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洁
(西平县人民医院 妇科 河南 驻马店 463900)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前无糖尿病症状或无葡萄糖耐量受损现象,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葡萄糖耐量降低以及糖尿病症状[1]。妊娠期糖尿病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表现以及呕吐、四肢乏力等伴随症状。妊娠期糖尿病在孕妇中的发病率较高,对妊娠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在妊娠期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显著降低母婴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从而保证了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2]。本研究对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平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妊娠27 周以上,随机两次空腹血糖≥5.8 mmol/L。患者年龄为22~40 岁,平均(25.8±4.2)岁;孕周为29~41 周;初产妇78例,经产妇22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产次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妊娠期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①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初步认识;②积极鼓励孕妇,增强治疗的信心;③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为患者排忧解难[3]。
1.2.2 身体护理:身体护理主要分为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对妊娠妇女和胎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定期体检等[4]。①定期对孕妇自身以及胎儿情况进行检查。对孕周>27 周的孕妇每周体检1 次,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治疗。定期监测孕妇的血糖、血脂、血压、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指导孕妇如何计算胎动次数,每日进行3 次胎动计算,每次时间为1 h,将3 次胎动数据之和乘以4,若结果<30 表明胎动次数异常,提示可能发生宫内缺氧,应及时检查并治疗[5]。②饮食护理。孕妇的饮食情况会直接影响胎儿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对饮食要求更加严格,必须进行饮食控制。在进行体检时或剖宫产术后需禁食含糖食物、蛋类以及奶制品,以清淡饮食为主[6]。③运动护理。鼓励患者进行适当强度的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孕妇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但运动强度应个体化,不可过于剧烈。单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8 min,或者依据不同患者的体质,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表,每日定时定量完成。术后7 h 内,间隔1.5 h需进行1 次翻身运动,术后1 d 积极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用温水泡脚,水温应维持在39℃~40℃为宜,每次至少泡30 min,每日泡脚2~3 次,可以通过温水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胃肠道蠕动,以恢复胃肠道功能。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 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母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血糖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44.0%,观察组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ol/L)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50 7.57±2.40 6.85±1.34观察组50 7.55±2.43 4.67±0.51
糖尿病在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人体的内分泌机制失调所致,妊娠往往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若不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7]。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出现其他并发症,甚至导致胎儿畸形、死亡,对母婴安全构成威胁。近些年,随着医学、围生学的发展,妊娠期糖尿病所导致的胎儿及产妇死亡人数已大幅度降低,但仍然会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8]。治疗时饮食控制、短期内多项检查以及对糖尿病本身的认知不足会引起孕妇的不安情绪,特别是首次妊娠的孕妇,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更加严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来说,身体护理同药物、手术治疗一样重要,均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必要手段。本次研究中,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身体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同期常规护理组(P <0.05),血糖控制情况亦较满意,护理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危害,值得临床推广。
[1] 韩颖文.妊娠期糖尿病与糖耐量异常的早期行为干预对妊娠结局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8(7):1148-1150.
[2] 蔡叶萍,邓丽贞,李荣淘,等.不同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7):471-474.
[3] 林玲.妊娠期糖尿病与母儿预后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09,18(3):236-238.
[4] 蒋新华.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125-127.
[5] 武海云.妊娠期糖尿病护理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9):151-152.
[6] 林淑贞,方月珠.妊娠期糖尿病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12(40):345-346.
[7] 田兆华,李梅.妊娠期糖尿病130例诊治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09,18(4):316-317.
[8] 肖苑玲,潘石蕾,陈炜,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2,33(23):3575-3576.