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四川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与体系研究
王菲菲
(四川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设和中国国情相适合的社会主义特色教育,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口号在党的十六大上就已经明确提出。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所以,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是新教改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状况为点切入,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的深入分析,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探析建立健全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方法。旨在通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探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认识;体系
根据社会的发展潮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心。素质教育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的完美总结。素质教育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根本目标,切实体现了教育的普遍性和基础性,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素质教育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素质教育对象具有的普及性
素质教育的普及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之一。普及性指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对象,都有受接受素质教育的权利。我国目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即就是九年素质教育。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享有国家义务的教育资源,接受素质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是普遍提高国民素质的第一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义务教育的力度将更大,普及面更广。尊重每个适龄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开发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应该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全面性
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教育,从智力到身心的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从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到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身体素质的提高再到心理素质的健全就是一个完整的学生素质体系的搭建。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个体差异,在普遍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上,兼顾素质教育的层次性和个体性。
第三、素质教育中学生地位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为目的,从而实现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是以尊重学生为基本标准的,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和改正错误的义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这一点。
第四、素质教育注重学习的协作性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而非竞争性教育。素质教育以班级授课模式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两方面的协作所达到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教师与教师合作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教育缺失的大学教育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我国教育长期笼罩着重视智力培养,轻视道德养成的错误思想,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一味的追求高智商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学校教育开始注重道德的培养,却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剥夺了学生体验道德和个人情操的机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种德才分离、本末倒置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危害很大,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二、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育模式束缚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理论脱离实际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达不到很好的提高,实践缺失使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受到阻碍。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模式以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重心在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教学过程缺失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素质教育受到日益激烈的现实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发达国家凭借其教育优势吸引力世界各国的人才,我国留学生“一去不返”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给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加强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结合这一基本国情,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符合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双重需求。我国大学教育重视职业技能培养,缺乏学生人格素养和个性培养的现状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人才发展的瓶颈,也不适合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需求,社会对高精尖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大学生素质教育存在严重的人才与市场脱节现象,培养实践能力强、人格发展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大趋势。
随着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健全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一)建立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关键是具有领导力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小组,由校领导牵头,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形成全校统一的素质教育工作机制。由工作小组统一决策、统一部署并指挥执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另外,工作小组之外还应成了相应的学生办公室,负责学生意见建议的汇总和汇报工作,并负责日常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其他事项和活动经费的管理使用。
(二)在素质教育中,丰富的教学资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关键。我们应该注重国内外、校内外优秀教师、相关专家的引进,聘请行业优秀的专家进行大学生课题研究,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从实践能力、业务能力、适应市场发展等各方面培养高素质的职场人才。
(三)健全的素质教育体系要上下一致,统筹互助。各学院应在学校素质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设置本学院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执行机构,有学院师生参与组成,主要负责执行学校的各项素质教育任务,组织安排学院的各项素质教育工作。
(四)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结合本职工作和优势特色,做好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安排落实、检查指导和总结推广工作。
(五)在素质教育工作中,学校应加大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这笔经费,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统筹使用。
素质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不断的探索和进步中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并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融入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充分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功能。在素质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优势,形成素质教育全员意识、全方位意识、全过程意识,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稳步提高。
[1]罗娅妮,孙杭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式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2]郭明友.论高职高专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重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3]朱世宏,陈胜.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
[4]王军.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职能发挥[J].中州大学学报,2007(02).
[5]李忠春,宋佳音,白雪,石日顺.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与对策[J].新闻爱好者,2010(02).
G640
A
1005-5312(2014)32-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