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版权输出现状分析与思考

2014-11-20 12:08
出版广角 2014年20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图书单位

2006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原新闻出版总署召集部分出版机构在北京香山召开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问题,把图书版权输出作为出版行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下来。会议期间同时成立“中国图书推广计划”(CBI)工作小组,与会的20家出版单位成为CBI首批成员单位。

当时,“走出去”对各出版单位还是一个几乎全新的话题,与会者对如何“走出去”普遍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图书卖到国门之外。会议结束后,与会各单位领导大多数是带着“CBI首批成员单位”的新头衔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各自的单位。

从此,全国出版行业“走出去”工作的大幕迅速拉开,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好戏纷纷登台。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努力,“走出去”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这不仅仅体现在图书版权输出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上,也体现在各单位各具特色并不断创新的方式方法上,更体现在大家对“走出去”的充分自信上。然而,经过八年来图书版权数量的快速增长,各单位都先后感觉到持续增长的困难,或多或少再次感到了茫然,只是对象截然不同,不再是如何才能“走出去”,而是如何才能不止步且能“走”得更好。原有输出资源的减少、西方“主流文化”的梗阻、两个“效益”的不统一、地方政府支持文化出口政策的滞后甚至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使中国图书(文化)在世界各国真正“走进去”,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并保持输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行业“走出去”的经验和发展现状,“重庆出版集团‘两江学者‘走出去课题组”选取了四川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与我们具有某种共性的出版单位和国务院新闻办、出版局进行走访调研,收集到许多可资借鉴的第一手鲜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和部分正式官方文件或新闻报道的综合分析,结合本集团“走出去”工作的实践,对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概貌进行了认真地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做出一个整体的判断,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我们的见解。

一、走出去取得的巨大成绩

1.全国出版行业“走出去”工作概况

2006年至2013年八年间,全国出版行业以图书版权输出为代表的“走出去”工作可谓硕果累累,整个“走出去”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大发展态势,中国图书在国际图书市场上寥若晨星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在传统的图书版权输出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前的2005年,全国图书版权输出仅为1434种,平均到当年573家出版社,每家输出仅2.52种。在实施“走出去”的第一年2006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050种,增长率超过42%。此后除2008年和2013年外均逐年提升,以2012年最高峰时计,平均到全国580家出版社每家输出量达到13.05种,为7年前的5.22倍。随着输出数量的增长,全国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的逆差也逐年缩小,由2005年的6.54∶1下降到了2013年的2.3∶1。如下表:

2005~2013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输出情况

引进数量 输出数量 输出增长率% 引进输出比

2005 9382 1434 — 6.54∶1

2006 10950 2050 42.95 5.34∶1

2007 10255 2571 25.41 3.99∶1

2008 15776 2440 -5.01 6.47∶1

2009 12914 3103 27.17 4.16∶1

2010 13724 3880 25.04 3.54∶1

2011 14708 5922 52.63 2.48∶1

2012 16115 7568 27.78 2.1∶1

2013 16625 7305 -3.48 2.3∶1

从上表中的数字变化不难看出,中国图书版权的输出数量和引进输出的逆差两项分别整体呈现出一增一减的态势,而这一增一减正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图书正大步走向世界,已经开始在国际出版行业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影响力。

2.出版行业“走出去”取得的几大成绩

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梳理、总结这些成绩,有助于我们增强信心、查找差距、规划未来。笔者认为,这些成绩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认识水平大大提高。“走出去”已经得到各出版单位乃至整个出版行业上上下下的普遍认同,各单位都高度重视,整体上已经从上级要求“走出去”转变为“我要‘走出去”,从而使整个行业具有了内生的驱动力。

(2)出版行业图书版权贸易的落后面貌已经大为改观。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之间的巨大逆差已经显著降低;一大批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图书实实在在地走向世界各地。

