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以建水紫陶在该时期生产的以博古纹为装饰主题的“陶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个案分析,来解读陶斗装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工艺价值,以期为建水紫陶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建水紫陶;陶斗;博古纹;装饰
博古纹是我国陶瓷器装饰中一种典型的传统纹样,“博古”即指古代器物。“博古”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张衡《西京赋》中:“雅好博古”,而博古纹是我国艺术品装饰中一种较为典型的装饰图案,历史上宋徽宗赵佶曾嘱其下属王黼绘纂《宣和博古图》三十卷,把商代至宋代宫廷所藏之器物绘制于画卷中,此为博古图的由来。后“博古”的含义被加以引申到瓶、钟、鼎、尊、玉件、盆景、茶具、文房四宝等被用作装饰的题材时,均称之为“博古纹”或称“博古图”。博古纹在我国传统工艺品装饰中极为常见,明清两朝多见于景德镇瓷器装饰上,其寓意为高洁清雅。清末民初时期是建水紫陶工艺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该时期在“陶斗”这一典型产品的装饰艺术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装饰内容和风格,其中的博古纹装饰以它浓厚文化内涵,成为建水紫陶装饰艺术中的一个亮点。
一、蔬菊博古纹紫陶八角斗赏析
蔬菊博古纹紫陶八角斗是清末民初时期建水紫陶饰陶名家王受之(生卒不详)以博古画为表现主题的经典作品;陶斗直径8.2厘米;八角造型,紫色胎体;经无釉磨光,斗面细腻如玉,光洁似镜;王氏于此斗上所绘之物为盆景和蔬果。盆景和蔬果纹装饰在我国清晚期的国画和粉彩瓷器装饰上非常流行,这一表现形式与宋、明时期的博古纹装饰略有不同,因其极富生活气息,又有清新自然之感而备受晚清文人的喜好和推崇。从此斗装饰图案所表现内容来看,王氏对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深的个人认识与修养。首先是器物上的“回纹”装饰。“回纹”是我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种辅助装饰纹样,它最早见于马家窑文化陶器、商代中期灰陶和商周时期的青瓷装饰上,其于宋代吉州窑、定窑、耀州窑和磁州窑中被广泛运用,有“富贵不断头”的寓意。其次是菊、兰装饰。梅、兰、竹、菊是我国象征着传统文人气质精神的重要代表符号,素菊代表文人清高之气,幽兰则暗喻文人之内功修为;“人淡如菊”和“空谷幽兰”表达的是一种文人精神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山水情怀与心态。此斗对器物蔬果之描绘寥寥数笔而就,简洁精炼,疏密留白得当,构图设计精致,特别是其在南瓜与萝卜的形态描绘和色彩运用上,使人联想起中国画大家齐白石晚年在其《墨笔花果册》中对蔬果的写意表现之技巧。就王受之与齐白石两人比较而言,王氏活跃于清末民初时期,而齐白石则为当代画坛巨擘。由此可以推断出,王氏先于白石领悟“去其繁章,取其大要,而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春兰博古纹紫陶方斗赏析
春兰博古纹紫陶方斗是清末民初时期建水紫陶饰陶名家王克敏(1876-1942)以传统博古画为表现主题的代表作品;陶斗直径7.7厘米,紫色胎体,质地纯净无暇,造型严谨;斗面经无釉磨光,细腻如玉,光洁似镜;落款“勉旃”,钤印“王”;装饰内容为春兰盆栽、陶壶和蔬果;首先,从布局上来看,王氏用大、小、长、短、圆、方共六个视觉元素,设计出各个对象之间的“外形”关系,画面主次分明,主题突出,简洁明确,经营位置有章有法;其次,从主题春兰的描绘上来看,行笔灵活,笔力峻峭;对于兰瓣的勾勒,王氏以笔法中的露锋点入而后下按,再提笔至末端收笔出锋;而对于兰叶的描绘,其用笔之法则又与书法中的“撇”法相似,共撇了“八叶”,在这八叶中,无论是长叶、短叶、还是折叶的描绘,均能柔中寓刚,刚柔兼顾,特别是对于兰叶之间“交凤眼”的表现,精彩之至,由此可以看出王氏已深谙我国传统画兰之法;而对于陶壶、花盆和蔬果的表现,笔简意骇,取其大要而略其细节;图案整体上简单通俗,特别是陶壶上书“大吉”字样,使陶斗兼具生活品味和情趣。这种表现风格,在清代晚期寿山石、玉器、家具等器物雕刻纹饰上较为流行和常见,它与瓷器博古纹细腻精致的描绘相比要简洁得多,就是与我国早期博古纹中讲就的:“观其器,咏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遗风……”要求相比也有所不同,但这种“简”的风格,是摒弃了繁缛末节之后的轻松,它和我国古代诗文和现代小品一样,更能使观者心情舒畅。
三、腊梅博古纹紫陶方斗赏析
腊梅博古纹紫陶方斗是王克敏以传统博古画为表现主题的经典作品;陶斗直径7.9厘米,紫色胎体,白色图案,质地纯净无暇,色泽沉静典雅,造型严谨;落款“勉旃写”,钤印“王”;装饰内容为梅、兰、菊、花盆和花篮;观斗面图案,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线条精湛,刻画细腻,有宋人花鸟画工写之力,极富文化气息;此斗最精彩之处首先在于“腊梅”重“写”的描绘上。对于主干之表现,王氏成竹在胸,呈“之”字形展开一气呵成,势如虬龙出海,而对于“梅瓣”的表现则以点、按之法描绘,各个花朵之间的虚实布局和疏密聚散配合有致,完美地体现出腊梅“铁骨傲霜”的品格;其次是兰菊重“工”的表现,王氏用极为工整的白描笔法,精谨细腻地勾勒出兰菊之形,体现了我国传统工笔讲究的“巧密而精细”。王氏在一幅图案中能将“写意”与“工笔”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同时并用,且能使两者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实为难得。梅、兰、菊是我国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其根源于古代文人对自身修养的一种品格和境界追求。“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其实就是表达文人心中一种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的人生姿态。
四、结语
博古纹作为清末明初时期建水紫陶“陶斗”装饰中的一个主题元素,在建水紫陶装饰工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视觉效果和审美品味,还使建水紫陶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审美内涵。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现代数码技术在建水紫陶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红河学院孔明;项目批准号:YB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