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珺珺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历史课的任务并非只是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结合现实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健全人格的能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下面是笔者利用历史这面镜子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人格的养成是无法从单纯的知识传递中习得的,必须借助形象生动的材料,在历史问题情境中亲身体验,才能理解、感悟,然后内化为个性品质。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扮演角色体验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二、重视国格,培养骨气
国家与个人,国格与人格,就像树的根与枝、河水的源与流之间的关系。没有了国格,国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邓小平说:“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有完善的国格才会产生理想的人格,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对学生国格的培养。
例如,在现代史的教学中,当笔者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有血有肉地感触历史,笔者找来一些纪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无辜的中国人被活生生地屠杀、活埋、强暴、焚烧的情景,以感受日军的残暴和灭绝人性。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白“落后必将挨打,国破必会家亡,亡国就会灭种”。接着向学生指出,对这场侵略战争日本不仅没有向中国人道歉,当今日本右翼分子还篡改历史,宣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伪造出来的最大的谎言,日本政府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等,这些事实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的危险,提醒学生要时刻警惕并预防悲剧重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耻,振兴中华。再结合现实向学生指出:我们害怕的不是日本歪曲历史,而是中国人自己遗忘自己的国耻!比如北京某餐厅出怪招让服务员穿日本军服,让学生谈谈对这类行为的看法,并告诉学生做人应该有骨气,“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再展示一位爱国作家针对一些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时表现出缺乏爱国良知的人所说的话:“我不是要求你们悲伤地进去、哭着走出来。但起码不是在里面随便聊天、吃东西、追逐打闹、讲笑、打电话,这样对不起自己的国家,对不起自己的民族,对不起在战争中死去的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遭受的耻辱。”要求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行为。这时,学生反应强烈,有的站起来指着另一名同学说:他曾经在扫烈士墓时嬉戏玩耍。我马上表扬这名学生有正义感,接着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由衷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妥。
三、倡导仁爱,开阔心胸
以法治国是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以德治国是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教之道,德为先”,纵观古今中外,历代教育家都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内容的首位。然而中国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对长辈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在今天几乎已成为奢侈品。这说明在现实教育中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学校教育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仁爱人格。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丰富的素材,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去教育感化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例如,针对现在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自私、心胸狭窄、待人无礼、不遵纪守法等现象,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教学生如何学会去“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待人有礼,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用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并让学生把这些思想贯彻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懂得了仁爱的道理,而且还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了正气。
针对部分学生常以争球场或看谁不顺眼为由打架斗殴,复仇心理强烈,笔者在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让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中塞尔维亚青年的行为进行评价,让他们谈谈这种行为是否理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暗杀行动不是解决国家和民族矛盾的正确途径,我们应该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反对任何暗杀等恐怖行为,因为此类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威胁世界和平。同时以学校里发生过的篮球冲突事件为例,使学生明白“冲动是魔鬼”,暴力并非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时的冲动并不能解决矛盾,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教育学生冷静对待突发事件,理智处事。
理想人格的塑造、国民素质的提高,能促使国格完善、国家进步,而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使他们慢慢成长为有才有德的合格公民,那么,我们所追求的那种和谐社会将不难实现,我们的祖国也将更为强大。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