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菁
不知道读到这里的你是否跟我一样,认为“世家”是一个能挑起阅读欲望的话题。我觉得这个词总是带有那么些许神秘的意味,既有雾里看花的真真假假,也容易引发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世事变幻之伤。
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些关于世家的小故事。鉴于想与收藏的距离拉得更近一点儿,所选择的采访对象,他们的先辈皆为曾在藏界、文艺圈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很多时候,世家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高大上”的距离感,当高高仰望的对象走入平凡的家庭生活,似乎能变得更加真实、丰满而生动。而来自曾经身边人的点滴回忆,虽然抛去了那些惊天动地之举,却能让我们看到被置于“家”的元素中,他们的另一面,那更有人情味儿的一面。
我一直认为,真正能称得上世家子弟的人,往往在谦和中透露出一种傲气,称之为傲气并非贬低,我认为它其实是一袭气质、一种文化和一门学问。它的形成需要学识、教养的积累,也需要时间的历练,思想的成熟。
在老祖宗的传统中,历朝历代都重视保护宗族文化。中央王朝以天子为中心,强调的是君权神授,通过天子祭天,来维系中央王朝治理天下的合法性;而在地方,则是宗族组织通过血缘纽带,推动祖先崇拜,祭祖是家族的最重要的事情。各个宗族聚族而居,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张家庄”、“李家镇”,甚至连县也用某个姓氏来命名。宗族的族长,既是宗族的最高长辈,又是地方政权的代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研究学者看来,世界上的有些文明是通过打乱或砸烂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而中国古文明却少见这般的“血腥”。而且,不但不砸烂,往往还会鼓励宗族之间维系好血缘纽带,以稳定社会,这是中国一大特色。
在策划的筹备过程中,我曾跟北京古文字研究者、经学研究者吴雪君先生聊起这个话题,我说很多现代人认为,世家只留存于过去的时光里,比如说清末民初,是世家、大家、名家辈出的高峰期,而时代、社会的转变,宗族文化体系被打乱,也许让今后再无世家。因此,骨子里的傲气,放到今天的社会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东西。而在吴先生看来,世家,只是宗族概念中的一小部分,世家文脉相承中最为可贵的部分,是修行与学问能够紧紧地拧成一股绳,所谓“修道之为教,修教之为道”,当年世家的艺术和学问不分家,练习、修行、学问的互动形成传承,不似今日,学问家只研究学问,而艺术家只专注创作。这种流逝最令人叹息。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突然发现,实际上对于世家的划分,很少有人能说清,人们往往以各自的理解、职业、看法出发,主观地定义谁是世家。
他们是站在塔尖的那一小部分吗?仔细想想,旧时又没有什么计划生育政策,如此看来,人丁兴旺、香火延绵不绝的现在比比皆在。然而,单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未免过于肤浅,既然是“相传”,“传”了些什么,非常重要,左右着我们的判断。
那么,通过寻访和回忆,或许能说明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