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2014-11-21 08:40:20宋洪弟
中国戏剧年鉴 2014年0期
关键词:京剧团剧目话剧

吉林

2013 年,吉林省戏剧工作出现了新气象。全省广大戏剧工作者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省领导深入文化单位视察指导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大家干劲十足,争创佳绩。

1月份,全省国有转企改制文艺院团重点剧节目汇演白城专场在当地上演。精彩的节目,欢快的喜庆氛围,充分展示了转企改制后的艺术院团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白城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白城市吉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 年完成转企改制,市歌舞团和市吉剧团分别完成了身份转换,成为企业性质的新实体。转制后的两家单位得到了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政府为白城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白城市吉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投入30万元注册资本金,保留每年拨付给的 20 万元专项经费,每年增拨 30 万元扶持资金共 50万元,作为长期扶持资金。以政府采购或资助方式举办的政策宣传性演出活动、重大节庆演出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慰问演出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改制后的两家公司承办或参演。新体制、新机制激发出新企业演职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各类文艺演出、艺术创作有效开展,送戏下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原有的86场送戏下乡演出任务在3个月内就已高质量地超额完成。随后,白城市吉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全力打造一部以先进典型刘德斌为原型的大型吉剧《守望幸福的人》。

通化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创作的歌舞话剧《青春的猜想》在通化市精彩上演,《青春猜想》讲述了一群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陶可、跳跳、关放等在暑假中发生的一系列有关亲情、友情、学习、生活的故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青春时期特有的悸动、困惑、希望和由此带来的蜕变与成长。该剧也探讨了在这个时期父母应该如何与子女沟通,如何弥补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等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青春的猜想》将舞蹈、歌曲的元素融入情节发展之中,在情节的推进中穿插着吉他演奏、演唱、舞蹈等艺术形式,深化了话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这部话剧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层次和多元化。

吉林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童话剧《水姑娘》在东方大剧院上演。《水姑娘》曾荣获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一等奖)、编剧奖、表演奖(主演)三项大奖。全剧布景色彩绚丽、如梦如幻,无论是动漫形象、音乐,还是服装、道具、舞美都十分精彩,是吉林地域历史文化建设,打造“长白山文化”品牌的又一精品力作。2012 年参加宁波鄞州文化艺术中心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时,赢得了南方演出商的认可,签订了近百场演出合同,使该剧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吉艺戏剧工作室和艾克特戏剧文化传播公司的“发展吉林小剧场话剧”计划全面展开,他们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小剧场话剧作品,为吉林小剧场话剧市场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十次改稿的《夜·迷茫》在吉林艺术学院黑匣子小剧场公演,《夜·迷茫》第一轮演出十场,场场爆满。这次成功的商业性演出使他们树立起了将话剧做下去的信心,推动了话剧商业化的进程。在《夜·迷茫》之后,工作室又推出了第二部作品《我的老婆叫嫦娥》,陈晓峰及其工作室一直在小剧场话剧的战场上奋斗和摸索着,又连续推出了《谈谈情说说爱》、《欲望号街车》、《谈谈情过过电》、《桂林路的故事之打劫》等几部作品,都得到了不错的反响。每完成一部作品,他们便向市场迈进了一步,小剧场话剧和话剧的商业化模式也更加成熟。

关东剧院二人转经典传承剧目专场上演。演出的剧目有《夫妻串门》、《扎花帐》、《锔大缸》和《包公断后》等传统经典剧目。《夫妻串门》女演员盛喆身上带着个小毛驴,每迈一步都好像是骑着小毛驴一样,惟妙惟肖。男演员孙忠宏配合的十分默契,表演俏皮幽默,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2月份,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吉林省元宵节京剧晚会在长春大戏楼举行。省委书记王儒林与长春各界群众欢聚一堂,共同观看了演出,喜迎传统佳节。元宵节京剧晚会是由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特别策划、倾力打造的一个吉林文化品牌,已举办到十四届,成为春节期间广大戏迷、群众期盼的一道不可或缺的艺术盛宴,在传承民族戏曲、弘扬国粹艺术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整场晚会形式多样、唱腔优美、丝竹悠扬,美轮美奂的京剧曲牌似流云写意,在《国粹之武》中京剧的翻打令人震撼;吉林京剧团团长、梅花奖获得者倪茂才表演了《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将整场晚会推向高潮。 演出结束后,省委书记王儒林走上舞台,亲切接见了演职人员,祝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省京剧团演职人员和全省文艺工作者送上新春的祝福。王儒林高兴地说,精彩的演出充分说明,吉林省京剧团人才辈出,不仅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继续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年轻一代的表演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说明这个团队非常优秀、后继有人。希望省京剧团继续不懈努力,早日进入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行列;希望不断加强艺术创作,推出更多有水准、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彩剧目;希望在培养好人才、提高艺术水平的同时,切实加强市场培育,努力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走出一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成功路子。

