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瑜伽教学问题理性思考

2014-11-20 08:57:10聂秀娟吴灵萍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瑜伽体位教学方法

聂秀娟,吴灵萍,张 丽

(黄山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瑜伽,这种有着六千年历史的印度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作为一种涵盖健身、塑形、美体、缓解精神压力的练习方式曾一度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人们加入瑜伽的练习[1]。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方式,瑜伽可以帮助学生健身、解压、塑形,同时辅助学生找到宁静、祥和、自信的状态。瑜伽之所以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且作为一种最自然、最有亲和力的练习方式非常适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身体特点和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

1 普通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背景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丰富多彩的运动方式走入生活之中,被人们所接受并练习。现在,各种健身项目不断创新,同种项目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瑜伽就是近几年出现的时尚、较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近代瑜伽引入中国始于20 世纪80年代初,随着张蕙兰老师的电视系列节目播出,这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及将体位、呼吸、冥想有效结合的特殊运动方式开始走入千家万户并深受观众所喜爱。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发展个性,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造就新世纪一代体质强健、身心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瑜伽开始正式进入高等学校大学体育教学[2]。也正是因为瑜伽优雅、时尚、慢节奏、舒缓身心等特点和功能,这种运动方式被大学生群体快速接受并争相追捧。

2 影响高校瑜伽教学的因素分析

虽然瑜伽在一定程度上深受学生的欢迎,但由于它在高校发展时间的短暂性和不成熟性,也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场地器材的欠缺、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学内容的不规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完善等,影响了瑜伽在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2.1 教师因素

目前,高校从事瑜伽教学的教师多数都是从健美操、艺术体操、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转变而来[3],这种形式并不完全说明这些教师没有瑜伽教学的能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的完成高校瑜伽教学任务。目前,很多文章在研究高校瑜伽教学时指出,教师多数是从其他运动项目转变而来,对瑜伽技术只是经过短暂进修,对瑜伽理论很少或不系统了解,迫切需要专业的瑜伽教师从事瑜伽教学。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受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首先,社会上出现的非官方的培训机构太多,而由国家专业机构如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极少,且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其次,目前高等院校引进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还要有一定的学历和学位要求,社会很多培训机构里的专业瑜伽导师虽然技术能力较高,但学历较低,进入高校的可能性较小。第三,高校里的很多瑜伽教师虽是转行过来,但是在运动技术上,瑜伽运动和其它项目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教师动作转移和运动技能的形成相对较快[4],而且还可以灵活和丰富瑜伽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高校瑜伽教学不仅传授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且还要教授很多体育理论知识,同时教学方法及组织上要灵活多变,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最后,高校真正适合瑜伽教学的场馆远没有跟上瑜伽发展的脚步。在高校,瑜伽教学演变为室内、室外两种场地。还有一部分学校只有室外,甚至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找”适合瑜伽上课的地点,即便是在草地上也是坑洼不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瑜伽教学的质量,使瑜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异”。

2.2 学生因素

瑜伽在高校成为体育课选修内容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高校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出现的。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瑜伽不仅从身体锻炼上提高练习者的柔韧、平衡、力量等身体素质,还从心理上缓解练习者的压力,疏散不良情绪,提高练习者自信、祥和的感觉,同时一定程度能辅助治疗各种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等。因此,学生对瑜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选修瑜伽课程的同学越来越多,还有一部分同学因名额限制被“踢出”而只能选择课外练习或调班上课。面对学生学习瑜伽的热潮似乎让人感到学生对瑜伽有着超常的热爱和憧憬,也对瑜伽的学习产生了无限的期待。然而,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在选课、练习方法以及理念上对瑜伽有所偏颇(见表1)。

