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越
摘 要:笔者的刻绘将《降坡泥井栏壶》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艺术讲究的是度,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陶刻也正是如此。陶刻与紫砂造型相得益彰,要做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切合主题,切合紫砂壶本身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完美至极。
关键词:紫砂艺术;陶刻;书法装饰
1 前言
紫砂艺术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刻艺术的价值在于将文化的价值观和众多文化形式融入在紫砂器中,紫砂壶大体上属于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古朴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就像中国画中的文人画一样,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2 紫砂陶刻的发展与进步
陶刻是紫砂艺术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紫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紫砂艺术生命,是集书法、绘画、金石、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陶刻艺术的特性是用各种刀法来表现线条的粗细和力度的刚柔及墨的韵味,在紫砂坯体上巧妙地运用指、腕、肘各部分的力量自如地刻画,从而表达出作品的整体意念及思想情感。陶刻有刻底和空刻两种形式。刻底是用毛笔在坯体上打好墨稿,或用蜡纸把书画稿印在坯体上,然后用刀依墨稿刻划;空刻是直接用刀在坯体上刻划。提升陶刻水平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书画基础和艺术气质。在紫砂壶面上刻画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想象,必要时还要按照壶面形状及画幅的大小对画上的题诗、落款、印章的位置作出灵活的处理,以取得整体和谐,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
早期的紫砂刻字多是在壶底作落款时用的,制壶艺人请文人在壶底镌刻上自己的字号和名字等,而并非有意去对壶体进行装饰。随后,演变成在紫砂作品上刻各种有主题的书法或字画,因此陶刻是一种对紫砂作品装饰的技法,通过用刻刀在坯上雕刻,从而展现紫砂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使紫砂作品变得更生动更形象。
笔者有着自己独特的篆刻风格,不仅书法自成一体,刀法也使用了平口刀,采用了冲刀法,使作品更具金石味。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无论真、草、隶、篆诸体,秦砖、汉瓦、钟鼎、甲骨、竹简、写经各种书法源流,或花卉、虫鸟、山水、人物等白描、工笔、写意等国画技法,汇集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品味。
紫砂陶刻装饰,最早见于元代铭“且吃茶、淸隐”五字草书。紫砂壶陶刻与古代陶器刻文同为一个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起初都在壶底刻画,这只是紫砂壶陶刻的雏形,还谈不上陶刻装饰工艺。随着文人的参与合作,为满足自赏,继而将陶刻的部位移至壶腹,镌刻简练的铭文与诗句,以后更发展到书画同时铭刻。
在紫砂陶刻中,书法装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件好的作品,书法的题刻和主体之间在内涵上是息息相关的。紫砂陶刻在文字内容上,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通常采用吉语和颂祈之词,如“长乐安康”、“延年益寿”、“宜子孙,大吉祥”、“饮之甘泉,长乐无极”、“饮者寿”等等,表示一种追求和祝福。而最为常用的还是对茶具、茶事进行描述的诗文。如对茶具的描述:“稜可摸,孤可觚,得其精意遗其粗”;“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徸”。
3 结语
陶刻对紫砂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件普通的紫砂半成品,经过精心的陶刻雕琢,成为真正的艺术佳品,那样会身价倍增。但如果价值不菲的紫砂作品被雕琢的不尽人意,那价值只会一落千丈,甚至一文不值。笔者的刻绘将《降坡泥井栏壶》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艺术讲究的是度,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陶刻也正是如此。陶刻与紫砂造型相得益彰,要做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切合主题,切合紫砂壶本身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完美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