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芳
摘 要:利用相关年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与城乡基础教育阶段差距相反,中等教育阶段的差距随收入差距和经济水平增长率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线性变化趋势;政府来源和非政府来源教育经费对不同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有显著而不同的影响。其成因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等。
关键词:教育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计量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6-0029-05
一、问题提出
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了我国城乡经济结构的分化,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差距和矛盾。如图1所示,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大于农村居民,因此其差距绝对值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也一直受到社会舆论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农村学生高中入学率远低于城市,在全国整体高等教育入学率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农村高考生大学录取比例却逐年下降,城乡教育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差距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差距。
国内对于城乡教育公平和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多数关注于证明和测算城乡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落脚点在收入分配。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促使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原因,城乡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具有相关性。但教育公平与收入公平不完全相同,教育公平体现出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因此城乡教育差距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赖德胜使用跨国数据研究了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教育扩展和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倒U”关系[1]。孙百才验证了赖德胜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三者存在两个“倒U”的关系[2]。而陈虹全的研究显示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双向长期因果关系[3],即存在“马太效应”。
造成城乡教育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首先,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青少年入学率都能够达到较高水平,但是由于从高中开始教育成本提高,农村家庭较低的收入水平使其比城市家庭面临更大压力[4],直接限制了农村青少年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选择,从而使其失去了得到更高教育回报的机会,这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财富和人力资本积累形成了代际传递,宏观上又不利于经济发展。其次,城乡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回报率存在差异,城市中等、高等阶段的教育回报率均高于农村,这也导致了农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辍学率远高于城市[5-6]。第三,随着城乡资源和人口等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和城乡矛盾的逐渐显现,城乡关系逐渐成为造成农村学生较高辍学率的重要因素[7],“城乡分治”使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教育体现出了“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8],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在提高了中国农村许多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农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放弃升学,从而使农村青年与城市青年受教育程度差距不断增大[9]。由此可见,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不仅由于农村本身教育投入水平较低,更受到城市对农村青少年劳动力和社会教育资源吸引力不断增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初中、高中阶段较高的辍学率。但是,已有研究中对城乡教育差距的衡量通常选用城乡家庭教育支出比和文盲率衡量的城乡教育差距指数,城乡家庭教育支出不能直接衡量城乡在教育水平和效果上的差异;而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入学率已经接近100%,使用文盲率不足以体现目前的城乡教育差距,这一差距主要表现为中等教育阶段农村的辍学率远高于城市。
因此,本文将分别建立与中等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有关的城乡教育差距指数,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量化我国各地区城乡教育差距,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和其他经济指标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比较不同阶段城乡教育差距受到各变量影响方式的异同,最后结合我国城乡关系现状,试图从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外流、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方面提出城乡教育差距存在的成因。
二、城乡教育差距衡量方法
已有研究对城乡教育差距采用不同的衡量方式,多数采用的是城乡家庭教育支出比或文盲率①衡量的城乡教育差距指数[10]。但是,城乡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与教育效果虽然具有相关性,但并不能完全等同,应该直接将城乡青少年入学率作比较,体现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和教育效果的差距。此外,目前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使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入学率达99%,文盲的人口比例已经降到5%以下,城乡教育差距已不适合用文盲率来衡量。从统计数据上看(见表1),城市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均小于农村,而城市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远高于农村,而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城乡居民在中高层次教育程度上的明显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从初中进入高中的教育机会的差异,农村学生的辍学率,特别是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辍学率,远高于城市。所以,本文建立两个衡量城乡教育差距的指标,即城乡中等教育阶段差距UCR和基础教育阶段差距UCRF,分别为城市与农村学生初中升入高中的入学率之比和小学升入初中的入学率之比。
由于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中没有分城乡的辍学率、入学率,所以本文使用每年城市和非城市中学当年的普通高中招生数和普通初中毕业生数的比值作为城市和农村的高中入学率,UCR计算方法如下:
UCR=■
Us、Uj分别表示该年城市高中招生数和初中毕业生数,Rs、Rj分别表示非城市(县镇)高中招生数和初中毕业生数,UCR的值越大,表示城乡教育差距越大。这一指标可以近似反映城乡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机会或辍学可能性的差异,但是并不能精确衡量,因为县、镇高中主要是农村学生,但是部分城市高中会有少量来自农村的学生。UCRF的计算方法与UCR类似。
三、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设定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并不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即随着城乡收入差距变化,教育差距的变化方向与变化率也发生变化。从实际情况看,一般来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教育差距也比较大,而且随着收入差距扩大教育差距也加速扩大,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差异带来教育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是由于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使农村青少年更倾向于辍学进入城市务工。但是,在整体经济发展对农村教育的积极作用下,也可能出现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的反向变化。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考虑我国现实情况,选取以下形式实证模型验证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差距的影响:
模型1:UCR=C+?茁1INCD+?茁2INCD2+?茁3lnGDP+?茁4lnGDP2+?茁5lnFUNDG+?茁6lnFUNDC+?着
模型2:UCRF=C+?茁1INCD+?茁2INCD2+?茁3lnGDP+?茁4lnGDP2+?茁5lnFUNDG+?茁6lnFUNDC+?着
其中,被解释变量UCR为中等教育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即城乡间在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率之比,而UCRF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即城乡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升入初中的升学率之比。建立这两个模型主要是为了验证城乡不同阶段的教育差距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教育投入的影响。
