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彭煜清
[摘 要]本文通过详细介绍我国第一个为气象事业而牺牲的气象工作者史镜清先生的生平事迹,借以探讨民国时期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步伐。军阀割据,抗战爆发,内忧外患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之下,国民政府财政极端困难,中央研究院经费困难,气象研究所步履维艰,但是气象科研工作者们毅然坚持气象业务和科学研究,以史镜清因公牺牲之精神为激励,以科学救国之抱负为己任,不遗余力地推进我国气象科学现代化,不断缩小与国际气象科学发展水平的差距。
[关键词]气象学习班;清华大学气象台;史镜清纪念基金
一、气象学习班学员
民国元年(1912年)史镜清出生于江苏溧阳县南渡镇。史镜清自小求知若渴、勤奋好学,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1931年完成中学学业后恰逢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为准备在全国各无线电台有计划地附设气象测候所,公开报名招生,开办第二届气象学习班。史镜清以名列榜首之名次被录取为第二届气象学习班学员。
1931年4月1日第二届气象学习班开学,由于学员较多,上下北极阁气象研究所不便,因此借用成贤街文德里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的楼房为教室。课程有微积分、物理、英文、理论气象学(每周5小时)和实用气象学(每周2小时)、无线电等。学员上午上课,下午实习或自修,学习班要求既掌握气象学基本知识,又能成为业务技术多面手。考虑到测候重在实践,自10月12日起,学员每日下午到北极阁气象台实习,实习内容包括测候值班、仪器管理、绘天气图和高空测候等。
1931年12月26日举行第二届气象学习班毕业典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分请各教授及国立中央研究院各主任、各所长参加,蔡元培院长派许寿裳主任莅临致训。按照第二届气象学习班录取规定:毕业后,三年内学员需遵守气象研究所颁发的测候生服务条例,前往该所指定的气象测候所服务,不得推诿。当时国民政府交通部无线电台附设气象测候所的计划,原定于1932年1月开始实行。为此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于1931年12月上旬曾派黄逢昌和全文晟先后分赴沿江和沿海考察筹设测候所地点并暂定先设八处。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继“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府迁都洛阳,举国震动,国立中央研究院决议紧缩,拟在交通部无线电台筹设各测候所之议,遂告搁置,后来终未建成。第二届气象学习班学员,因亦陆续分遣其他测候所服务。此时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为参加第二届国际极年活动,在山东泰山和四川峨嵋山筹建两处高山测候所。可是后来由于经费困难等原因,高山测候所推迟成立,史镜清未能成行。1932年2月经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推荐,史镜清到清华大学气象台任测候员,同时和其同学刘粹中一并担当清华大学气象台主任黄厦千的助理。
二、清华大学气象台测候员
1931年至1932年,德国为在我国创建“欧亚航空公司”而进行中亚地区科学探测,在其“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的名义下,中瑞德共同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联合组织科学考查。气象考察由德国气象学家赫德(W·HAUDE)博士主持,在我国蒙古地区进行风筝探测,此乃我国最早进行风筝探测的地区。
1931年2月,为勘察中德航空路线,赫德博士率其助手来华开展气象风筝探空业务,并带来德式气象风筝等探空仪器。德式气象风筝外形类似双翼飞机,每秒4米的微风即可升空探测,上升高度达5—6公里,用钢丝牵拉。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介绍当时中央大学地理系应届毕业生徐近之和气象研究所职员胡振铎两人配合赫德博士。截至1932年4月,在蒙古义肯公和巴因托来两地,共进行了123次气象风筝探空,测得了高空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的详细资料。在此过程中,徐近之和胡振铎逐渐熟悉和掌握操作气象风筝探空业务的全部流程。
根据科学考察协议规定,在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考察团建立的气象测候所和仪器必须移交给中国。可是,用于高空探测的风筝不在移交仪器的范围内。此时,世界气象科学已进入高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高空探测方面下功夫,各大强国都在研究无线电探空仪,气象科学新的进展必然要从高空资料积累中取得。对于中国而言,季风研究、大气环流研究、天气预报和航空事业发展,都迫切需要了解高空气象,但是风筝探空技术昂贵,中国无力进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深知气象风筝对中国气象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迅速发函给赫德博士,请求其把风筝移交给中国。同时竺可桢发函给徐近之和胡振铎,让其与赫德博士商量,以最低价把风筝买下来,做好两方面准备。后来,赫德博士回北平处理考察团善后工作,仪器设备也都随之运到北平,存放在清华大学地学系。赫德博士回国前,与竺可桢商定,以1600元(美金500元)低价转让全套设备,归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有。在此期间,利用考察团仪器设备存放清华大学地学系之际,黄厦千已经教会其助理刘粹中和史镜清学习使用风筝进行探测。
