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姚福源,守住“老八样”的浦东人

2014-11-19 12:44猿叟
食品与生活 2014年5期
关键词:石库门婚宴大酒店

猿叟

大约是2000年,《食品与生活》杂志社召开笔会,选在东上海大酒店,吴春兄为我介绍酒店总经理兼总厨姚福源,憨厚的福源。一口浦东话,听着就感到亲切。冷菜上桌,一个长形的冷拼,辣白菜打底,一层层码着海蜇、白斩鸡、猪肝、肚片、白切肉、花生米、皮蛋,最上面是一撮肉松;接着又是炒肚片、炒时件、水笋扣肉、扣三丝、蒸三鲜……还有肉丝黄豆汤。脍炙人口的老味道,吃得心里、肚里都热烘烘的。福源说:“这些都是老菜,味道不好,请大家多提意见。”席间,吴春兄告诉我,姚福源是杨思人。杨思和三林塘可谓本帮厨师的摇篮。

大厨简介

姚福源

1956年生于上海浦东杨思,1973年起在农村婚丧喜事中烧菜。1981~1992年在梅龙镇酒家学厨,拜姚楚豪为师,也曾拜李伯荣为师,还曾跟冷菜大师邢宗思学厨。30多年来,在梅龙镇浦东分店及东上海大酒店任厨师、厨师长、总厨、总经理兼总厨,并任上海市浦东新区烹饪协会会长。2004年4月,入选上海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考评员,同年9月又被聘为上海菜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至今培养的徒弟中,技师有4人,高级厨师6人,中级厨师7人,初级厨师12人。为守住“浦东老八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世博重逢

10年后的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有一次张钧打电话来:“老爷子,带您去浦东吃饭。”车子开到上南路成山路口,下车一看是“东上海大酒店”。咦,怎么跟10年前不是一个地方?张钧说:“10年了,还能不鸟枪换炮吗?福源老师也官居浦东新区烹饪协会会长了。”福源出来了,脸上添了些许沧桑,但也更成熟了。不过他真的非常忙。世博园就在家门口,许多游客在园内来不及吃饭,出来就直奔“东上海”,还真的有些忙不过来。菜也很高档,燕翅鲍及椒盐大王蛇、三宝汤和炒鱼面。味道怎么样?似乎记不清了。习惯了老味道的舌尖,到头来总归忘不了“这一口”。

挖掘老八样

举办第24期“老江佳宴”前,我想起了东上海大酒店。和福源一讲,他马上发了菜单过来:什锦冷盆、花菜肉片羹、荸荠扣鸡、慈菇扣鸭、水笋扣肉、扣三丝、炒时件、炒肚片、蒸三鲜、黄芽菜肉丝、猪爪黄豆汤、红烧大鳊鱼、咸肉菜饭、肉塌饼、水果。

关于老八样,福源说,几十年前,老八样主要在三林塘到杨思一带流行,更多用在婚宴上。那时喜酒要吃三天三夜,正式宴请前一夜,厨师及工作人员进场,晚上“老祖宗碰碰头”(双方已过世的祖宗见见面,供一供,供品就让工作人员吃掉),吃塌饼、圆子、鱼头汤、肉皮、脚爪黄豆汤、咸肉水笋、红烧肉,许多食材就是明天婚宴菜的边角料。他就是在杨思这边烧婚宴时认识了李伯荣大师,大师很喜欢他,他就拜李大师为师。婚宴上原来是全鸡、全鸭、全蹄、全鱼,因为“全”菜量太大,后来就改为荸荠扣鸡、慈菇扣鸭、走油肉扣水笋,全鱼改为红烧鳊鱼。老八样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老八样和石库门

走出东上海大酒店,心想浦东老八样为啥浦西人也爱吃?仔细忖忖,几十年来,尤其在“文革”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老八样这一席菜实际上已成为浦西石库门居民的家宴,乃至婚宴菜的样板。全鸡、全鸭、全蹄、全鱼乃至炒菜、汤菜,就是其基本模式。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人,如我等,都记忆犹新。十多年前,港商在卢湾区改建了“新天地”,外表是石库门,内里其实和石库门“浑身勿搭界”。后来在泰康路一带又有了“田子坊”。还有人将上海不同时期的几位女作家作为石库门生活的忠实记录者,在我看来是搞错了。这几位女士的祖辈、父辈,有的是花园洋房的旧贵,有的是高级公寓、“别业”的新贵。她们的笔下虽也写到“下只角”的百姓,但因为没在石库门待过,和石库门生活不贴肉,尤其是真正的石库门饮食没有在她们的舌尖留下记忆,因而即便老八样进嘴,绝不会浑身一抖,记忆全恢复。直到今天,许多打着“怀旧”旗号的餐厅,他们的菜肴和几十年前的石库门饮食也是“浑身勿搭界”的。姚福源守住“老八样”,可以说为上海人保留了一份“民食”的参照物。感谢福源兄!感谢浦东老八样!

猜你喜欢
石库门婚宴大酒店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拿命赌来婚宴大餐
商故里大酒店
金鸡湖大酒店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约你去星级酒店办婚宴
铂尔曼大酒店の清凉下午茶
海情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