第八届宝丰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上,吉林省二人转协会推荐、吉林戏曲剧院民间艺术团优秀二人转演员尹维民、咸奎荣表演的二人戏《锔大缸》,以其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大赛一等奖。

3月份,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长春大戏楼周末京剧专场”精彩继续。中、青年演员齐上阵,推出四出经典折子戏。 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凤还巢》,裘派名剧《探皇陵》、 杨派名剧《文昭关》,精彩的演出令观众直呼过瘾。

吉林省吉剧院关东剧院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运营探索后,重新梳理发展思路,定位于传统二人转的弘扬,打造集传统经典和娱乐二人转为一体的全新节目,剧院重新开业。省吉剧院在传统二人转表演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实力和优势,表演水平受到东北乃至全国的瞩目和认可。几十年来,剧团打造出了《猪八戒拱地》、《包公断后》等一大批原创经典剧目。重新开业后每晚演出的节目经过精心策划,全面展示二人转 300 多年发展历史,并呈现近年来发展出来的多样化样貌。《小拜年》、《看秧歌》、《送情郎》,《猪八戒拱地》、《西厢记》、《回杯记》等剧目以整出戏形式呈现出来,也有经典唱段集粹,让观众充分领略传统二人转“唱说扮舞绝”的精髓。

为提高二人转艺术节质量,推出好作品,吉林省文化厅和省艺术研究院举办了艺术节剧本讨论会。为期三天的研讨中,全省各地创作一线的30 余名专业与业余作者携新创剧本 50 余个,与省内戏剧专家一起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会上,同时举行了 2012 年度吉林省大戏原创作品评奖颁奖仪式。

3月 26日,著名剧作家何庆魁走进吉林艺术学院,与师生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剧本创作的对话。何庆魁总结了写好剧本的八字方针:“真实、生活、人物、巧思”。鼓励学生真诚对待创作,要用“情节”感动观众,用“趣味”吸引观众,写“戏”要做到写“细”,惟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各类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解构人物。“巧思”,是“反向思维、绝处逢生、将生活小事放大”是喜剧创作的有效法则。讨论会生动活泼,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人人受益匪浅。

4月份,吉林省京剧团周末专场演出推出剧目《探阴山》、《洪母骂畴》、《豆汁记》、《坐宫》。裘派名剧《探阴山》由省京剧团青年演员刘治强主演,饰演包拯,老旦戏《洪母骂畴》由刘俊杰主演,《豆汁记》由青年演员梁菁菁、国家一级演员姜立地、青年演员王雷主演,《坐宫》由国家一级演员张蕾蕾、张紫玉联合主演。这些青年演员的实践演出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

按照文化部要求,作为“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获奖剧目,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的经典吉剧《桃李梅》启动40场大型全国巡演活动,使极富关东地域特色的戏剧艺术亮相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给南方观众带去了别样的审美感受。省文化厅和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按照文化部要求对《桃李梅》进行了进一步精心加工,就此次巡演精心筹备,积极与各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各地经纪公司、各地商会联络,多方争取联系演出。剧团还向各相关单位介绍了此次演出的重要意义。《桃李梅》首演于 1960 年,50 多年来久演不衰。是吉剧的经典力作,是吉林文化的一张名片。巡演进一步扩大了吉剧的影响力。

巅峰搞笑原创舞台剧《唐伯虎点秋香之桃之夭夭》全国巡演第一站长春站在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东方大剧院开启大幕。《唐伯虎点秋香之桃之夭夭》是大连爱美剧社票房成绩最佳、口碑最好的作品,以剧情悬念迭出,包袱时尚密集备受追捧。演出超过 1000 场。大连亿源承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吉林省华娱演出有限公司,将《唐伯虎点秋香之桃之夭夭》长春站定为第一站,还将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演出。长春 100 分钟精彩演出,赢得多次持续掌声,每个观众都可以在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笑声。