表1 黄山学院大学生选学瑜伽特点

表1 所示,学生选课动机呈多样性,主要集中在减肥、美体、修身养性、好奇、无需剧烈活动等动机上,而提高身体柔韧性、改善常见身体关节病、培养冷静自信的心态等占比较少。在学习方法上,不同性格的学生喜欢不同的练习方式,有些学生喜欢螺旋式的反复练习,而有些学生喜欢间断式的间歇练习;有些学生喜欢在准备部分变化添加健身操的动感热身;有些喜欢缓慢的伸展热身;还有部分学生对瑜伽的认识存在理念上的偏颇。这些现象说明,瑜伽在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科学合理性,造成学生对瑜伽的认识尚不完善。

2.3 教学环境

瑜伽的教学环境多种多样,有宁静优雅的室内教学环境、有回归自然感觉的室外教学环境,单是室外环境就有草地、水泥地、水边等,目前黄山学院瑜伽教学场地主要为草地。

表2 教学环境表现形式

从室外教学看,师生能够吸收大自然的氧气,充分感受大自然给予的能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感觉。但是,在室外练习干扰性较大,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从室内教学看,学生处于一定的封闭环境中,有些学校场馆设施较好的还能吸引学生,有些学校纯粹就是一间房子,缺少应有的镜子、把杆等设施,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减弱。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室外教学可以增加和变化瑜伽的教学组织方式,丰富教学手段[5]。从对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冬季进行瑜伽教学,可以适当的做健身操热身,待热身之后继续做伸展练习,这样不会因为天气寒冷而受伤,更可减少学生因天气冷而不想活动的心理。大部分学生认为,准备活动采用动感健身操,然后再结合静力性瑜伽伸展效果较好,动静结合,既有助于热身关节,也有助于瑜伽的学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4 教学内容

瑜伽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并受学生青睐与其自身的运动特点有很大关系。瑜伽运动形式缓慢、能体验自身的呼吸和肢体运动的感觉、能自己控制运动状态、心理放松等,这些特点决定了瑜伽与其它运动项目的不同。但瑜伽没有规定的套路体系,即便是分立式体位也有很多姿态,同一个体位的名称也有出入。因此,各高校对瑜伽教学没有统一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环境和学生的身体素质自行安排,所以,瑜伽教学没有规定动作。

表3 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通过查阅文献,对近几年的瑜伽教学内容分析得出,大学体育瑜伽教学基本上为分立式体位教学。在分立式体位教学中采用讲解、示范、创编、分组表演等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得知,部分学生在选择瑜伽学习内容时有不同观点,学生认为分立式体位是学习瑜伽姿势的基础,但是体位太多,名称复杂,不易记忆。套路练习带有一定的情境式学习,所编排组合容易衔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方便学生记忆和练习。分立式体位是从上万种瑜伽动作中选择适合学生身体练习的瑜伽体位,它是学习瑜伽的基础,属于基础学习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了解瑜伽的不同姿态,以及不同起始姿势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但是,分立式体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内容的选择全凭教师自由发挥,所以造成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套路教学虽然也是由教师自己选择和编排,但套路组合有一定的针对性,如针对颈椎编排的组合,针对形体练习编排的组合,再如舞韵瑜伽、流瑜伽等。两者相比较,套路练习更适合学生记忆学习。

2.5 教学方法因素

高校瑜伽教学和社会健身房所教授瑜伽的形式有一定的区别。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经过教育后要掌握体育锻炼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项以上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能; 掌握一定体育保健与运动损伤的急救知识; 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并能学以致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系统的,需要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强化和巩固。因此,大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要动脑筋思考、加工,不断的培养自身创造和创新的能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或健身俱乐部授课的对象与高校不同,他们只需要“授之以鱼”,而不一定要“授之以渔”,教授的方法多是线性教学法,练习者只需要根据授课人的安排重复循环练习即可。在高校,针对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群体,求知、激情、奔放、活泼等融为一体的特点,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多变,除了采取常见的线性教学法以外,还应结合表演法、引导法、情感体验法、情景创造法等多种方法[6]。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高校瑜伽教学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合理整合瑜伽培训机构,发挥高校教育功能

