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等都有了巨大的改观。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突显出愈来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自推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素质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亦有了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对其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仍存在教师为课堂中心的现象
受“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教师在教学中常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因讲解的知识点略有难度,教师虽有部分引导,但师生间依旧开展的是“乒乓球式”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知识探究时,教师也不能结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没有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没有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缺乏师生互动,使小学生缺少学习兴趣。譬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问题时,部分教师常代替学生完成解题,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仍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
中国自古以来推崇“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教育思想。此类教学模式亦沿用到了当前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仍采用“复习、学习”的循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掌握知识,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师以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是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即使部分问题是要求学生总结曾经记忆过的内容或要求学生在书中找出问题答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记住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结论的解释,致使原本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过程,导致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薄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理念落后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重要学科之一,可促进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提升,达到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与我国素质教育紧密相关。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形式,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教师常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展性思维的培养等。譬如,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单纯地讲解此节课程的知识点,很少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死板的书本知识,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特点,传统教学中,数学是任何考试中必须要考查的科目。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及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致使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许多小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由于部分教师追求整齐划一,缺乏对不同学生个性差异的了解,导致数学基础差的小学生同受过早期教育的小学生相比差距日益显著。教师在课堂上希望学生能与自己的思路相一致,忽略了学生自我感受。数学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更是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理解、运用的过程,教学方式的单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成长。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得不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改革。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我们教师应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以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理论。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可以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小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并对这些反馈进行及时地总结和分析,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修正,合理分配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另外,在课堂中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提升学习兴趣,实现自主性学习。
2.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并最终为生活服务的学科,数学教学改革的首要条件是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心需转移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上,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小学生不能单纯地对数学学习和教学活动进行模拟,更不能依赖教师讲解和习题模拟,在新课改背景下,应提倡小学生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用数学思维观察周围的实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将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年龄特点和需求,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摒弃应试教育中对知识理论的过度强化,增强数学教学的探究性、趣味性和现实性,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可采用数学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针对重难点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另外,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参与教学互动中,乐于听课。比如,在学习年、月、日等数学知识时,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日历和年历,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和实践能力,使之乐学。
4.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课程设计
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因个体差异,遇到意想不到的误解,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为了遵守教案,按照预定的计划来执行,应结合实际情况,立即解决。同时,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曾经学过的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修正。譬如,在课堂中练习阶段,教师可多出几道针对性强的题目,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理解和巩固。久而久之,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学习兴趣也就自然提高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在整个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探求新方法,及时更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中德.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