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辉
摘 要: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的喜爱。粉彩瓷画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定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人物装饰是丰富和完善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不管陈设瓷或日用瓷制品,如果造型和装饰结合的完美,人们在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外,同时也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本文通过分析近代陶瓷粉彩人物装饰的工艺特点,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了笔者陶瓷粉彩艺术创作方面的心得。
关键词:近代;粉彩;人物;装饰;工艺
1 前言
粉彩作为陶瓷釉上彩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法,是经过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在工艺、技巧及艺术观念的积累和沉淀,并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呈现出质感强烈,明暗清晰,层次分明的艺术特征。
2 粉彩人物装饰的工艺特点
自从发明了玻璃白以后,在瓷器上面绘画花朵、衣服皱褶、浪花等物象时,就先拖一层玻璃白,如同纸上的粉本一样,然后再在粉上渲染各色颜料。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的人物、花鸟、山水等,都有明暗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从而使物象所呈现的画面增加层次从而显得更加柔和并富有真实的立体感,由此形成了清代粉彩艺术瓷画那种寄神似于形似,所画人物、走兽、花鸟无不充满精细、淡雅、柔丽的画风。
从事粉彩人物装饰创作的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和掌握彩绘工具和颜料的特点,就工具而言,画笔与其它笔的制法,形状,质感都有不同,粉彩颜料与绘画颜料也各不同,粉彩颜料属于矿物质,磨的不细影响绘制和画面效果。而油料性能的掌握更为重要,此外在烤花时温度高低和升降温的快慢也影响呈色,甚至气候变化,阴晴雨天四季温度都直接影响到产品艺术效果。由于陶瓷造型的复杂形状及特种工具和化学颜料的结合,形成了陶瓷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1]对此,我们不仅要去认识它,更重要的是去掌握它。如何去掌握粉彩工具和颜料的特点呢?我们祖辈确立了一条规定,画线的最好料性是“二浓料”,要掌握好这种料色非一日之功,而要靠长期实践去不断摸索,比如笔上油多料少线条会炸开,画的线条就淡无精神;笔上料多油少则画不动,线条烧后扛眼,粗糙,不好看,二者都会破坏画面的美,因此,真正要掌握彩绘工具和颜料的特点,必须要在实践中多画、多想、多看、多分析、多总结,不断地去摸索,凭实践操作经验灵活运用,久而久之自然会掌握油料的性能,所谓“聪明长才智,实践出真知”。在绘画中也就会画得得心应手,用笔流畅自然。
3 粉彩人物装饰中的主要类别
我国瓷器装饰中的人物题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清代时已达到了全面成熟,不仅题材广泛,绘画精湛,而且青花、粉彩、青花五彩、五彩、斗彩、珐琅彩等品种齐全。[2]在整个清代瓷器装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清代的人物纹饰大致可分为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世俗人物、戏剧小说人物、山水人物、寓意人物、西洋人物等多种。并且形象地表现了各个朝代的风格特征。如清早期以顺治为代表的工丽洒脱的人物故事纹饰;清中期以乾隆为代表的细腻繁缛的画风;清晚期以道光为代表的形似而神非。特别是嘉庆以后出现的“无双谱”人物,成为清代中晚期纹饰的典型特征之一。
3.1 时装人物
近代中国,国门乍开,西风渐进,黄龙旗换成了五色旗,江边盖起了洋房, 妇女们剪去了发髻,换上了旗袍。社会图景的变换,辗转反映到人们日常用具中, 瓷画装饰的时装人物题材也应运而生。近代时装人物瓷画装饰,可谓历史上绝无仅有。苏州大学张朋川教授收藏了一批有纪年、作者题款的民国早期粉彩瓷器。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在民国八年到民国十七年十多年间,出现了以身穿高领民国时装的女子生活起居为主要表现题材的瓷画装饰。这些女子大多着高领时装,发型变短,袖短露上臂,裙高露小腿,除人物脸型仍能看出传统仕女的痕迹外,整体衣装和行为,完全摆脱了古装仕女的模式。这批瓷画画面不再象古代一样,多表现文人雅士、道释和戏曲人物形象,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家庭生活起居。如《推童车图帽筒》在一栋洋房阶梯前面,西式壁灯下,两位身着高领时装的民国女子正在照看一童车中的两个婴儿,女子面色恬静慈祥,护犊之情天伦之乐,油然而生。如果说这件瓷器的绘画装饰还有传统意境的话, 那么下面这个盖罐上的瓷画装饰就太摩登了。《姊妹同游图深腹盖罐》器物通体表现出在西式洋房前姐妹们出游前的热烈喜庆的场景。主体人物上穿时装,下穿套裙,在爱奥尼亚式涡卷柱头和栅栏护墙前,一派嬉闹调笑。这件作品中几乎完全看不到传统仕女画的影子。[3]