瑜伽作为一种新兴运动项目,运动舒缓,老少皆宜,练习人数越来越多,其培训机构也逐渐增多,但良莠不齐。社会上的很多培训机构在短时间完成培训后会授予初级、中级、高级等瑜伽导师资格证。每个培训机构授课的内容不同,且同一内容还会存在小的分歧,基本上参与培训的人员能够不同程度掌握瑜伽的理论和技术、技能。但是,这些协会培训后所发放的导师资格证基本没有官方认证,并不完全得到一些单位的认可,所以有些从事瑜伽教学的老师不愿花费昂贵的培训费,索性通过网络自学完成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瑜伽教学的健康发展。虽然近年有些高等体育院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开设了专业瑜伽必修课程,但是所教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瑜伽在高校的发展需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合目前的瑜伽协会机构,结合瑜伽在高校的发展建立有效的长远机制。

3.2 加快师资培养,积极做好长远规划

由于瑜伽是非常现代和时尚的健身方式,从其走入高校并成为受欢迎的项目只有短暂时间,在高校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许多高校只能利用现有的师资来教学,而瑜伽要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视教师瑜伽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短时间内,学校可以利用现有教师的转行来完成,但从长远计划,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还是必须的,特别是培养教师的专业瑜伽水平和积极开展瑜伽教师交流会[7]以及举办高校瑜伽教学论坛是对高校瑜伽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策略。

3.3 纠正不良认识,倡导科学运动方式

纠正学生对瑜伽的认识误区,倡导科学的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针对选课动机及锻炼人群上,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从瑜伽文化背景上深刻剖析锻炼理念,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业内知名人士宣传演讲;在初级学习阶段,鼓励学生结伴练习,选择优美的户外花园式环境,在美妙音乐伴奏下练习;随着学习深入,在校园内多举行瑜伽表演,进一步浓厚瑜伽锻炼氛围;鼓励学生在动作技能娴熟的基础上阅读瑜伽相关书籍,进一步加深对瑜伽真谛的理解。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只是瑜伽的健身技术学习,应注重对应阶段的理论讲解,随着瑜伽练习的深入,应有选择的讲授理论知识[8]。

3.4 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很多瑜伽教学的教师是转行过来,且目前瑜伽教学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因此,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这种转型期以及瑜伽在高校的系统发展还未完全成熟时,可以用两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的形式来促进教学。传统的方法并不能丢掉,应融会贯通。如讲解示范法,虽然在瑜伽的理念中并不强调动作的标准性,但是毕竟在教学中学生要模仿教师,必须示范。可将传统示范法变通为情境示范法[9],这与瑜伽的很多动作名称的命名及发展史是相符合的,如“舞韵瑜伽兰花”,教师边做边描述心理感受,想象自己如同“春天里慢慢绽放的花朵,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风光雨露”,就像讲故事情境一样,将动作完美展示出来; 再如分立式体位鸭行式和眼镜蛇伸展式,可以采取教师及优秀学生一起,从不同角度变化阵型表演示范动作。这些方法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瑜伽运动中还有很多新颖的练习方法如分组表演法,情感体验法等可以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合运用。只要教学方法采用合理,高校的瑜伽教学质量就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1]张靓.对我国单科体育院校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林:吉林体育学院,2010:4.

[2]教体艺.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04-11-29,http://www.eol.cn/20041129/3122609.shtml.

[3]刘霞.高校开展瑜伽教学的若干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7):223-224.

[4]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4.

[5]张迪.关于高校瑜伽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艺术,2012,6:185.

[6]万益.高校瑜伽教学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364-365.

[7]朱晓栋.上海高校瑜伽教学现状和改革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11-28.

[8]张惠兰,柏忠言.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3.

[9]黄武平.表象训练在普通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应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3):317.

猜你喜欢
瑜伽体位教学方法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Hello White瑜伽馆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50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练瑜伽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36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6
练瑜伽,悠着点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5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