气象研究所原本计划将风筝运回南京施放,鉴于南京上空飞机过往频繁,施放这种钢丝坚韧的气象风筝极其危险,并且军政部航空署明令禁止在南京上空放纸鸢。因而拟改在位于泡子河的原北平气象台,由胡振铎等负责施放,但此气象台场地狭小,气象风筝施展不开,最后商请清华大学气象台主任黄厦千,并聘请他为气象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他的助理刘粹中、史镜清两人,另筑房舍,存置气象风筝,利用清华大学的旷地实施作业。这样一来,一方面,气象风筝就存放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免去从北平运至南京之周折;另一方面,刘粹中和史镜清两人已经掌握风筝探空技术,具备高空探测和研究的条件。气象仪器和研究人员兼具,气象研究所又以重金向德国购买了施放气象风筝所必需的优质钢丝两万米。
1932年9月27日,气象风筝正式投入清华大学气象台气象业务中使用,进行了第一次风筝探空记录,获得了包括风向、风速、气温、高度在内的气象记录。1933年9月8日,气象风筝施放将近一年了,北平也已进入初秋之际,在此季节北平风力通常较小,这天早晨清华园却刮起了大风,气象台主任黄厦干认为正是风筝探空的良机,就率领刘粹中、史镜清等人用从德国新购到的钢丝施放气象风筝。当时风力强劲,风筝扶摇直上,当风筝升到两千多米高空时,上空风忽然转向,风筝断线,带着长长的钢丝坠落至地面。其时实情是清华大学正改用商电,电厂违规用1800伏的高压裸线试电(交通部曾明令禁止),风筝落下后,它的钢丝牵线挂在高压输电线裸线上。史镜清唯恐从德国新购到的钢丝受损,便立即飞跑过去捡线,伸手一触,随即扑地。在后面跟来的刘粹中,正想伸手拉他,觉得有吸力,意识到触电。当时在旷野,无法很快隔断电源,也未能及时送往医院,史镜清不久就气绝身死,刘粹中幸免于难。
为纪念史镜清君,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呈请中央研究院设立史镜清纪念基金,中央研究院予以批准并委托中国气象学会举办史镜清君纪念奖金征文。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史镜清征文奖金”,是国内气象界第一次对高空气象业务作出贡献的工作者颁发的奖励。抗战时期,战火纷飞,气象工作者们仍坚持出版气象刊物,举办了三次史镜清征文奖金,对我国高空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政府交通部国际电讯局为了要取缔外国人在华非法设立无线电台广播天气报告和预报,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协商订立了利用上海无线电台自行广播天气报告和预报的合作办法,并准备在全国各无线电台有计划地附设气象测候所,进行自主天气测候,于是开办气象学习班,广招气象人才,史镜清应征录取。按照气象学习班原定培养计划,毕业生将服务于气象测候所,不料淞沪会战打响,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国内军阀割据内乱不已、军令政令不统一、财政极端困难,中央研究院经费困难,高山测候所迟迟不能成立,史镜清未能成行。由此观之,国家气象业务和科研的开展端赖政府财力之支持,更离不开安定之社会。
史镜清生于民国元年,从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气象学习班顺利毕业后,担任清华大学气象台测候员,成为一名气象工作者,青年才俊,因公殉职,英年早逝,卒于民国二十一年,牺牲时年仅二十一岁。他的经历是民国时期中国气象工作者的缩影,也是民国时期我国气象科研和业务开展的见证。在社会时局动乱,科研经费紧张的民国时期,气象科研工作者们坚守科学救国的信仰,不为艰辛,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抱着建立独立自主的气象事业之决心,勇于追赶国际气象科学之步伐。
参考文献:
[1]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国立中央研究院总报告》[B].1931第5期.
[2]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杂志》[B].13卷1期.1937.
[3]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杂志》[B].13卷2期.1937.
[4]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杂志》[B].13卷3期.1937.
[5]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杂志》[B].13卷4期.1937.
[6]洪世年,陈文言.《中国气象史》[M].农业出版社.1983.
[7]竺可桢.《竺可桢日记》[M].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