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斌
对于一名致力于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上好语文课,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愿望。而想要上好语文课,先就要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能够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研究、提高和完善。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素质艺术互动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认为要想上好语文课,提高课堂效率,就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既包括了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还包括了他们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身份已从传统的简单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感染力都是不可缺的。
1.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师都是学生的楷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某个科目,同样也会因为讨厌那位教师而厌烦那个科目。由此可见,教师的个人修养为学生学习的风向标。我们一直提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但是,这里指的素质不仅是教师学术修养,更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能够为学生树立未来的榜样,所以平时要培养语文教师的魅力个性,让语文教师具有学术气质和艺术气质。
2.“课内一分钟,课外十年功”。教师平时勤阅读,勤备课。只有老师吃透了文本,有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有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环境。倘若一个语文老师课文不曾读过,教参不曾看过,拿着书就去上课,那么必然是上不出好课。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准,读正确”,自己却对连读的对与错都不确定;一味要求学生“说说对某词、某句的理解”,自己却连对某词、某句的意思也没有搞清楚,讲起课文时更谈不上巧妙点拨与引导,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昏沉沉,哪里谈得上高效呢?
二、课堂要和谐民主
民主开放的语文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得他们在愉悦和满足的同时接受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单纯角色,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交流、相互合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那如何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呢?
(一)阅读文本,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创设文本解读的情景
文本研习就是要提供经典阅读问题,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教会学生善于质疑,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能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把问题引向深入,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提醒帮助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情感态度引入文本阅读中,将文本的阅读与生活联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去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活。
2.帮助学生建立起互动研习方式
既要鼓励独立阅读、思考、勇于创新,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学会合作,在讨论、交流、相互补充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学生要个性化地阅读,然后提出新的见解。教师对其鉴赏给予评价,对个性化研究给予鼓励性评价,对结论性研究给予客观的评价。确定难度大的问题,分组讨论,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认真倾听。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及时做评点。评点时要立足文本,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活。在学生评点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做示范性解读,让学生做参考,引导学生对下文展开文本交流。此外,在课后对内容做拓展性思考,展开研究性学习,写读后感,实现本人与文本的对话。
3.问题探讨,推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问题探讨”学习方式侧重的是探讨,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基本理解文本是探讨的前提。课堂上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必须以学生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做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地进行。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是重点,教师的引导要做到循循善诱,合理点拨,巧妙诱导,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得到张扬,让问题探讨活动充满生机。
(二)活动体验,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探讨中交流、质疑论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必然的过程。这时,各种意见、各种看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能产生相互碰撞,而学生的提问,必然会形成对同一文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的理解。按照既定的模式,对学生一味强调学科规范的训练,很可能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听到的、看到的东西都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进行大胆的互动式交流,并给予理解、宽容和热情的帮助鼓励,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活即教育”,丰富的课外活动课是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的最佳机会。生活是语文的不竭动力,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只有将语文和生活融合,才能让语文焕发生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组织他们进行积极互动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由此可见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切入点,相信教学效率、学生的成绩一定能步步提高。
三、教学要运用艺术手段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下对于教学资源挖掘,对教学过程巧妙设计和组织,在课上对教学情况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对教学时机把握和巧妙引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引向教学深处,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联想的空间,让他们驰骋于想象的天地,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这样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发言,敢于争论,此时,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藏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在语文教学激发想象的过程中,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设计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关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教师要善于巧妙提问题。提问题,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好地发挥出来。
总之,期望提高课堂效率,还得提升自身素质,勤于备课,课堂和谐民主,提问要艺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