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碳酸盐岩稠油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2014-11-22 05:27黄广涛陈政吴永超徐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开发方式井距产油量

黄广涛,陈政,吴永超,徐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叙利亚A油田Shiranish油层为晚白垩世沉积的一套以灰岩为主的地层,厚度可达150m,该油藏属于中孔低渗孔隙型块状灰岩稠油油藏。油田开发中天然能量采收率低,层间和平面动用状况差异大,整体储量动用程度低。针对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围绕着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基于动态分析成果,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开展低渗孔隙型稠油油藏开发对策研究,确定了油藏合理的开发对策[1]。

1 油藏基本地质特征

A油田上部白垩系Shiranish油层为目前最主要的油层,是一套厚度30~150m的灰岩稠油油藏,油藏埋深为1400~1700m。该储层为浅水高能环境下沉积的生物颗粒灰岩,储层物性受古构造影响,从西北向东南随着水体加深,储层物性变差,孔隙度18%~25%,渗透率4~159mD,属中孔低渗孔隙性储层。Shiranish油层原始地层压力13.79~15.17MPa,地层压力因数0.86~0.95。油层温度在49~50℃之间,地温梯度2.2℃/100m,属常温常压系统。

2 油田开发面临的问题

该油田1982年开始试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天然能量开发。油藏开发目前面临2个主要问题。一是天然能量开采,单井产量低、递减大,采收率低(2.7%~4.5%),难以实现有效开发;而热采先导性试验受油藏地质条件和工艺技术设备的制约,增产效果不理想。油藏主导的开发方式是天然能量开采,油田开发面临如何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难题。二是目前井网下,平面动用状况差异大,开发井距大(200~250m),井间动用差。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储层上部控制程度较高,但有效动用程度低,下部储层储量基本未动用;井网下的主区的储量动用程度为37.5%,整体储量动用程度低。储量控制和动用不好,储量利用率低,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油藏储量的动用程度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3 开发方式优化研究

3.1 开发方式优选

A油田Shiranish油层为深层低渗稠油油藏,从提高油藏采收率和争取在合同期内获得最大开发效益出发,需改变油藏开发方式,不能持续采用天然能量方式开采。

该油田自2006年实施蒸汽吞吐试验,共有22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热采先导性试验表明,目前技术条件下,一些低产量的天然能量开采井,蒸汽吞吐后,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并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相对稳产。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持续蒸汽吞吐开发,可有效提高采收率,油藏采收率可达到9%~11%,较之天然能量开采提高采收率5%~7%。考虑技术指标和现场的可实施性,推荐蒸汽吞吐为该油藏有效合理的开发方式。

3.2 提高单井产量研究

油田开发井主要以水平井为主,在确定油藏合理的开发方式下,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水平井井段长度和热采参数优化研究,以达到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2,3]。

3.2.1 水平井长度优化

考虑热采工艺水平,设计4种水平段长度200、300、400、500m的预测方案,进行注汽吞吐效果预测。4种方案的预测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水平井段越长,累计产油量越高。当水平井段大于400m后,累计产油量增幅减少。因此确定热采工艺技术条件下,水平井长度为400m。

图1 不同水平段长度累计产油量预测对比曲线

图2 注汽速度与累计产油量和油汽比的关系曲线

3.2.2 热采参数优化

针对西北块稠油油藏,开展了热采参数优化研究,如注汽压力、注汽强度、注汽速度、注汽干度、焖井时间、注采周期以及转开发方式时机等,推荐了Shiranish B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参数组合[4~6]。

1)注汽压力 由于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加之受设备及工艺制约,井口注汽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目前井口注汽压力大约为12MPa,注汽速度也低于设计要求,因此注汽质量和效果差。为了改善注汽质量,应尽量提高注汽压力和注汽速度,综合考虑现有设备状况,要求注汽压力提高到15MPa。

2)注汽速度 在确定注汽强度的基础上,设计了6种注汽速度的方案,分别为100、150、200、250、300、350m3/d。预测结果见图2,当注汽速度小于200m3/d,注汽效果明显变差,累计产油量相对较低;注汽速度大于250m3/d以后,其累计产油量及油汽比增量幅度减小。考虑油井埋藏深,为了减少热损失,推荐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高速度注汽,推荐注汽速度为250m3/d。

