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梦醒
[摘 要]对于美的思考是贯穿人类整个历史的,也是深深植根于其所在的时代之中。唐代主要以丰腴富丽、雍容华贵为主流审美取向,这与其时代的开放自信以及国家前所未有的富强都是紧密相连。因此,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审美的看法也会局限于当时社会的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的特殊时代性。尽管审美文化是“一种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但它终究还是要存在于时代基础之上。
[关键词]唐朝;审美;时代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是以丰腴富丽、雍容华贵为主流审美取向。如果仔细去观赏唐代的绘画、雕塑以及各式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也都不难发现这一特征。
唐代以前,尤其是崇尚楚文化的汉代和盛行玄、道之学的南北朝时期,这两个时代都是欣赏纤细、窈窕、轻盈、柔软的体态,以及古道仙风的气质,这始终是女性,甚至对整个社会审美的主流评价标准。到了隋代,纤细颀长的审美观更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然而,随后的唐朝却出现了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独树一帜“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却也是有其出现的必然性。
初唐早期,其实也是秉承前代遗风,女子以腰肢纤细为美。从很多诗句中都可以找到印证,如刘希夷《春女行》诗中有“纤腰弄明月”,吴少微《怨歌行》“小腰丽女夺人奇”等诗句。然而唐人的女性审美观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盛唐时代脱颖而出的两位绝代佳人——女皇武则天和贵妃杨玉环,可作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审美的样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虽然没有现代科技记录下她的真切容颜,但从史书中“方额、广颐、凤颈”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断定,她的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帮助她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的胖美人典范,史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描写过这位美人的丰腴之态。白居易的《长恨歌》,虽说对杨贵妃的体态没有过多的描述,但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也可以让人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杨贵妃的丰腴。
这样的“环肥”之美,兴于盛唐,起自北方。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顶峰,国家的鼎盛与粮仓的充足,是所有前朝所不能比拟的,正如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体格的能力,并且唐代的开放与兼容并包、国力的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丰腴的体态正是体现这种自信与从未有过的能力的最好表现。当时崇尚的“丰腴富丽、雍容华贵”绝不单纯是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体现的是一种全社会开放兼容、圆润丰满、高雅华贵的文化视野。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是最宽阔的,宫殿是高峻宏伟的,这一切体现了一个国家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唐人不但崇尚并且醉心于这种体现了气魄、力量和张扬的美,比如唐人盛爱的牡丹,花型正是高贵丰满,唐人塑造的骏马陶俑都是膘满臀圆,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圆润而浑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就不难体会到为何唐人有这样的与先代不同的审美标准。
其次,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加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李唐王室由鲜卑游牧部落的关陇军事集团起家入主中原后,依然是保持着游牧生活的一些习性的,喜欢欣赏牡丹,热爱肥臀大马,崇尚壮硕之美,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造就和需要的就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了。并且,当时的唐代是高度开放的国家,是东方文明的中心,与130多个国家交往着,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旅行家、学者和不同信仰的宗教徒。譬如波斯就与唐朝交往很是密切,唐长安城里有着大量的波斯人居住。随着西域人大量涌入,长安城中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变化,模仿体格普遍都比较大的“胡人”成为了时尚。
再次,盛唐时期并无过多忧患,社会安稳、风气开放而有北朝尚武遗风,对女子的禁锢和约束也比较少,女性外出活动增多,也会常参加骑射一类的活动,因而体质健壮,身姿英挺。在恢弘壮阔,兼容并蓄,辉煌灿烂的盛唐气象的熏染下,这样一种前朝不曾出现的健康的、禁锢色彩淡薄的女性审美观应运而生,可以说,是“这种现实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审美观和时尚又反过来使女性刻意追求这种美”,这就更助长了女子健康、英武、丰硕美的倾向。
随后而来的安史之乱是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它打破了太平盛世,也击垮了唐人的自信与豪迈,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发生了极大的扭转。就女性审美观而言,纤瘦轻盈又逐渐取代了丰肥秾丽,再度成为流行时尚。但是这一时期的纤瘦不同于唐初乃至六朝的纤瘦羸弱,不胜罗绮,而是瘦劲轻盈。是一种度过顶峰之后,又回归精神性追求的审美。比如中唐时期流行的柘枝舞就是一种著名的健舞,该舞动作矫捷,节奏明快,没有一定的体力也是很难完成这样的舞蹈的。
中唐女性从丰腴转而以纤瘦轻盈为美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从经济状况看,中唐的经济总体上已远不如盛唐繁荣,当时社会的整体经济状况对中唐尚纤瘦的女性审美观的形成无疑有巨大的影响。在国家强盛之时,主流审美是一种能体现国家风姿的富态之感,而在国家衰落不能再养育那么多优渥不作为的贵妇之时,体态轻盈瘦削,给人以如画般可怜悯的窈窕女子则更符合社会的审美价值观。其次,从政治状况看,中唐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乱频仍。辗转逃难的社会现实要求逃难者必须动作敏捷,行动迅速,且在逃难途中长途跋涉,衣食无着是可想而知的。再次,中唐时期兵役繁重,男子多被征召服役,在男子被征召一空的情况下,女子就不得不从事农业生产了,这使得中唐女子的生活已完全迥异于盛唐时期丰衣足食的女性的闲适生活,大量而繁重的生产劳动无疑对这一时期女性纤瘦体态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