由长春市文广新局主办,长春市艺术研究所承办的公益演出“戏剧星期六”,长春青年实验话剧系列演出火爆继续。在长春话剧院小剧场内上演了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先锋喜剧《我不是李白》。该剧讲述一个自称大诗人“李白”的青年被送入精神病院,他想尽办法要出去,却在接到了一封信后不愿离开并自暴自弃。美丽的护士想尽办法开导他,接二连三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幽默诙谐的台词,在引爆欢笑之余令人深思反省。

为活跃群众“五一”假期文化生活,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推出了“情满春城·感恩环卫”大型慰问演出,连续6天在吉林省关东剧院演出现代经典吉剧《江姐》,每天演出一场。现代吉剧《江姐》是吉剧发展史的一部代表性剧目,因为情节生动紧张、富有教育意义而受到几代人的欢迎。省吉剧团与长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合作,特意为 1500 多名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奉献这台精彩的剧目。

国家级重要展会深圳文博会上,吉剧《桃李梅》作为展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于5月18日在深圳大剧院上演,由此拉开该剧的全国巡演大幕。作为国家舞台精品剧目,《桃李梅》向中外来宾展示了东北黑土地艺术的独特魅力。

5月 13日,吉林省高校文艺创作联盟在东方大剧院举行成立仪式。吉林省委宣传部庄严部长出席成立仪式,并和 14所高校的师生一起欣赏了精彩的节目。

5月 ,话剧导演孟京辉的经典作品《坏话一条街》以一种更青春、更新鲜的形式在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华丽上演。作为首届吉林省高校文艺精品展演又一佳作,吉林农业大学鲲鹏话剧团出演了这部话剧。《坏话一条街》以一对青年男女闯入北方的一条古街道名叫“槐花街”(音同坏话)和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人搜寻一名精神病人为线索,采用活泼的喜剧形式和语言式的风格结构,将极具魅力的民谣与现代俏皮话巧妙地结合起来,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令人困惑和反思的生存环境。全剧散发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绪和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渴望。

5 月 29 日 ,吉林省文化厅邀请黑龙江省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赵晓波在吉林省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倾情献艺二人转传统剧目,此次交流为二人转博物馆拉开了二人转活态传承大幕。博物馆也将定期演出传统二人转,观众免费参观。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演出了《扎花帐》、《锔大缸》和《包公断后》等传统经典剧目。《扎花帐》是一出从国家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二人转艺人王忠堂老先生手中学习传承下来的传统剧目,两位演员手持道具的表演部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沙拉机、大板、手玉子等,都是二人转的绝活。《锔大缸》中演员与观众们现场互动热情活泼,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二人转国家级传承人赵晓波表演的《包公断后》选段,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6月,吉林省高校文艺精品展演的最后一场——小剧场话剧《夜迷茫》在吉林省群众艺术馆小剧场精彩上演。《夜迷茫》是一部带有一定“黑色幽默”效果的轻喜剧。该剧主要讲述农民工王贵和李全在与乡村截然不同的现实环境中发生的荒诞故事和内心变动。荒诞的故事情节,触及了农民工及三陪小姐这些社会底层人群与边缘人的生活现实,夹杂着人生冷暖,欢笑与眼泪的戏剧,真诚质朴地表达了浓浓的人情味。吉林省高校文艺精品展演活动共有 9 所高校参与,2000 余名师生演员参与演出,近 8000 名各界观众观看了演出,出动学生志愿者 1000 余人次。

6月份,传承高(庆奎)派艺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高派传人、吉林省京剧院院长倪茂才等参加了会议,就京剧高派艺术的传承发展进行了热烈的座谈研讨。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高派传人倪茂才说:“举办传承高派艺术座谈会是我们多年的夙愿,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学习,更好继承高派艺术,我们拟在吉林省京剧院设立高派艺术研究中心,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同时也想得到各位老师、专家的支持。”他在会上向各位专家、学者保证:坚决把高派艺术传承下去,振兴国粹。他表示,吉林省京剧院也许达不到第一,但一定力争达到唯一。

