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钢
奇幻青春时尚舞台剧《寻找张爱玲》改编自网络作家西岭雪的同名小说。小说以其奇趣神秘的想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为剧本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进入排练场前,市话肖明导演对全剧做了重大的修改与提升,二度三度创作启用了话剧团和越剧团的一批青年艺术才俊,因而此剧一经公演便连结硕果,捷报频传。先是在南京几所大学、江南剧场、江阴市等地做检验性演出,获得好评后,2014年初,经过修改提高该剧赴山东参加国际小剧场戏剧节,不出所料,演出获得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等奖项,赢得众多专家的肯定和赞誉。山东归来后,该剧组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南京各高校做巡回演出,近三十所高校的校园不但留下了创作者们的激情与汗水,更记录下场场爆满、青年学子们热情捧戏追戏的场面——演出结束后,台下的同学往往会追到台上,与自己喜欢的剧中角色谈对戏的想法和建议,并拍照留念——种种情形,说明了该剧已经引起大家的共鸣和争议,唤起了大家心底对戏剧的热情。作为该剧的出品人、制作人,感动和欣喜的同时,对关于剧目选材定位、风格把握、呈现上的创新与突破、艺术家自由创作等问题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在制作流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戏剧形式和剧目选材定位。戏剧形式的结构方法有许多种,如何结构戏剧跟观众息息相关。根据话剧团多年演出获得的经验来看,南京真正的戏剧观众群还没有形成,我们的演出也负有在大学生群体中培养未来话剧观众的责任,所以能够吸引青年人的目光是我们首先考虑的观众定位。那么,年轻人所关注的话题有哪些呢?爱情、工作、收入、婚姻、未来的前途等等现实问题都是他们所关注的,可是因为年轻,并且拥有知识和见识,关于浪漫、理想和内心感受、精神世界的事也颇能使他们钟情,那些关于摄影和旅行,关于读书和咖啡的事就来得更为重要,当然,这里面有小资所拥趸的村上春树,更有张爱玲。这次我们选择张爱玲作为一个看点,再加上一个锁牢青年人目光的穿越情节,探讨的又是那个恒久不变的爱情话题,三者结合所形成的眼球引力,让我们满怀信心。题材内容的确立也定位了戏剧的结构方式,就是以体现情节故事为主流的通俗戏剧。说白了,就是要呈现一个好听好看的故事,以剧情打动观众,将观赏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以求达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读遍张爱玲所有作品的青春期女孩顾锦盒对张爱玲的生活方式和爱情观十分痴迷,却自以为是地以为张爱玲的爱情悲剧就在于不顾一切的追求与大才子胡兰成的爱情,所以当她有了可以穿越回七十年前青春期的张爱玲身边的机会,她开始帮助张爱玲拼命阻止悲剧的发生。可是张和胡的爱情还是如历史真实般发生了,张爱玲选择了不可控制的爱情。顾锦盒自身也陷入了爱情选择的迷惘,一方面是青梅竹马但精神气质完全相反的裴子俊,一方面是神秘不可把握的然而精神气质完全相投合的咖啡店老板沈曹,是把握生活还是被不可知的神秘爱情所把控?沉浸在迷惘中的顾锦盒最终有了自己的答案——选择可以把握的生活。这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通俗故事,却也能给青年观众带来深远的思考和启迪。两代人的爱情观的讨论,七十年的间隔,且不说这两种选择孰是孰非,萝卜白菜原本就是因人而异的,但是这种问题的提出,使得一些喜欢思考的青年人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当下和现实,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从这些方面来看,话剧《寻找张爱玲》的立意是深远的,艺术价值是很高的。
前面说的是结构形式和剧目题材定位问题,其次是追求艺术呈现的创新与突破。第一个创新突破是话剧和越剧的结合。话剧与越剧是两种体裁,一个属于普通话范畴,一个属于吴语方言的戏曲类型,也可以说是音乐范畴,风格不同,节奏不同,表现出来的格调样式和氛围也不尽相同。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体裁的戏剧样式并存呢?在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创作人员的艺术追求和理想,尝试将两种不同或混搭或嫁接或借鉴或包容,以形成新的表达和立意。张爱玲是出身上层、上海滩的当红才女,胡兰成亦是当时风靡全国、风流倜傥的大文人,如何能准确而真实地把握他们的神韵气质和精神面貌就成了难题。而越剧偏偏长于写意的表现才子佳人的内在精神。于是话剧写实难以表现的就交给越剧,在艺术上两个剧种互补互助,在形式上相映成辉,别开一面,取得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第二个创新是穿越情节的运用。我们看过不少穿越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舞台上也有此类情节的运用,但是许多穿越都是生硬的突然而至的穿越,而该剧的穿越却是剧情立意要求下的戏剧性穿越,为的就是表达一种神秘不可预测的力量和方式,以形成两个时代两种爱情观的对照和换位,引起思考。第三个是越剧音乐上的创新。传统的越剧音乐是在民间落地唱书时期的“四工腔”及“呤喔唱书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越剧舞台语音即“越白”用的是嵊县方言中的书面语音和近似普通话的读音,叫做“官白”,是一种极具色彩性的艺术语言。为了能让广大青年人更能有兴趣的接受越剧表现形式,也为了让话剧与越剧互相包容,我们一开始就明确要求音乐创作人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唱段用“越歌”的方式作曲,采用西洋乐器伴奏,使用合唱、对唱、伴唱、和音、和声等音乐手法,以达到好听悦耳的艺术效果,同时在话剧这个大范畴中,这些唱段的运用并不突兀,艺术风格上依旧能够达到完整统一。当然,使舞台风格完整统一的并不仅仅体现在音乐的创新,舞台设计、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的运用也有相当的贡献。
最后我要说的是作为出品人、制作人,要充分尊重艺术家的个性创造。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他们的创意和实施,没有他们个性的实现和有效控制,没有他们的激情和汗水,没有他们直面社会和人生的希望和忧虑,我们的戏剧就不会把隐藏在生活表象深处的人性中最隐秘的渴望、理想与现实的对抗、忧虑和选择、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褒奖——这些最好的戏剧主题,也是让我们心驰神荡的将这些主题慷慨地提供到观众面前,让人们有时间将零散的思考清理出秩序和哲理,并以此提升我们存在的价值意义,更好的生活。诚然,这是戏剧与我们同在的最大理由。
相信舞台剧《寻找张爱玲》会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