(3)各出版单位“走出去”的能力大大提高。“走出去”之初,普遍存在于各单位心中不知所措的状态早已成为过去,现在一大批出版单位已经成为“走出去”的行家里手,做起版权输出工作来可谓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4)从全国范围上看,我们已经基本摸索出一套中国式的“走出去”出版模式,即企业为主体、市场运作加政府支持。

(5)一批懂出版、懂版权、懂外语、熟悉国际图书市场和国际版权贸易技能的“走出去”人才已经成长起来。

(6)中国图书版权的输出地区和图书产品日渐扩大和丰富,从最初的港台地区和亚洲邻国扩大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般介绍性普及读物发展到文学、科技、少儿、学术、社科等各个门类,从传统文化扩大到当代文化。通过这些走向世界各地的图书,一个全面而深刻、生动而丰满的良好中国形象正在全世界读者心目中逐渐成形。

简言之,中国出版行业经过过去八年的努力探索,已经基本熟悉了国际图书市场,掌握了国际出版的通行法则和规律,实实在在地走出了国门,开始融入国际出版的大市场和激烈竞争之中。

二、共同的经验

尽管每个出版单位都有自己“走出去”的特色和“高招”,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他们之间也有不少的共同点,而正是这些共同的经验成就了它们“走出去”的骄人业绩。概括起来,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重视

无论一个出版机构“走出去”的资源是否丰富、人才是否齐备,领导重视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这种重视通常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主要领导亲自分管“走出去”;二是将“走出去”作为战略目标纳入该单位五年规划;三是协调全单位各部门通力合作;四是确保人力和财力支撑。

2.人才优势

其实,2006年之初,各单位很少具有足够的现成“走出去”人才,而是在实施过程中选用一批懂外语、年富力强且富于创新和实干精神的“潜力股”,在“走出去”实践中摸爬滚打、迅速成长,最终成为该单位独当一面的特殊人才。

3.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种巨大的生产力,各单位在“走出去”工作中创造出许多全新的外向型产品、合作方法和输出渠道,这一点我们在不少CBI先进成员单位身上都可以看到,而这些创新往往又同下一条经验——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紧密联系在一起。

4.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各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产品、体量、专业方向、人才、渠道、政策、信息、地域等,不一而足。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是“走出去”工作取得较大业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激励机制

一些出版单位制定了“走出去”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奖励政策,根据不同输出地对输出版权部门和个人实施奖励,多则3万元,少则5000元。在两个效益杠杆的作用下,这样的激励机制确实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时甚至可以立竿见影。

三、版权输出的窘境与症结分析

从过去八年来各出版单位“走出去”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大多数都经历了艰难起步、快速增长、持续增长乏力三个阶段,从大致时间段上看,头两年为起步阶段,第3至第5年为快速增长阶段,目前正相继进入增长乏力阶段,2013年全国图书版权输出下降似乎也说明了这一倾向。除各单位自身因素和发展阶段上带来的困难之外,外国图书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贯彻和配套落实不到位等,都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制约了“走出去”工作的持续高速发展,形成各单位共同面临的窘境。具体地讲,大致有以下几个较为重大的问题:

1.出版单位自身原因

(1)家底空了。实施“走出去”之初,各单位都有几十年的本版图书积淀,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以供开采,于是在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期之后便出现了井喷式的输出增长。八年过去之后,家底渐空,每年的新书又有限,不足以支撑在已经大大扩大基数之上的持续数量增长。

(2)投入和产出比尚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出版社作为企业和市场主体,还没有真正找到确保两个效益的有效办法,尤其难以确保“走出去”工作的经济效益,使得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

(3)突破输出产品资源有限、合作方式单一和输出渠道狭窄三大要素的制约尚需时间。我们不妨把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看作简单的初级发展阶段,而要真正实现“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在上述三个方面做出全新的努力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无疑是一次更加高级和根本性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越,各单位正在积极求索之中。

