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覆盖栽培试验及措施分析

2014-11-24 01:53:56王飞高赵元军
浙江林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鲜笋毛竹林毛竹

王飞高,赵元军,龚 宁

(1.浙江省嵊州市林业局,浙江 嵊州 312400;2.浙江省绍兴市环境绿化工作站,浙江 绍兴 312000;)

嵊州市地处浙东中部,120°27′ 33″ ~ 121° 06′ 55″ E、29°19′ 45″ ~ 29°49′ 55″ N,土地总面积 178 443 hm2,竹林面积19 113 hm2,其中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v.pubescens)16 747 hm2,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典型山区县级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常年平均气温在12.6 ~ 17.3℃,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4.2℃,极端最低温度为-10.1℃,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6℃,极端最高温度为42.1℃,年降水量1 200 ~ 1 600 mm。毛竹笋用林自然出笋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出笋时间相对集中、价格较低、效益相对较差。毛竹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毛竹笋提前到春节前后出笋,产量和价格相对较高,同时弥补了春节市场疏菜淡季,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为此,笔者对嵊州市毛竹覆盖栽培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毛竹覆盖栽培有效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竹林情况

覆盖栽培毛竹林选择在嵊州市崇仁镇高湖头村,地处会稽山脉五百岗山腰,海拔500 m。覆盖栽培竹林对毛竹没有经过钩梢,竹林情况主要包括面积、立竹株数、粗度(以眉围为标准)、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坡向、坡度的调查。竹林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覆盖栽培毛竹林基本情况Table1 Information of tested bamboo stands

1.2 肥培管理

3个地块肥培管理情况见表2。

表2 竹林培育管理情况Table2 Fertilization of tested bamboo stands

1.3 覆盖方式

覆盖方式均采用稻草+砻糠的覆盖方式,覆盖时间在11-12月,覆盖厚度30 cm,但覆盖物用量有所差异(表3)。

表3 毛竹林覆盖情况Table3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bamboo stands

2 效益

通过覆盖栽培,竹笋产量、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毛竹林覆盖栽培效益情况见表4。

表4 毛竹覆盖栽培典型案例效益Table4 Yield and output of tested bamboo stands

2.1 竹笋产量

从表4中可以看出:3个地块鲜笋年平均产量为31 108 kg/hm2,其中1号地块鲜笋产量从2011年的338.05 kg增加到2012年的624.05 kg,即年平均鲜笋产量从24 146 kg/hm2增加到44 575 kg/hm2,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84.60%;2013年鲜笋产量达到838.4 kg,年平均产量达到59 885 kg/hm2,分别比2011年、2012年增加148.01%、34.35%,增产幅度较大,特别是2013年比201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2.2 经济效益

从表4中可以看出:3个地块年平均产值为825 248元/hm2,其中1号地块总产值从2011年的3 926元提高到2012年的23 741元,即年平均产值从280 428元/ hm2增加到1 695 785元/ hm2,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5.05倍;2013年总产值达到19 864元,比2011年增加了4.05倍,由于2012年高价位笋价持续时间较长、2013年春笋价格比2012年略低,导致2013年比2012年减少7.10%,年平均产值141 885 7元/ 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3 主要措施分析

3.1 竹林要求

交通便捷、靠近水源,笋产量高的的丰产竹林,立竹密度以2 600 ~ 3 200株/ hm2为佳,毛竹眉围在10 cm左右,要求均匀分布,竹林生长良好,无病害虫。

3.2 肥水管理

毛竹林覆盖前的水分管理尤其显得重要,毛笋中正常含水量在90%左右,对林地要分次浇水,保证竹林地土壤中的含水量,满足在出笋过程所必须的水分。

施肥要做到少量多次,以提高用肥的效率;并在覆盖前要施足速效肥,以保证在覆盖后出笋过程中所需的养分。

3.3 覆盖方法

2012年与2011年覆盖方法相比,从表3中明显可以看出:1号地块稻草用量明显增加,增加了73%,同样的覆盖厚度,一方面为覆盖增温、保温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为保湿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4 清理积雪

2010年11月29日覆盖完毕后,到12月22日测得覆盖后的土温为22℃,12月30日至2011年1月1日降雪造成大量积雪,由于没有及时清理积雪,2011年1月2日测得覆盖后的土温为17℃,并且持续多天;为确保覆盖毛竹林的土温,在下雪前及时用塑料布等材料进行覆盖或者雪后及时清理积雪,避免因积雪融化为雪水下渗,导致好氧呼吸减弱,造成土温剧烈下降、出笋效果不佳现象。

3.5 跳鞭现象

自从2010年11月底开始对毛竹林进行稻草+砻糠覆盖,在2011年毛笋后期出现少量跳鞭,由于砻糠、稻草处理不够及时,砻糠、稻草等覆盖物能提高土壤中水分保持效果,从而导致竹鞭上浮现象明显,2012年明显增加,2013年跳鞭现象更加明显,说明随着覆盖年份的增加跳鞭增加明显。

4 小结

4.1 效益明显

3个地块鲜笋年平均产量为31 108 kg/hm2,其中1号地块2013年覆盖栽培毛竹林年平均鲜笋产量最高达59 885 kg/ hm2;3个地块年平均产值为825 248元/hm2,其中1号地块2012年平均产值最高达1 695 785元/hm2。说明毛竹覆盖栽培产量、产值等潜力明显、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2 竹林要求

选择交通便捷、靠近水源,笋产量高、土层深厚的丰产笋用竹林为佳,立竹密度以2 600 ~ 3 200株/hm2为佳,毛竹眉围在10 cm左右,要求均匀分布、竹林生长良好、无病害虫。

4.3 覆盖方法

以稻草+砻糠双层覆盖方式为佳,覆盖厚度30 cm左右,可通过适当增加稻草用量,以提高增温、保温、保湿效果。

4.4 肥水管理

加强毛竹林覆盖前的水分管理,对林地要分次进行浇透,以保证满足出笋对水分的要求。施肥要少量多次。

4.5 清理积雪

在下雪前及时用塑料布等材料进行覆盖或者雪后及时清理积雪,避免因积雪融化为雪水下渗,造成土温剧烈下降。

4.6 及时处理覆盖物

对砻糠、稻草等覆盖物要及时处理,特别是对稻草尽可能清理干净,以减少竹鞭上浮现象。

[1]高小辉,汪奎宏,何奇江,等.毛竹笋用林丰产结构模式浅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4):34-37.

[2]何均潮,梁建迎,方德才.雷竹四季出笋高效经营技术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7,16(1):37-40.

[3]翁永发,吴晓峰,张耀辉.红壳竹覆盖栽培试验初报[J].浙江林业科技,2002,22(6):25-27.

[4]何德汀,尹波,何进校,等.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典型事例浅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5):54-55.

猜你喜欢
鲜笋毛竹林毛竹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节骨草和毛竹苗
芦笋择株选径采摘器的研究
科教新报(2019年16期)2019-09-10 08:41:27
苦竹林分结构对鲜笋产量的影响分析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乡村科技(2018年8期)2018-06-27 03:41:40
鲜笋腊肉排骨汤
食品与健康(2017年5期)2017-05-12 18:06:44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
巧用饮料瓶保鲜苦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