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语 伞
一本叫做湘家荡的书
上海 语 伞
7月31日,湘家荡国际散文诗大赛征文截稿,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华文作家的1000多件参赛稿件,因版面所限,我们只能从中遴选部分选登。评奖工作将于8月进行,敬请关注评奖结果。一、二、三等奖获奖作者,将受邀出席于9月下旬在湘家荡举行的颁奖会。
穿着蓝布衣的湘湖水,她波浪的手臂正忙,左手蘸了蘸金色的晨曦,右手蘸了蘸落日的余辉,然后优雅地,在风中画画。
背景是刚睡醒的,年青的绿。
绿一直在歌唱,一路翩飞。环湖,绿道,把颜料的香气写在笑声里。我在听。人们的交谈斜倚心灵之门。
白鹭也翩跹,偶尔落在从容的芦苇上。深邃的苇丛,却是最浪漫的,常常在湿地公园的掌心上跳舞。
湘湖水当然是最好的舞伴。
她卓然的才艺,早已被银鱼和黄蚬所熟知,被荷花和菱角所效仿,被龙舟和柳絮所羡慕。
我想走过去,握握她的手。她却像在我的梦里,频频回眸。
我看着她把风绾进袖口,住进了一本书的扉页。
翻开一本叫做湘家荡的书,人人都想做一回时间的主人。
纸面是醉卧的江南,文字用鱼米之乡的油墨浸染。一叶扁舟为目,一只木桨作笔。一页一页地阅读,一页一页地记录。
每一页都暗藏古典的韵味,又透出现代的气质,像诱饵。如果你在看,视线甘愿被紧紧垂钓,那么钓鱼所的鱼竿在水面留下的倒影,一定会是与你相关的历史——
鸳鸯、天鹅、候鸟,它们从清风榻,到采菱滩,从白雪窝,到栽桑园,各得一处静谧,从来不曾迷失;载春舫戏水,耕云堂耕云,它们的行踪里带着神秘,又是恰到好处的标点。
目录错落有致,像我亲切的邻居。
正文却有伟大在思想,背着完美主义的房子,都去了好地方。
烟雨与雾霭,流水与人家。古人和今人同游湘家荡,定能成为知音。
比如夏日相邀,走向雨水濯洗过的跨湖桥,坐于观莲亭,周敦颐一定会来陪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你呼君子之交。他一定再吟:湘湖水畔,妙矣,妙矣,可观独爱之莲,可望水陆草木之花。
比如为了膜拜沙粒的智慧,你把旅程放在月亮湾沙滩,苏东坡一定赶来对酌:明月几时有?你不抬头,只低眉颔首。他一定慨叹:幸哉,幸哉,君有亲朋明月在眼前,何必把酒问青天。
绿蛙到了夜晚就敞开了心扉,一枚月亮在诗句里悬挂,光——照过来,我和移动的时间都记住了湖水的荡漾,像未来的往事。
花仍然是湘家荡这本书中插图的主角。
油菜花最积极,一群团结的好姐妹,一起献出了金黄的油彩,她们常常在春天,选择晴朗的夜晚作页眉,将纯朴的七星镇上空,绣满了星光。
蝴蝶兰也不落后,自愿打开身体为灵感,紫色的,蓝色的,白色的,在湖畔的页角,一朵一朵地绽放想象力。到了季节,就描摹出一群真的鲜活的蝴蝶来,引得蜜蜂也上下翻飞,使人觉得今生和来世,都不会有一个词语叫孤独。
芦苇花最是静美。禅心一片,仙阙飘飘。人间任它们悠悠,是不是就能荡去天下的灰尘和烦恼?湿地没有潮湿的眼泪,只有能够润泽你干渴心灵的眼睛。
莲花和兰花的品性自不必说了,要留一句给东郊生态园的野花:
我若生来有用,必为有缘人而开。
铁松斋的主人怀悦竟不知,他在千年前为湘家荡作的序言有多好。
精严讲寺里那口长着三只眼睛的井和那只闪现灵光的石龟,都可以作证。古刹的钟声,在警醒浊世的耳朵,再好听的音乐,不绝于耳的,也只是一缕。
堆叠的经卷,为探秘历史与现实,甘愿蒙尘。而芸芸众生,似乎更需要另一种书,来承载灵魂的重量。
让一本书,再回到液态,顺着湘湖的粼粼波光,流出凤凰洲的传说,认养水边所有的动物、植物、风土和人情。
仰望蓝天,我从云朵上摘下了一滴鸟鸣,凌波于湘湖之上,阅尽水天一色。
而我,也早已心生鸟羽,想成为一本书中最幸福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