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2014-11-21 15:23瞿颖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就业

瞿颖

【摘 要】随着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其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提高就业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每位教育工作中值得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就业 职业指导

在2014年6月23—24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其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其就业率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当今毕业生失业人数剧增的同时,很多企业却发出了无人可用的呼声,这种“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现象反映了当前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与就业形势的不适应性。如何通过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将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就业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每位教育工作中值得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现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不够深入

在职业指导的形式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更多是利用讲座和课程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课堂教授的方式受众面广,可以大面积地向学生传授有关职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师资力量,但是这种方式学生参与性和互动性少。

2.职业指导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

职业指导研究是把就业和人才培养直接联系起来,使就业工作成为一项系统工程。然而,职业指导研究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指导部门中基本上处于空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少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是脱节的,而职业指导研究水平不高又导致就业工作部门难以对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职业指导工作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的,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不仅需要学习其职业指导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要想成为一名职业指导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老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应如何设计?学校该如何培养这些老师?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将制约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由学工部、辅导员、班主任或者专业任课教师承担的,他们没有对口的专业背景,在现实的人事制度下,稳定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4.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急需创新

传统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中,仍停留在依托学院的学生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整个学院的就业和职业教育辅导工作,没有调动各个系部来协助院指导中心开展工作。下设的部门的职权也比较集中,没有按照不同的需要与部门分工设置不同的部门来负责。大部分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从行政工作的人员中抽调出来,有的甚至直接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兼任,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咨询、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就业知识结构等工作还没有很好的掌握,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要搞好职业指导,促进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除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并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同时学生职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职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和对象的全员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同时还要改变家长的不正确就业观念问题,因为家长的不正确择业观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帮助家长分析就业形势,积极倡导学校、家庭、学生共同承担大学生就业的责任,呼吁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就业工作。

2.构建全员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进行全程职业指导,必须充分调动院、系两级就业部门和全校每位教师、管理人员的力量,把职业指导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职业指导教育与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全程职业指导体系以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为主,辅之以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职业指导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使职业指导教育有声有色。

同时通过模拟择业过程,开展训练活动,锻炼学生的就业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职业指导辅导和咨询。因为理论只能面对共性问题,而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人而异,并不能靠理论课全部解决,许多问题需要在课外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与辅导。

全程就业指导应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第一学年侧重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和学业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学习动力,指导学生规划三年大学生活,确立职业理想和目标。第二学年应侧重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素质能力训练,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硬件”和“软件”素质,打下坚实的择业基础。引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锻炼职业方面的核心能力,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毕业时应侧重择业指导、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职业理想。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对毕业生提供参军,专升本、就业、报考公务员、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广泛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训练择业技巧,帮助毕业生实现由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成功转换。

3.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将其纳入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系统工作,要求指导者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才学等理论知识,具备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人际沟通、人才测评、商务礼仪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指导技能,这样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仅靠一个人、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要切实加大职业指导工作专家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拓宽职业指导工作者的视野。一方面,可以以专兼职结合的方式聘请一些具有较高指导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心理学专家、职业规划设计管理专家、礼仪顾问、人事系统的从业人员等来强化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可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就业心理方面的教学,在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协议、合同、诚信等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就业引导。

4.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为依托进一步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建立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开辟了一个跨地区、跨时空的全新服务方式,也为高职高专学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鉴于高校就业信息网技术含量高、信息处理量大的特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且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迅捷、有效的指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毕业生是高校的 “产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顺利踏上就业岗位,是高职高专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职高专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入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可以帮助学院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既能符合个人特点能力,也能符合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达到人职合理匹配。这样,高职高专院校才会有活力,培养的学生才可以说是合格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指导就业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