丝竹声声锣鼓阵阵铿锵悦耳,舞生旦净末丑的五个屏风被缓缓拉开,一场国粹表演拉开帷幕。舞台上,花旦身段柔美娇俏,老生腔调沉郁有力,武生动作灵活洒脱。婉转悠扬的唱腔,俊美惊艳的扮相,灵活动作,一招一式,一字一句,每一个高潮都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过道上站满了来听戏的学生,大学生都陶醉在国粹的魅力之中。

6月份,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精心策划送京剧进校园演出。为了缩短和大学生的距离,让国粹京剧经典与流行气息有机融合,京剧团颇费了一翻心思。尽量让内行看了比较认同,外行也能看得懂,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京剧。流行京剧《乾坤分外明》、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京剧舞蹈《天人共婵娟》、京歌《难忘今宵》等节目,将京剧艺术与舞蹈和流行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7月,吉剧《贵妃还乡》参加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为民族艺术荟萃的戏剧会演增添了一分精彩,获得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参赛的吉剧《贵妃还乡》一亮相就表现不俗,展现了吉剧艺术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连续两晚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欢乐。全剧以轻松、幽默的表现手法讽刺了贪官们的丑恶行径,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演出中,多处与剧情十分贴切的精彩搞笑令观众爆笑不已,剧场中掌声、笑声不断。当贪官受到惩处,贵妃和众百姓在大团圆的结局中落下帷幕时,全场掌声四起,叫好声不断,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和评委一致认可和赞誉。《贵妃还乡》摘得最高奖“优秀剧目金奖”,演员刘杨、王丹扬、张泉利获优秀表演奖,崔凯、董凌山获优秀编剧奖,杨柏森获优秀音乐奖,齐欣、韩玉忠、王清波获优秀舞美奖。

7月下旬,驻长春某部队礼堂内鼓乐阵阵,京韵悠扬。吉林省京剧团的演员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把一台精心准备的“红色经典”剧目荟萃送进了军营,演出了省京剧团新排演的“红色经典现代京剧串联”晚会,《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和《杜鹃山》等京剧片段为官兵们送来了欢乐和祝福。精彩的演出受到了战士们热烈欢迎。

《孙安动本》是吉林省京剧团近年来排演的一出优秀剧目。为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吉林省京剧团聘请国家戏剧名家对该戏进行全新的打磨和提升,力争以最好的表现入选国家精品剧目。《孙安动本》排演于 2007 年,根据山东柳子戏同名剧目移植而成。吉林省京剧团团长、著名演员倪茂才主演,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研究所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南京市京剧团一级导演续正泰等加盟指导。精益求精,一点点打磨和完善。报送北京并当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8月,吉林省文化厅主办了“精品舞台艺术展演”,连续5天在长春东方大剧院为观众献上了传统大戏《孙安动本》和《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和《杜鹃山》等5部现代经典京剧的精彩片段,惊险的武戏场面、流派纷呈的唱腔、演员们到位的人物塑造让观众一饱眼福,过足戏瘾。

9月,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舞台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长春东方大剧院连演3场。这是长春市文广新局主办,传递社会正能量儿童教育活动部分内容,是 2013“大地情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志愿者服务全国行的一站。长春市文广新局为 3 所学校的 300 名农民工子女、特殊儿童群体准备了免费票,让熟悉的童话故事照亮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吉林省两年一届的重要活动,第六届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于9月5日在吉林省关东剧院拉开大幕。历时半个月的时间,有 26家表演院团组成 15 台台次、75 个各具特色的精彩剧目演出。二人转艺术节由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电视台主办,吉林省舞台艺术创作中心、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和吉林省戏曲剧院承办,吉林电视台乡村频道协办。本届艺术节呈现了三大亮点。其一,筹备更加精心,剧目质量更加精良;其二,不仅是专业剧团演职人员的竞技平台,同时还是丰富娱乐百姓文化生活的节日,实行10至 30元的低价惠民票,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更多的艺术精品;其三,广泛参与,除吉林、松原、四平等各地市级剧团外,各县级剧团也踊跃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会的严谨评判,评出了大赛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曲奖、优秀表演奖、优秀组织奖、四大名丑、四大名旦等多个奖项。吉林市戏曲剧团有限公司的拉场戏《二嫂捉奸》等15个剧目获得综合一等奖。大安市文化活动中心的二人转《牛羊 PK》等 5个剧目摘得艺术节大奖。

