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
【举办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牵头,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第十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全区乌兰牧骑 (剧团 )蒙汉语优秀小戏小品晚会、天地人和漫瀚调晚会, 6 月 23 至 7 月 5 日,先后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内蒙古人民会堂、内大艺术学院音乐厅演出 18 场。其中优秀剧目展演 13 场,小戏小品演出 2 场。观众 1.5 万多人。话剧《黑骏马》、二人台现代戏《月照金河套》、舞剧《明安图》、漫瀚剧《敕勒川的女儿》、儿童动漫音乐剧《豆思牛与鬼狐狸之神秘来客》等6台优秀剧目,小戏小品专场演出共演出了蒙语短剧《黑缎子坎肩》、小歌剧《母亲的教诲》、小品《传承》、《牧民趣事》5个蒙语作品和二人台小戏《情暖人间》、《一封举报信》、拉场戏《走访》、小品《划拳》等6个汉语节目。
【参加培训,组织艺术采风】9 月 8 日到 9月 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内蒙古艺术创作中心承办了 2013 创作演艺营销研修班暨全区舞台艺术创作采风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创作演艺营销研修班和舞台艺术创作采风活动两方面内容。第一阶段 9月 8日到13日,主要内容是参加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在京联合主办的“2013 年文化管理人才培训——演艺创作营销研修班”。第二阶段 9 月 16 日到 9 月 28 日,主要内容是全区舞台艺术创作采风活动。各盟市和区直艺术院团的15名中青年作词、作曲、编剧、舞蹈编导等舞台艺术创作骨干深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艺术采风。活动期间,采风团参观了煤液化基地、布尔台煤矿和榆树井煤矿调度指挥台,了解了现代化煤化油加工技术和煤矿开采技术;深入苏木嘎查,先后拜访了根雕、骨雕、蒙古族服装服饰制作刺绣、马具制作等非物质文化传承民间艺人;参观考察了成吉思汗陵、宥州古城、阿尔寨石窟等历史文化遗址以及鄂尔多斯、乌审旗、鄂托克旗博物馆等;走访了王府路等社区,观看了萨拉乌苏文化“独贵龙”等社区中老年艺术团的演出,与社区群众联欢;观看乌审马头琴乐团、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演出并与编创人员交流座谈等等。此次采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家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艺术精髓,广泛搜集创作素材,了解群众文化需,求为今后的舞台艺术创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源。
【院团改革】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同意,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于 2013 年底开始组建,由内蒙古自治区原有的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京剧团、杂技团、曲艺团、二人台艺术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内蒙古乌兰恰特管理中心、内蒙古艺术创作中心、内蒙古广播艺术团等9个艺术单位合并组建而成,为全额拨款正厅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艺术剧院内设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处、人事处、创作中心4个机构,下设歌舞团、直属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团、杂技团、京剧团、民乐团、蒙古族青年合唱团、交响乐团、乌兰恰特管理中心(演出中心)、乌力格尔蒙古剧团(话剧中心)9 个艺术团体。全院核定编制 928 人。
艺术剧院综合办公楼于 2014 年初投入使用,占地面积 29614 平米,建筑面积 38750 平米,建筑高度 43.5 米,总投资 2.4566 亿元。建筑布局涵盖了排练教学区、杂技排练区、合成演出区、舞台美术中心区、行政办公区、公寓生活区六个功能区域。建筑内容包含了 620 座的综合剧场 1 个,大型录音棚 1个,大中小排练厅25间,练声房、琴房 70 间,可满足 300 人同时就餐的餐厅 1 间,综合性舞美用房 26 间,演员宿舍 51 间。使用功能超前,在国际国内新技术的引用和创新方面有很多亮点。
艺术剧院共有三个剧场,分别为新建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剧场,乌兰恰特和乌力格尔艺术宫。
与此同时,全区各个盟市都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改革发展之路。
(高 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