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丹
不同阶段、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当前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许多不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如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教育组织机构欠缺、心理教育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心理教育区域形式化等弊端,因此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大学心理教育质量,就必须寻找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教育途径。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推动大学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一、引言
心理特征是指个人内心变化过程中时常表现出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许多种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良好心理状态,并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调整自身的心理结构,使其与环境融合、协调,而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特征的一个表现方面。在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获知,约占30%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恶性事件。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视,虽有陆续开展心里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但是根本没有按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而施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低下。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自我意识浓烈
当今大学生在开放社会环境和飞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表现出鲜明的而时代特征,他们注重自我,凸显自我,热爱表现和完善自我,热衷追求个人需求和个人的利益,虽然这汇总浓烈的自我意识与当今的市场经济发展相符合,但是他们大多脱离社会现实,社会能力、经验严重缺乏,不能很好地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意识、奉献意识薄弱,个人主义泛滥,以至于自身内心矛盾重重。
2.务实意识与功利思想并存
当代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行为上更加体现为务实进取,能够从社会实际中汲取经验,去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见的困难。他们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知道只有不断增强自我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不被淘汰。然而,他们在务实进取的背后是以强烈的功利思想作支撑的,他们急功近利,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在知识的学习上看重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性,完全忽视了知识的综合性和长远性,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3.心理承受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大都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中,没有生活压力,家长亲人的关爱泛滥,客观地减少了他们处于逆境的机会,使得他们处理问题和面对困难的经验严重缺乏。当他们渐渐离开家长的怀抱走向大学和社会后,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竞争和挫折后,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不堪一击。
三、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
大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重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程度不够,宣传方法单一、落后,学生关注程度不足。
2.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素质低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大都属于大学心理学科的教师,虽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但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不熟悉,缺乏专业的心理治疗技术。
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薄弱,只能做一些簡单的心理档案记录、简单的心理普查,并没有专业性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
四、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制度
当今高校教育机构应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心理咨询中心等,并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完善机构内部的遵循的制度,如心理咨询工作制度、保密制度、危机干预制度等。
2.将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记录在案,实现每月更新
对每届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遍调查,调查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记录在案,并成立心理健康档案管理部门,如果发现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情况,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以约谈、辅导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有效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率。
3.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由于当代大学的心理特征呈现自我意识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因此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健康保健方法,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很多大学生社会阅历浅、父母溺爱严重,致使大学生在性格上有自我、懦弱、孤僻、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学校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集体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丰富社会阅历,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心理健康水平。
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解决心理矛盾,厘清心理困扰。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应该相结合,从学生的个人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困难挫折等多个方面开展心理咨询,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比如情绪管理、树立自信训练、人际关系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来辅导学生心理问题,纠正心理问题,这样才能从外部干预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是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互联网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完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途径。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以BBS论坛、电子邮件、网上专门聊天室等方式,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和辅导。
五、结束语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未来行为走向的重要教育工作,这项教育工作的顺利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家长等多个方面的支持,还必须将这项教育工作提到学校领导的日常工作日程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提高心理教育专业水平,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走一条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艳霞,王丽娜.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育,2012,12(10):35-37.
[2]肖河水.试论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2010,12(12):24-26.
[3]王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员教育作用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12(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