9月,吉林省京剧团活动频繁。长春大戏楼内高潮迭起、锣鼓喧天。11日晚,省京剧团“百日集训”活动成果汇报剧目京剧《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精彩上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省京剧团组织开展的“百日集训”活动旨在全面提升业务素质,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使剧院形成一个人才荟萃、交相辉映的群体。“百日集训”中,吉林省京剧团聘请名师、精选剧目、强化训练,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莉、白云明、徐宝忠、杨振钢、孔爱萍等手把手教,讲规矩严要求,以戏带功,分行当进行细致教学,排演了全本的《大破天门阵》、《雁荡山》、昆曲《游园》等几台大戏进行舞台实践演出,提升文戏演员唱腔、念白、台步等基本功和技巧,强化武戏演员翻、摔、打、舞等训练。省内外著名学者上课,讲授京剧理论知识、艺术审美与鉴赏等内容,充实演职员工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深入了解京剧传承的历史,担当起传递京剧艺术薪火的重任。集训效果明显,演员们提升了业务水准,乐队、舞美、行政人员也受益匪浅,增强了自信心,使剧院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也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

长春市民康街道园东路社区祥和剧社的票友筹备的“月圆中秋唱大戏”之京剧大戏《锁麟囊》在长春大戏楼精彩开戏,300 余位京剧爱好者到现场观看。祥和剧社由在职和退休的干部职工、老师、普通百姓等业余票友和一些退休的专业京剧演员及在校大学生组成,剧社常规人员达到 50余人。《锁麟囊》演出有其中 30 位,他们分别诠释了剧中 38个大小角色。

为喜迎国庆节,“戏剧星期六”系列公益活动在长春市话剧院小剧场演出了《剩女郎》。活动诚邀春城戏剧爱好者加入,无偿为热爱话剧的朋友服务,为热爱话剧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话剧梦想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话剧、认识话剧、喜欢话剧。

10月,现代吉剧《鹿乡女人》亮相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东方大剧院,该剧代表吉林省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吉林省京剧院组织的“百场文艺送农村”活动在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敬老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戏剧专场演出。省京剧院的演员倾情出演,得到了敬老院全体人员及周边群众的热烈欢迎。《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精彩片段赢得了老年观众的阵阵掌声。

12月,“戏剧星期六”系列大型戏剧公益活动继续。21日,“戏剧星期六”贺岁演出活动在长春话剧院小剧场举行,由常春藤剧社演出翻拍话剧《红色》。该剧将观众带到 20 世纪 50 年代的纽约,在留声机乐曲声中,在洁白画布和血红油漆的画室里,两代画家时而激情作画,时而如苏格拉底般激辩着艺术精神的颓落和商业娱乐的甚嚣尘上。演出使观众陶醉在艺术享受中。

吉林省召开“吉剧振兴工程”工作会议,把吉剧在当代的传承和振兴作为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予以推进。下发了《关于实施“吉剧振兴工程的意见》,本着以剧目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抓好剧种建设队伍建设。吉剧这一地方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吉林省委宣传部牵头,吉林省艺术研究院编撰的《吉剧集成》出版,该书总结了吉剧创建以来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剧本卷》6卷,收录了县级以上吉剧专业剧团演出、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吉剧剧本 118 部,拉场戏剧本 100 部,以及王肯先生所创作的22部大小戏剧本,基本体现了吉剧剧本创作的成就。 (宋洪弟)

猜你喜欢
京剧团剧目话剧
话剧《坦先生》
剧作家(2022年6期)2022-12-05 08:00:30
松岩:风雷传家人
北京纪事(2022年7期)2022-05-30 05:05:31
舞台剧目
黄梅戏艺术(2022年1期)2022-05-07 02:00:48
梨园蓓蕾初绽放,百年灯小薪火传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艺术评论(2019年6期)2019-01-30 09:00:52
话剧《二月》海报
艺术评论(2019年12期)2019-01-25 06:59:42
优秀剧目进校园
1979邓小平同志在山东
山东画报(2016年9期)2016-04-29 23:29:35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从当今群众戏曲活动现状透视群众戏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