3)井底蒸汽干度 设计3种井底蒸汽干度预测方案,即0.1、0.2、0.3。3个方案预测的日产油量和累计产油量对比结果显示3个方案预测指标差异不大。根据国内深层稠油油藏的开采经验,井底蒸汽干度达到0.3,蒸汽对流体就可起到较好的加热效果。因此建议通过一定的工艺措施,确保蒸汽干度尽可能达到0.3。

4)焖井时间 设计5个焖井时间5、6、7、10、12d预测方案。预测指标表明,焖井时间5~10d,预测指标非常接近;大于10d,指标变差。根据开发需求,在合理范围内,焖井时间越短越好,推荐焖井时间5d。

5)注采周期 设计5个注采周期4、6、10、12、24个月方案,模拟计算4年生产期内,不同注采周期长度开发指标的变化。预测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注采周期过短,注采频繁,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累计产量低、油汽比低。注采周期6个月,累计产油量最高,但油汽比稍低。综合考虑累计产油量和油汽比指标,推荐注采周期12个月。对于高黏区,为最大程度地提高累计产油水平,注采周期6个月。

采用水平井开采,水平井段长度400m,利用参数优化结果,达到高速快抽、热效率高的目的,通过数值模拟预测见图4,较参数优化前的采收率可提高0.6%,单井累计产油量增加了5300m3。

图3 不同注采周期的累计产油量和油汽比曲线

图4 注采参数优化前后蒸汽吞吐累计产油量预测曲线

3.3 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对策研究

动态分析认为,Shiranish B油层整体储量动用程度偏低,主区动用37.5%,而西北高黏区仅动用13.5%。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最直接方式就是井网加密。根据机理模型研究,低渗中黏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条件下,平面有效加热半径范围30~50m,含油饱和度变化范围60m,而A油田目前开发井距约200~250m。由此推断,油藏开发过程中,平面上油井还有进一步加密的可能性。

为了论证该油田平面井网加密可行性,选择西北块地质模型,设计4种开发井距100、150、200、250m,进行蒸汽吞吐开发指标预测,优选了油田开发的合理井距[7]。

不同开发井距蒸汽吞吐开发模拟的温度场见图5,蒸汽吞吐开发条件下,平面上有效加热半径为50~60m,与机理模型研究结论较为接近。在200m井距条件下,井间温度没有明显升高,而开发井距100m的情况下,井间加热效果好,部分井可形成热连通,储量有效动用程度高。目前井网条件下,开发井距约250m左右,开发井距大是储量动用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井距可加密至100m,以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4 结论

1)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持续蒸汽吞吐开发,可有效提高采收率,油藏采收率可达到9%~11%,较之天然能量开采提高采收率5%~7%。考虑技术指标和现场的可实施性,推荐蒸汽吞吐为该油藏有效合理的开发方式。

2)针对西北块稠油油藏,开展了热采参数优化研究,如注汽压力、注汽强度、注汽速度、注汽干度、焖井时间、注采周期以及转开发方式时机等,推荐了Shiranish B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参数组合。

3)蒸汽吞吐数值模拟显示,开发井距加密至100m,可以有效地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图5 不同开发井距蒸汽吞吐温度场对比图(2015年)

[1]万仁溥 .水平井开采技术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刘慧卿 .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专题 [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3]郭万奎,廖广志,邵振波,等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李士伦,周守信,杜建芬,等 .国内外注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回顾与展望 [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2):1~5.

[5]徐运亭,徐启,郭永贵,等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6]艾敬旭,王卫红,王经荣 .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1):60~66.

[7]杨胜来,李新民,郎兆新,等 .稠油注CO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 [J].石油大学学报,2001,32(2):62~64.

猜你喜欢
开发方式井距产油量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数字海洋的开发方式选择和研究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
车身开发中的尺寸工程技术之我见
缅甸水资源开发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加密调整注采井距适配新方法*
芳深2区块250m井距开发效果分析
特低渗油藏压裂井注采井距与注水见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