绝的生活。她已经切断了以前的友谊,退缩到婚姻的城堡里,默默忍受着自我监禁。她不断地拒绝邻居的邀请,与自己的丈夫也是身心隔膜。“好多天她都不跟他说一句话”,“就好像他不存在”“她似乎安全沉入自己的睡梦中”。(206)
玛丽对爱情和家庭的态度也是扭曲冷漠的。结婚前玛丽对婚姻非常恐惧,她从外貌和心理上拒绝成长。后来,玛丽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和迪克结婚。婚姻只是她解决烦恼的手段,从此以后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希望落空后,她迫使自己以母性的怜悯和牺牲对待迪克。迪克从来都感受不到玛丽的爱,而是冷漠。玛丽希望把迪克训练成挣钱的机器,泯灭迪克的良知掠夺非洲的土地。“他们婚姻是彻头彻尾的错,彼此之间缺乏真正的了解,可是他已经习惯了任何婚姻都常有的那种双重寂寞”。(117)
玛丽对黑人的态度,她否定他们的人性,最终导致自己神经错乱。玛丽婚后接触到黑人后,她从来都不把他们当成和自己一样有尊严,自爱,有基本的生理需求的人看,“她從来没有想到过土人也是要吃饭,要睡觉的人”。(79)在玛丽眼里,黑人是肮脏的野蛮人,对家里的黑人佣人极其苛刻、严酷、傲慢、无情。她顽固地认为黑人厚颜无耻、牲口、是窃贼、一有机会就会犯罪。曾经和蔼友善的她,变成了黑人奴仆眼里凶残的泼妇。直到奴仆摩西出现,玛丽看到了黑人身上的人性,并被他的男性阳刚吸引。玛丽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无形而强大的约束,极力否定黑人的人性。这两种力量撕扯着玛丽,令她恐慌,噩梦不断。她的真正自我和社会的我分离,最后神经错乱。
四、玛丽异化的原因
玛丽的异化原因是南非殖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玛丽的意识里并在社会的规训中强化。玛丽是这些异化力量的受害者,直至神经错乱。
首先是男权的压迫,包括父权和夫权。玛丽阴郁的童年岁月里深深印刻被贫困折磨的悲戚的母亲和酗酒的父亲的影子。她的父亲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铁路小职员,母亲却不得不依附着他,苦苦挣扎。玛丽深深体会到婚姻是对女性的惩罚,她憎恨和害怕婚姻。然而,不婚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里被当做是不正常的。波伏娃曾说,婚姻对女性而言,是唯一融入社会的方式。(Beauvoir,97)玛丽不堪社会的压力,终于匆匆结婚。在和丈夫迪克长久厮守后,玛丽敏锐地察觉了丈夫的愚蠢、死板、无能、缺乏准确的判断。即便如此,玛丽还是自觉从属于夫权。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妻子不享有和丈夫同等的管理事业的权利,也不得干涉,只能完全依赖自己的丈夫,由丈夫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玛丽只能把生活的希望寄予迪克,自己打理家务。然而迪克一再地粉碎了她的期望,生活越来越潦倒。玛丽在失败的婚姻里,完全丧失了主体性,从婚前疏离到婚后严重的异化状态。
其次,玛丽对种族主义的内化是其异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童年起,父母身体力行地教导她种族主义。处于社会底层的父亲在黑人面前摆出优越的姿态,贫苦的母亲也禁止她和黑人女仆说话。玛丽婚后残忍地虐待黑奴,要求苛刻,恩奇克扣他们微薄的薪资。玛丽的意识里,黑人是畜生,是卑劣的、丑恶的、野蛮的、愚蠢的。他们是原始的动物力量,代表着一种性本能,一种凌驾在道德和克制之上的生殖力。他们的黑色是人性的阴暗、晦涩。黑人是罪恶的象征。(Fanon,86-149)玛丽责骂他们:“猪”“狡诈,不诚实”“厚颜无耻”“肮脏的野人”“一个土人本来比一条狗强不了多少”“这些妇女都是些奇形怪状的原始人,他们那些龌龊的欲念”“只要她背过身去,那家伙就会偷窃”。(37)种族深深内化在玛丽的意识里,并且被控制,使她无法接受黑人人性的事实,痛苦纠结,最后导致了精神分裂。
最后是社会规训对玛丽的异化。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写道:“默默的镇压、注视、规训的力量,充斥在整个西方社会。”(Foucault,71):“玛丽短暂人生中,被强迫接各种规训,如若违背马上遭到惩罚”。这些规训主要体现在玛丽对父权夫权的反抗和最终顺从,对殖民主义的自觉遵守和维护。玛丽在打破了殖民主义的禁忌,和黑人奴仆关系暧昧时,被白人社会作为叛徒清除,并掠夺迪克的农场。
五、异化中挣扎后的觉醒
玛丽终其一生都遭受异化,命运受到掌控。然而,她自觉不自觉地不断进反异化的斗争,主要体现在她对男权的幻灭和对殖民主义的反思上。首先是她对父权的幻灭和否定。男性在家里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女性是第二性,他们的幸福完全依赖自己的丈夫。玛丽和她的母亲因为男权,遭受压制,一生不幸。
玛丽对男权幻灭后,开始积极自救,意欲拜托男权桎梏,追求自由。具体体现在三次抗争中。玛丽已经成年,却迟迟不肯谈婚论嫁,宁愿单身;婚后,父权幻灭,玛丽离开丈夫想重新工作独立生活;玛丽接受黑人奴仆摩西的人性之光,深深依恋他的温柔、细致、男子气概。尽管以悲剧结尾,玛丽粉碎了男权,表明她不愿意步母亲的后尘,她想探索一新的生活方式。