解释变量INCD为城乡收入差距,即历年各省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同时包括INCD一次项和二次项,用于验证城乡收入差距与教育差距是否呈现非线性关系。
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程度指标lnGDP(人均GDP取自然对数)、各地区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和非政府教育经费指标lnFUNDG和lnFUNDC。lnGDP表示经济增长速率,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平稳性,通常认为经济增长与教育差距也不是线性关系,所以设定一次项和二次项。
教育经费对城乡教育理应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教育经费投入越多,教育的不平等程度越低,即城乡教育差距越小,但以往的研究中使用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占政府公共支出比重作为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通常不显著,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政府教育投入没有向教育水平低的区域和比较弱质的教育机构倾斜,也可能是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这一变量并不能解释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所以,本文将教育经费按不同来源区分,选择各地区年度政府来源教育经费与非政府来源教育经费取自然对数作为教育经费方面的控制变量,即lnFUNDG和lnFUNDC。
由于1996年以前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的统计指标与本文需要不完全符合,所以本文采用的实证分析数据为我国1996—2010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共450个观测值,符合大样本的统计要求。其中30个省份历年城乡教育情况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全国各省份历年城市和非城市的学生入学数据,各省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教育经费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其中缺失的部分1996年重庆市的数据由四川省的相关数据乘以相应权重获得。
(二)回归结果
随机变化的个体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不相关才可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但由于我国各省份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化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很可能忽略了重要变量,而使假设不成立,因此本研究选用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固定效应模型。对两个模型的Hausman检验结果(见表2)也显示应该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R值分别为0.787 5和0.606 8,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教育差距的解释力较强,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且模型1优于模型2。F值分别为48.55和20.80,能够在1%置信水平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变量整体对被解释变量的强有力的解释力度。模型1的回归系数均能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模型2中经济增长的二次项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两个模型中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经费投入变量系数的方向相反,且均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城乡收入差距和教育经费投入对城乡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差距的影响方式不同。所以,由于我国不同教育阶段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面临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家庭决策方式,城乡收入差距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差距影响不同,使用单一的教育差距指标可能会得出片面的结论。
对两个模型回归系数的具体分析如下:
两个模型的城乡收入差距变量INCD、INCD2的回归系数都能够通过1%显著水平上的t检验,这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影响城乡教育差距,且其影响程度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即城乡收入差距处于不同区间,则城乡教育差距的变化率也不同。模型1的一次项系数为负值,而二次项系数为正值,说明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在中等程度教育上的差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模型2的一次项系数为正值,二次项系数为负值,与模型2相反。从系数的绝对值看,模型2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程度比模型1缓和。
两个模型的经济增长变量lnGDP、lnGDP2的回归结果方向相同,一次项系数为负值,而二次项系数为正值,但模型2的二次项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地方经济发展速率与中等教育阶段的差距呈现非线性关系,与基础教育阶段差距的这种关系不显著。
政府来源的教育经费lnFUNDG对缩小城乡中等阶段教育差距有显著影响,但对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具有显著扩大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正规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等,没有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使农村的高中入学率与城市的差距有一定缩小,而初中入学率城乡差异却扩大了。与之相反,非政府来源的教育经费lnFUNDC能够显著缩小基础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但会扩大中等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非政府来源的教育经费主要包括民办教育投资和学生学杂费等,说明民办教育机构对提高农村初等教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四、城乡教育差距成因分析
(一)基础教育阶段城乡差距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学生年龄较小,辍学务工的收益不高,该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不如中等教育阶段程度大,但依然存在。有研究显示,家长外出务工会对留守儿童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而父母寄回的打工收入能够显著降低这种负面影响对初中及以上学习阶段的留守儿童的作用[11],这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家庭投入比较低,父母非农收入使家庭收入提高不能抵消关爱缺失对农村低龄青少年教育的负面影响,因而,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城乡基础教育差距呈现小幅的扩大趋势。
(二)中等教育阶段城乡差距
对于上文中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中等教育差距非线性影响的成因,可以从人口流动和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等方面分析。在小于一定范围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能带来教育差距的缩小,这可能是由于这时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城乡的共同发展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而城市较高的工资率水平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外出务工的农民使家庭收入增加,具有更高的教育支付能力,并且受到城市文化氛围的影响,更加注重教育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间接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
而超过一定范围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使城乡教育差距加速扩大,这是由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吸引造成的。
首先,在人口流动方面,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流动就业的成本降低,而收益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务工,其中也包括外出务工放弃学业的青少年。艾伦·德·布劳等的调查显示出,1995—2010年,17~20岁的农村孩子从事流动性工作的比率快速增长[6]。其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使城市对农村形成教育资源的“掠夺”。我国的教育资源供给有限,其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教师、设备、公共文化场所,会流向有更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城市,这会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进而会带来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低于城市学生,致使农村学生在中等和高等教育入学竞争上处于劣势,预期教育投资回报降低。这种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吸引”和教育资源“掠夺”会随着收入差距扩大而显现出越来越强的作用效果。