2.国际市场的因素

(1)市场要求提高。“走出去”之初,外国读者刚刚接触到中国图书,新奇感和渴望了解经济腾飞的中国使得来自中国的一般图书也受到欢迎。现在,读者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有关中国的一般图书已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2)文化及经济差异。世界各国文化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两者交织在一起,同时影响到对中国图书的接受度。文化差异不言自明,经济发展程度则主要表现在从事版权贸易的经济能力不足,一些亚洲和非洲较为贫困国家的出版商,虽然对中国图书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但是却难以支付版税和翻译费,有的甚至在我们承诺免除版税并力争给予翻译费资助的情况下,却进一步要求提供出版资助。

(3)电子图书的兴起及其版权贸易量的急剧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纸质图书版权的销售。而图书电子版版权转让所通行的“批发”模式,彻底改变了纸质图书版权输出一个书号统计为一项输出的规则,几十乃至数百本图书的电子版输出因为只有一个合同而统计为一项输出。再加上电子版图书版权输出无比低廉的价格,在客观上造成了出版单位两个效益的双重损失。

3.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西方“主流文化”对市场的垄断,严重阻碍了中国核心价值观理论及其图书的输出,尤其是在欧美和众多原西方殖民地国家。深植于读者心中的西方价值观和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偏见与误解,压制了人们对中国价值观的接受度,要消除这些偏见和误解仍需时日。

4.CBI方面

CBI成立八年多来,为中国图书“走出去”做出重大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考核制度中的一些规定仍然值得商榷,尤其是输出数量为大的评判标准,在经过了八年“走出去”实践之后,其“美中不足”已经显露出来。虽然CBI对这些标准已经或正在做出一些改变,增加了综合考核的内容,但是数量仍然是最大的硬指标。

(1)不够科学。各单位出版资源多寡不同、出版产品不同、体量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地域优势大小不同等,简单地把它们放在一起,以单纯输出数量为评判优劣的标准,有如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只看GDP,末位即将其“淘汰”。

(2)不够公平。一些成员单位虽号称“集团”,却是由单体社发展而来,同一些大集团相比其出版体量小得可怜;一些社因某种阶段性的市场需求而使得其主要产品更易于输出的优势,如汉语教学;一些单位具有先天的外向性质或国际合作,而其他大多数则刚刚起步,一切从零开始。凡此种种,若不加区别实行统一的单一指标考核,自然有欠公允。

(3)不够务实。数量为大的规则带来了许多问题:客观上起到了重数量轻质量、重“走出去”轻“走进去”的效果。一些图书虽然签署了版权转让合同,但是后来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出版;许多图书即使得以出版,其印数也少得可怜,实际影响力并不大。尤其是对大众类图书而言,既不考虑其质量优劣也没有任何跟踪和反馈机制,忽视签约后的出版发行实效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5.国家政策及行政管理方面

(1)“两头急,中间不急。”笔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上述出版单位的实地调研中明显地感觉到,中央对文化出口高度重视,不仅对文化输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在国家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出版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肩负着实施“走出去”的具体使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一上一下“两头急”。所谓“中间不急”,即中央的扶持政策很难具体贯彻落实到各地方政府的相关地方政策之中,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宣传、经贸等)迟迟没有出台实施文化出口的配套政策,重传统实物出口贸易轻文化出口的现象依然较为普遍。

仅以新闻出版行业为例,时至今日,各地新闻出版广电局制定“走出去”实施办法、设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的依然寥寥无几,这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走出去”的一贯重视程度形成巨大的反差。国家经贸系统原有一整套支持实物出口贸易的政策,资金数量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现有政策大多数并不适合文化出口,而各地经贸委又无力更改国家的现有规定,致使许多文化企业有文化出口的好项目但得不到资金资助,而经贸委手中却有大量的预算资金花不出去。

(2)行政管理上条块分割。条块分割导致文化企业各自为政、势单力薄,分头出国、各自建立自己的渠道,投入巨大、效益甚小。新闻出版、广电、文化、外宣、经贸等都要“走出去”,甚至新闻出版行业内的各新闻社、报社、出版社也都单打独斗,缺乏统筹和协调机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笔者不由得时常思考这样一种可能性:一省(区)一市能否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汇集上述各条块的专业人士共谋“走出去”,相互利用彼此的资源、渠道、方法等携手输出?重庆出版集团2012至2013年做出了利用经贸渠道、联合外宣和广电开拓越南文化市场的首次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无疑证明了打破条块分割、合作共赢的可行性。