玛丽去异化还体现在她对殖民思想的反思上。玛丽在朝夕相处中渐渐摆脱先入为主的偏见,发觉黑人奴仆摩西阳刚的男子气概,他的愤怒、宽容、勤勉、体贴、温柔。他曾经问玛丽:“难道耶稣认为人类互相残杀是正当的吗?”殖民的谎言在摩西光辉的人性面前坍塌。最后,玛丽不得不把他当做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对待。睡梦中,玛丽冲破了禁忌,把摩西当做自己的父亲和爱人。
玛丽对自我的认识。根据异化的理论,去异化就是自我的认识,重获自我。玛丽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时在无意识和潜意识中发生的,直到生命的最后尽头,她才有了清醒的自我意识。
“她好像站在这座房子的……像法庭上的审判官似的俯瞰这下……她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这实在是使她痛苦万分。她在内心费劲思索审判者自己的同时,还处在被审判者的地位……一切都不是出于她的自愿。她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变成了一个没有意志力的女人,等待着黑夜来毁掉她。她有自知之明的理智,可她在感情上又是那样天真无知—她的感情总是被一种她所无法理解的力量推动者—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毁灭了她那完美的幻想。”(223-224)
玛丽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败的真正原因和教训。
“她想,她得独自走完人生的道路。这是她必须吸取的一个教训。如果她早就吸取了这个教训,那她就不会站在这儿了,不会第二次表现出意志薄弱,去依赖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了。”(231)
玛丽平静地面对摩西的复仇,因为她意识到真正的凶手不是摩西而是她自己。这个顿悟让她前所未有的輕松,终于摆脱了困扰了她一生的异化力量,身心重生。
六、结语
莱辛认为,女性问题与全人类的解放紧密相连。作家应该是灵魂的建筑师,她的创作应该跟随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她有责任探索人类面临的困境,有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无比的热忱追求自由的愿望。显然《野草在歌唱》体现了莱辛的创作思想,表达了她对困在异化力量中的人性的探索和反思,给人指明方向和希望。
参考文献:
[1]Feuerbach,Ludwig,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M].New York:Harper & Row,1957.
[2]Fromm,Erich.Marxs Concept of Man[M].New York: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1961.
[3]Lessing,Doris,The Grass Is Singing[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 Press,2000.
[4]Marcuse,Herbert.Reason and Revolution:Hegel and the Rise of Social Revolution[M].New York:Harper & Row,1941.
[5]Marx,Karl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M].22 October 2010.
[6]柴丹璐.异化问题的哲学审视[D].2009.
[7]丹纳赫.刘瑾,译.理解福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8]多丽丝·莱辛,一蕾译.野草在歌唱[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9]弗朗兹·法农.万冰,译.黑皮肤,白面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0]黑格尔.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11]陆梅林.陈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12]陆梅林.陈代熙编选《异化问题》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13]托马斯·霍布斯.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14]西蒙娜·德·波伏娃.桑竹影等译.第二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2:65-68.
[15]向丽华.野草在歌唱中玛丽悲剧命运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65-68.
[16]杨丽娟.异化问题及原型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1,1:137.
[17]伊恩·罗伯逊,赵明华译.现代西方社会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