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梅
送戏下乡 重在送戏
■姜春梅
我是宝应县淮剧团一名演员,同时又担任着副团长。基层剧团,参加艺术赛事少,长年主要工作就是送戏下乡。
送戏下乡,是党和政府重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拓宽戏曲团体演出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送戏下乡既受农民欢迎,又有力地扶持了剧团。然而,有的剧团视送戏下乡为“例行演出”,甚至“走过场”,送不象送,戏不象戏,农民摇头“不好看”,乡村接待不欢迎,好事没有办好,使得部份送戏下乡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宝应县淮剧团,始终坚持“送戏下乡,重在送戏”的工作标准,不走形式重内容,不怕困难重展示,把“送戏下乡”打造成剧团一张艺术名片,以送戏下乡立团,以送戏下乡兴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一.送戏下乡戏要实。个别戏曲团体顾忌下乡演出场地简陋,且日晒风吹,因此总是把送戏的剧目偷梁换柱,原本应该送上村民观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兼演一些歌舞小品,但他们一味追求省事与简单,戏曲节目拿着话筒唱一段,主要节目以歌舞小品魔术等“小杂耍”充斥,因此农民们认为“没看头”。宝应县淮剧团,一直坚持送戏下乡必须送戏、送戏曲,在剧目的选择上,则注重传统古装戏和优秀现代戏;在内容上,则注重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以正能量引导观众,感动观众,鼓舞观众;在演出上视乡村舞台和剧场舞台一个样,视农民观众和城市观众一个样,视普通百姓与专家评委一个样,服饰化妆布景道具字幕音乐效果……一样都不能少,尽量让农民观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家乡戏;在剧目样式上,以戏曲为主,兼顾青年观众和中小学生,加演一些寓教于乐的歌舞小品,使送戏下乡 “戏料”足,使送戏下乡不走样。二.送戏下乡情要真。有的演员认为,农民观众大都缺少文化,因此送戏下乡常常斩头去尾,以简代繁。宝应县淮剧团,定立了一套严格的送戏下乡演员准则,而且每场演出都有专人监督和考核,奖惩与工资挂勾,该唱的唱,该演的演。为了激发演员送戏下乡的热情,剧团还推出了每场送戏下乡“最受农民观众欢迎的演员”评选活动,选票由台下农民观众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现场颁奖;剧团还定期把演职员工的业务考核放在送戏下乡的舞台上,让演员视村庄舞台为考场,让演员为农民观众亮绝活;剧团还经常集中组织“最受农民观众欢迎的演员”专场展示,被农民誉为戏曲心连心艺术团。三.送戏下乡要广,过去,我们送戏下乡的场地,经常选择在农民集中居住的庄子上。近几年,我们提出送戏下乡不留角落,拿出一定的场次,将戏送到偏远的农家小院,乡村田头,以及敬老院和小学校,重点关注空巢老人和留守小孩;同时,为了避免送戏下乡演员的“老面孔”,我们还与友邻戏曲团体,轮换演出,演员交流演出,剧目共同演出。使送戏下乡常演常新,常看不厌。
我作为一名演员,在送戏下乡演出中,始终追求“戏比天大”,始终坚持每一场演出都是重要演出、汇报演出,始终要求自己德艺双馨;我作为一名团领导,在送戏下乡演出中,始终追求观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艺术上帝,始终坚持通过每一场演出,打造剧团品牌,擦亮艺术名片,培植新的观众,孕育新的市场,始终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共同完成戏曲团体送戏下乡工作。
实践证明,送戏下乡,重在送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