6.西部区域差异尚待弥补,优势有待发挥

大西部在经济、文化、信息、人才等条件方面相对落后,导致整个大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走出去”的整体能力和业绩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或其他发达地区。然而,西部地区不仅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具有同中国周边国家比邻的便利条件,大力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走出去”能力和实绩,具有维护我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提高中国在周边国家文化传播能力的长远历史意义。

四、建议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各方参考:

1.国家及地方政府层面

(1)完善从中央政府至地方各级政府对文化出口的扶持政策,做到上中下一盘棋,有序而协调地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

(2)根据文化出口特点调整国家经贸出口扶持政策,在服务贸易框架下有针对性地设立切实有利于文化出口的扶持政策。

(3)各地新闻出版、广电、文化、经贸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有关文化出口的各项政策,分别设立“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同时减少限制条件、降低门槛,实实在在地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服务。

2.CBI层面

(1)笔者及一些出版单位认为,CBI的考核原则应以鼓励为主,以各单位在“走出去”工作上的进步大小和实际表现为主要标准,废除横向比,实行纵向比;取消排名末位淘汰制,减少“任务化”色彩,引导CBI成员向更加务实、更深和更广的出版输出领域发展。

(2)制定图书版权输出信息反馈机制,对有关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专著,重学术价值、理论高度及在西方大国出版的影响力;对大众类图书而言,应对其在当地的实际发行数量、是否续约等进行跟踪统计。为此,可设立输出图书优秀效益单项奖,以提高中国图书的实际文化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

(3)由抓重点转向抓普及,鼓励和倡导广大非CBI成员出版社参与版权输出。从CBI成员单位八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各出版单位一旦行动起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都会在三五年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版权输出成效,全国非CBI成员单位超过500家,他们的共同参与必将大大提高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数量,提升中国图书在世界的影响力。

(4)CBI年会可增加版权业务人员交流分会。领导层会议务虚:讲政策、总结经验、规划发展方略;业务人员会议务实:讲案例、讲绝招,相互启发、借鉴,彼此促进。

(5)增加对输出版权图书的翻译费资助金额,尤其是对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版权输出。

3.西部地区联合“走出去”

提高对周边国家版权输出的重视程度,成立西部版权输出联盟,国家给予一定扶持,推动西部出版业大踏步“走出去”。

4.打破条块分割,实施横向联合

可分为两个层次、渐进式推进:一是大文化联合,即联合报刊、影视、演艺、动漫、艺术品、工艺品等文化企业,丰富文化出口产品,提高综合实力,降低输出成本。二是在省(区)市层面建立某种协调机制,联合新闻出版、广电、外宣、外贸、教育交流等行业,搭建综合文化输出平台,集合各自的输出渠道,扩大本地文化输出的实效、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结语

过去八年,中国出版行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CBI成员单位为主要代表的各单位率先行动起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去”从被动到主动,已经成为大多数出版人的共识;从无知到有知,基本熟悉和掌握了参与国际图书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的规则和技能;从弱小到日渐强健,已经能够较为自如地参与国际图书市场的竞争。但是,“走出去”这篇大文章还仅仅开始破题,对大多数中国出版单位而言,如何真正走进世界各国依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我们在为自己感到自信、自豪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必须面对和克服如何持续发展的难题,历史正毫不客气地考验着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我们相信,在中央的正确指引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出版行业必将不孚重望,像过去八年一样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中国出版业真正跻身世界出版之林,与各国同行一起比翼齐飞、尽展中华出版风采的目标。

(本文为重庆出版集团“两江学者”“走出去”课题小组结题成果)

课题主持/罗小卫 执笔/张兵一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图书单位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图书推荐
填单位 要推敲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看错单位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协办单位
中国最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