在我国,教育选择往往是家庭决策,这种决策受到家庭对教育开支的负担能力、入学的机会成本以及预期的教育投资回报等因素的影响。在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子女入学的机会成本是比较高的,年龄较小的孩子需要分担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无法完成的家务,17岁左右的孩子便可以外出务工以赚取远高于农业生产的收入。并且在人口流动初期,外出务工的农民多承担非技术性的工作,工作技能不需要通过专门培训或理论指导。这样从短期来看,青少年接受高中教育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辍学务工。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使用1996—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别用城乡初中升入高中的入学率之比和城乡小学升入初中的入学率之比衡量城乡教育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教育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回归结果表明:用城乡中等教育阶段差距建立模型有更好的回归效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教育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中等阶段教育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小于一定范围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城乡教育差距缩小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带来城乡教育差距加速扩大,这种趋势与基础阶段教育差距受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率与城乡教育差距之间也存在非线性的相关关系,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似;与以往研究中政府拨款的教育经费对城乡教育差距影响不显著的结果不同,按来源分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和非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有显著影响。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解决城乡教育差距过大的前提。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大背景下,应关注农村青少年辍学率提高和农村中等教育普及率低的问题,并利用人口流动带来的农村教育观念改善和经济水平提高发展农村教育。此外,整个社会应该更有侧重地分配教育经费,向农村和农民学生倾斜,使其能在缩小城乡差距上达到更好效果,进而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注释:
①孙百才提出的城乡教育差距指数:Gapeducation=■,该指数中illiteracyurban表示城市文盲率,illiteracyrural表示农村文盲率。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1997,(10):46-53.
[2]孙百才.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两个“倒U”假说的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98.
[3]陈虹全.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4]苏群,丁毅.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6):39-45.
[5]张兴祥.我国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研究——基于CHIP2002数据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8-125.
[6]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2):4-8.
[7]王安全.“城乡分治”制度是农村学生辍学的本体性原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20-122.
[8]刘娟娟,王林清.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1):28-29.
[9]艾伦·德·布劳,约翰·贾尔斯,崔存明.人口流动机会与中国农村青年受教育程度[J].国外理论动态,2010,(3):54-60.
[10]孙百才.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J].甘肃理论学刊,2006,(2):98-100.
[1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 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67-74.
责任编辑:关 华
Exploration between the Urban-Rural Gap in Education and Income Disparity and Its Cause
Li Tian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During the relevant ye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gap in educ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enlargement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e growth rate of GDP per capital may firstly decrease urban-rural gap in middle stage education and then increase, which is contrary to urban-rural gap in basic education. In addition, educational fund from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respectively have different significant effect on urban-rural educational gap in middle stage and basic stage. Its origin is i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leads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
Key words: Education gap;Urban-rural income gap;Econometric analysis
[10]孙百才.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J].甘肃理论学刊,2006,(2):98-100.
[1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 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67-74.
责任编辑:关 华
Exploration between the Urban-Rural Gap in Education and Income Disparity and Its Cause
Li Tian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During the relevant ye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gap in educ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enlargement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e growth rate of GDP per capital may firstly decrease urban-rural gap in middle stage education and then increase, which is contrary to urban-rural gap in basic education. In addition, educational fund from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respectively have different significant effect on urban-rural educational gap in middle stage and basic stage. Its origin is i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leads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
Key words: Education gap;Urban-rural income gap;Econometric analysis
[10]孙百才.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J].甘肃理论学刊,2006,(2):98-100.
[11]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基于 5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9,(2):67-74.
责任编辑:关 华
Exploration between the Urban-Rural Gap in Education and Income Disparity and Its Cause
Li Tian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During the relevant ye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gap in educ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enlargement of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he growth rate of GDP per capital may firstly decrease urban-rural gap in middle stage education and then increase, which is contrary to urban-rural gap in basic education. In addition, educational fund from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respectively have different significant effect on urban-rural educational gap in middle stage and basic stage. Its origin is in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leads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un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
Key words: Education gap;Urban-rural income gap;Econometric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