3.2桃花美女
带有强烈时代性特征的民国时装人物一般以女性形象为主,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新时代的一种仕女瓷画了,只不过数量还是稀少,流行时间也较短。其实在近代更多见的是传统仕女题材瓷画装饰。传统仕女题材在明、清都有,只是到近代出现了一种将仕女与桃花两种题材相联系的新做法。这就是所谓“桃花美女” 瓷画装饰。这种题材,从晚清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日用瓷和陈设瓷中都相当普遍,大到将军罐、中到帽筒,小到鼻烟壶都有运用“桃花美女”题材的瓷画装饰的佳作。
陶瓷传统粉彩人物画艺术在我国工艺美术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直观地看,其表现特点主要包括:以线描为主、线条纤秀、画面工整、色彩淡雅古朴、粉润柔和、用笔严谨富于装饰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形象和色彩表达能力。
“桃花美女”题材最基本的表现内容是“一到数个仕女,一或数株桃树,一片花草,几片山石。” [4]画面美女多为深闺贵妇,一般旁有丫鬟侍立,多取坐姿, 倚栏观景,赏花扑蝶,琴棋书画,美妇课子。由于民间制作者文化修养和绘画技巧良莠不齐, 所以不少“ 桃花美女”瓷画并不十分精美。但作为在生活日用中为最广大民众接触的艺术审美形式, 它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桃花是美丽的自然物,美女是美丽的人物,两者联系在一起,即使是最简单的结合,也象征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endprint
4 陶瓷粉彩艺术创作感悟
近年来,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创作人员越来越多,粉彩装饰由建国初“珠山八友”的画风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展到风格多样、表现手法各异。在粉彩装饰上,有的追求夸张、变形,有的强调图案装饰性,有的采用写实手法,但大多数设计人员还是采用传统形式的,具有中国画装饰风格的表现手法。粉彩装饰的实际状况是自珠山八友之后的几代陶瓷艺人,陶瓷绘画是粉彩陶瓷装饰的最主要形式。而且许多陶瓷工作者重视提高自己的国画修养,作为提高陶瓷绘画水平的重要途径。他们白天上班画瓷器,晚上回家就研修国画,也有国画作品见诸报刊杂志。对于以国画形式来装饰陶瓷,这一方式是应抑或扬,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从建国初以来就受到众人的关注,一直是艺术界热议的话题。
笔者认为,对传统的优秀的陶瓷艺术既要尊重又要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在对待传统问题上的座右铭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传统是一种历史文明的(下转第52页)积淀。当代陶瓷山水画名家,无不是在继承传统,延续陶瓷山水画独特审美、讲究笔墨技法的深厚传承。所谓继承传统,首先是对传统的一种再发现,发现前人未曾意识和理会的价值,也就是一种创造。尊重传统,在某中意义上说,也是尊重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和前人做过的有所不同,和今人做的也有所不同,和自己做过的也要不同。
千年的跋涉,千年的沧桑。在景德镇这片闪耀着历史光辉的大地上,有一代代的陶瓷艺术创作者,在辛勤地耕耘,在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披着辉煌从古老的历史走来的景德镇,这里出产的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享誉海内外,这些辉煌和荣誉是一代有一代的艺术家和名工巧匠传承相续、辛勤探索的结晶。面对这些辉煌,我们不禁为瓷都而倍感自豪和骄傲,但是,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景德镇当代粉彩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满足人们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多元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邹晓松.论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J]. 装饰,2006.
[3] 周銮书.景德镇史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 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